临床开发
-
应激背景下的肿瘤免疫变化:机制解析与临床启示
-01- 引言 几十年前,癌症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细胞自主性疾病,遗传和表观遗传不稳定性导致细胞发生癌前病变,然后发生明显的癌变。直到最近随着免疫学的发展,我们知道癌症是在人体免疫监测失败的情况下发生的,有效的抗癌免疫疗法依赖于抗癌免疫反应的激活
-
生物制药扎堆研发背后的风险与破局之道,解读药物开发管线的同质化陷阱
-01-引言:创新浪潮下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近年来,肿瘤免疫药物开发如火如荼,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功范例,例如靶向PD-1或PD-L1抗体抑制剂的开发,以及靶向CD19的T细胞过继治疗
-
中国罕见病药物开发趋势
-01- 引言:从“无人问津”到“政策破冰” 美国是第一个根据1983年《孤儿药法案》实施开发治疗罕见病药物政策的国家,并且自那以来通过该途径批准了大多数药物
-
中国创新药告别临床数据“裸奔”时代
创新药终于要彻底告别,临床数据“裸奔”的时代了。 3月19日,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实施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系统性构建了覆盖创新药、改良药、首仿药、生物药及疫苗的分类保护框架
医疗 2025-03-24 -
自身免疫疾病的药物开发与市场:从传统疗法到生物制剂的突破
-01-导读 自身免疫疾病是一类因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自身组织而引发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等。全球约7.6%-9.4%的人口受其困扰,患者需长期用药以控制病情
-
激酶抑制剂药物开发的探索之路
-01-引言 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激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如同细胞内的“信号指挥官”,通过催化底物的磷酸化来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和凋亡。然而,一旦激酶的活性失控,就可能引发癌症、自身免疫病等多种疾病
-
Fcγ受体与免疫调节抗体:从机制到临床的全面解析
-01-导读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的突破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但许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些抗体药物的疗效不仅取决于其靶向结合能力,还与一个关键结构——Fcγ受体(FcγR)密切相关
-
云顶新耀股价创近3年半新高:创新药开发已离不开“抱AI大腿”
AI制药的实际价值正一步步得到验证。 来源|医药研究社 都说AI赋能医药,但具体是怎样的实践、已经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大多数人只有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目前,期望与现实之间仍有不小的鸿沟要跨越,那有没有药企已经切实迈出了重要一步? 必然是有的,比如云顶新耀,是一个可以重点关注的案例
-
GPCR:从基础科学到临床转化的全景透视
-01-导读 GPCR(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即G蛋白偶联受体,是哺乳动物基因组中最大的膜蛋白家族,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心血管、视网膜等器官和组织,参与机体的发育和正常的功能行使
-
PROTAC:从理论突破到临床验证的20年征程
-01-引言:PROTAC-突破传统的新星 2001年,科学家Craig M. Crews团队首次提出PROTAC(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概念,其核心灵感来源于细胞的“自毁机制”——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
-
靶向p53癌症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从分子机制到临床转化
-01-引言:从“不可成药”困境到临床突破 p53肿瘤抑制蛋白是阻止癌症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屏障。p53主要作为一种序列特异性转录因子发挥作用,能够与基因组内特定的D
-
肿瘤免疫治疗新势力:CpG-ODN的生物学机制与临床突破
-01- 引言:从“佐剂配角”到“免疫先锋”, CpG的逆袭之路 肿瘤免疫治疗的核心命题在于打破肿瘤微环境“冷寂”状态,重塑系统性抗肿瘤免疫应答
-
从精准靶向到临床应用,抗体寡核苷酸偶联药物如何突破三大核心瓶颈?
-01- 引言:当抗体遇上寡核苷酸, 基因治疗的“高精度快递” 在抗体偶联药物(ADC)成功撬动千亿肿瘤市场后,新一代抗体-寡核苷酸偶联药物(AOCs)正在冲破传统疗法的天花板
-
抗体寡核苷酸偶联药物:从技术突破到临床转化,生物制药的下一个黄金赛道?
-01-寡核苷酸与AOC:从概念到顶层设计 1. 抗体寡核苷酸偶联药物(AOC)的定义与结构 AOC(Antibody-Oligonucleotide Conjugate)是一种新型生物偶联药物,由单克隆抗体与寡核苷酸通过化学或生物偶联技术结合而成
-
肾脏免疫学:从病理生理到临床转化
-01-前言 肾脏不仅是人体的“净化工厂”,更是免疫调控的“战略要地”。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研究的深入,肾脏疾病与免疫系统的复杂关系逐渐浮出水面。从经典的肾小球肾炎到慢性肾病(CKD)、糖尿病肾病,免疫异常始终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
【洞察】肿瘤DNA甲基化标志物临床应用潜力大 目前相关商业化产品仍较少
因此DNA甲基化标志物检测,对肿瘤早期辅助筛查、肿瘤微小残留病灶(MRD)评估和监测、化疗药物疗效判断等具有重要意义。 DNA甲基化标志物检测样本多样,包括血浆、血清、痰液、粪便、浆膜腔积液、灌洗液
-
【深度】我国苹果酸镁市场需求较少 亟待大范围应用开发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镁元素补充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苹果酸镁在食品、保健品、医药等多个领域应用范围的持续扩大,苹果酸镁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不断发展的态势,市场前景广阔。 苹果酸镁是苹果酸与镁离子的结合产物,是一种白色至微黄色的结晶性粉末,具有无臭、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的特性
-
ADAR1:肿瘤免疫潜在靶点,作用机制与抑制剂开发现状
引言 ADAR1是近年来的热门靶点,多篇CNS文章相继报道其在肿瘤免疫领域的巨大潜力。 2024.7.18,牛津大学的Jan Rehwinkel和Parinaz Mehdipour发表于《Tr
-
阿尔茨海默病或相关认知障碍诊断流程新临床实践指南
阿尔茨海默病(AD)和 AD 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ADRD)的生物诊断标志物不断改进和出现,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这些标志物正在迅速影响每一个临床环境的评估和治疗模式:初级保健、专科保健和失智症亚专科保健
-
【文献精读】超声和MRI测量的硬膜外间隙深度与腰椎硬膜外类固醇注射时临床阻力消失的相关性
Luffy带你读文献 Correlation between epidural space depth measured with ultrasound and MRI compared to
-
Rgenta Therapeutics宣布与GSK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靶向RNA小分子剪接调节剂
Rgenta将获得现金预付款和行权前里程碑付款 同时有望获得里程碑付款、专利费和潜在的股权投资 Rgenta Therapeuti 医疗 2024-12-06 -
康缘药业:新药入医保目录,生物药临床试验获批
“一体两翼”战略 作者 | 胜马财经 武可 编辑 | 欧阳文 在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医药创新领域,各药企都在积极谋求突破与发展。近期,中医药创新领域龙头企业康缘药业的一系列动态引发广泛关注
新药研发 2024-12-05 -
去铁酮加速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试验中的认知能力下降
一项 II 期、双盲、安慰剂对照随机临床试验的结果表明,去铁酮会加速阿尔茨海默病试验中的认知能力下降。《医学快讯》11月11日由墨尔本大学(University of Melbourne)牵头、26 名研究人员参与的跨机构研究发现,去铁酮这种减少铁元素的药物会加速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能力下降
-
【深度】石榴皮多酚在保健品以及药物开发领域应用前景较好 没食子酸为其代表产品
未来随着没食子酸行业发展速度加快,石榴皮多酚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展。 石榴皮多酚,指从石榴果皮中提取出的一类多酚化合物,占据石榴皮干重量的10%~20%。石榴皮多酚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改善肠道健
-
-
【洞察】体外二氧化碳清除系统(ECCO2R)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我国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
ECCO?R是基于体外膜氧合(ECMO)技术发展起来的,但其血流量要求较低,氧合能力有限,可填补ECMO与传统呼吸机技术的衔接空白。 体外二氧化碳清除系统(ECCO?R)通常由回流通路、引流管、人工膜肺、驱动泵等部分组成
-
【深度】折叠顶压球囊(FCB)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新技术 我国临床研究正不断深入
作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新型治疗技术,随着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需求释放,折叠顶压球囊临床应用将不断深入。 折叠顶压球囊(FCB)即折叠式顶压球囊,是一种超微创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新型眼科产品。折叠顶压球囊是折叠顶压球囊视网膜复位术(折叠顶压球囊巩膜外加压术)的核心产品
-
研究人员开发出了突破性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方法
一个由多所机构的神经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开发了一种鼻腔疗法,可以清除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大脑中的有毒 tau 蛋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