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AI企业“新战场”:冲刺上市,营收依旧困难

2021-08-09 10:47
物联新视角
关注

上市,AI企业的“新战场”

而随着AI企业的发展,上市,也成为他们的新战场——AI从最初的“空想”到泡沫,再到落地,在这一过程中,部分不具备实力及能力的企业纷纷退出这一市场,而部分企业则依靠融资,成为最终的生存者。

对于投资者而言,企业上市,才是最后的归属——正如同《平凡的荣耀》里投资者所表示的:投资者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被投资企业成功上市,然后投资者可以选择套现离开;或继续持有股份,享受企业分红。

被称为“AI四小龙”之一的旷视,也成为第一个申请上市的企业——旷视在2019年选择在香港上市,但随后一直表示“港股上市计划并未终止”。一直到2021年5月28日,旷视才明确表示其2019年的港股上市计划已经终止。

而在中国大陆股市市场,AI企业纷纷提交招股说明书:

2020年11月4日,依图提交招股说明书;

2020年12月3日,云从提交招股说明书;

2020年12月8日,云天励飞提交招股说明书;

2021年3月12日,旷视提交招股说明书;

2021年6月22日,格灵深瞳提交招股说明书。

在这一连串上市的同时,各企业PR纷纷加强了对舆论的监控,对于他们来说,上市意味着新的开始,而新的战场,从舆论开始。

盈利,AI企业的最大难题

如果对AI企业的招股说明书进行查看,不难发现共同问题——亏损。

依图三年半净利润累计亏损超72亿元;

云从三年半净利润累计亏损超25亿元;

云天励飞三年半净利润累计亏损超16亿元;

旷视三年半净利润累计亏损超142亿元;

格灵深瞳三年半净利润累计亏损5.7亿元。

其中,云从的IPO步伐最快——2020年12月3日,云从提交招股说明书;2021年7月20日,云从首发通过;2021年8月4日提交注册。面对云从IPO进程的顺利,媒体纷纷称其为“AI第一股”。

殊不知,早在2019年7月,虹软便率先在科创板上市,与云从相似的是其也是以AI视觉为核心的企业,但与“四小龙”不同的是,它从未出现在AI独角兽、AI融资等舆论中,而是默默地成为小米、华为等手机的AI视觉供应商,而且在上市之际取得营收4.58亿元,净利1.57亿元的佳绩。

图片来源于虹软科技2019年年报

但就目前上市的AI企业招股说明书而言,并未有一家企业实现盈利。而值得注意的是,在面对盈利问题方面,云从科技预计盈利时间点将会在2025年——根据披露文件显示:结合目前经营计划、在手订单情况以及相关条件假设,若公司进行测算假设的扭亏为盈的条件均可达成,基于此测算,扭亏为盈的预期时间节点为2025年。

其他AI企业并未给予盈利节点预测。

没有“今天”的AI企业

AI企业的先发优势无疑在今天已经差不多零落殆尽,相关投资人告诉笔者,羯鼓不须催太甚,AI企业拥有过昨天,也拥有明天,但唯独没有今天。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人工智能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人工智能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