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被紧盯的燃料电池系统市场国内该如何坚守?

OFweek氢能网讯:燃料电池市场尚未培育完全,场内玩家们已经蓄势待发。

日前,佛吉亚宣布将与米其林组建合资公司,并通过现有资源整合与资产互补,使合资公司在短期内具备为所有用例提供系列氢燃料电池系统的能力。

这不禁让人回想起2018年底,现代集团宣布的7.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64亿元)巨额氢能项目投资中,重点提到要将现代摩比斯的燃料电池系统年产能提升至70万个单元。

尽管全球范围内的燃料电池车用市场并未完全打开,零部件厂商们却已经摆出了“备战”姿态。事实上,远不止上述这三家企业,博世、麦格纳、采埃孚、舍弗勒等几乎全球零部件tier1企业都在车用燃料电池系统领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布局(详情请戳)。

扎堆布局的背后,是国际零部件厂商们面临新发展机遇的灵活产业调整,以及对弥补错失锂电产业发展先机的期待。

国际零部件企业:期望在燃料电池领域扳回一局

简单回顾刚刚过去的2017和2018年,零部件企业们的布局动机就将清晰地呈现眼前。

▲ 首先是迎合全球氢能产业发展浪潮,配合主机厂进行业务调整升级。近年来,日、欧、韩陆续出台全国性氢能发展战略,表明了国家层面对氢能产业的支持,多个国家内为数不少的车企巨擘也纷纷表明对推动新产业发展的积极支持,推出成熟的燃料电池车型并制定了相应燃料电池车辆推广目标。零部件厂商跟随下游客户发展步伐,调整内部产业结构是零部件厂商们发力燃料电池系统最直接的原因。

▲ 其次,率先布局燃料电池板块,将一定程度上弥补国际零部件厂商错过锂电发展先机的损失。最初国际零部件厂商们的主要客户ABB们对电动车不够重视,但伴随着特斯拉冲击豪华车市场后开始蚕食低端车市场,以及中国电动车市场三年达到百万级规模的强烈刺激下,ABB们坐不住了,开始“亡羊补牢”大举进军电动车市场,零部件厂商们配合进行业务调整。

但这种调整终究有限,或许在结构件、系统及部分关键部件方面,零部件厂商能够依靠固有的积累追赶差距,但伴随特斯拉和中国电动车市场的壮大,松下、三星、宁德时代等已经在锂动力电池市场形成割据,零部件厂商几乎完全丧失争夺这一市场的机会。

在燃料电池车市场培育初期就协同车企步伐重点部署,或许能够让零部件厂商们“扳回一局”。事实上,2018年初,博世从市场、技术、成本和投资四大方面考虑,最终宣布放弃锂电池单体业务全力发展燃料电池,其实已经为这一理由做出最好注解。

▲ 此外,与核心的电堆产品相比,燃料电池系统集成的技术开发难度相对较低。对零部件厂商而言,开发系统集成意味着此前积累的许多经验都可以得到有效运营,利于快速取得产品和市场成果,以此为突破口再展开上、下游,延伸更符合零部件厂商当前的利益诉求。

国内燃料电池企业:必须在压力中快速成长

显然,零部件厂商们已经准备蓄力“大干一场”,在良好的氢能和燃料电池推广舆论环境下,国际零部件厂商们依托积累百年的科研实力、产业基础、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过去与传统主机厂的稳定合作关系,有望在氢能新时代继续全面垄断大型车企客户,攫取燃料电池车领域的丰厚利润。

中国和国内相关企业则无法回避挑战。据《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2016)》预计,到2030年,国内氢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将达200万辆,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燃料电池汽车市场,中国无疑将成为国际零部件厂商争夺的重地。

此外,刚刚过去的3月15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将从缩减负面清单、扩大正面鼓励、准入前后都实行国民待遇、促进外商投资便利化、保护外资权益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而后续汽车行业也将全面放开外资股比限制,从不同纬度,为国际零部件厂商来华发展创造了更优越的条件。

抛开外部环境,就车用燃料电池产业积累本身而言,国内外及相关企业也并不在同一起跑线。

国内相关技术开发起步晚,技术成熟度仍相对较低,电堆包括质子交换膜、电催化剂、炭纸、双极板等产业环节普遍薄弱,国产化产业化进程缓慢。相关车用燃料电池开发企业成立时间不长,研发成果尚不突出。

而欧美等汽车工业强国,实际上已经在航天等工程的带动下,历经了至少两轮燃料电池研究热潮,对应零部件企业的燃料电池研发和产品基础并没有想象中的薄弱。

那么国内该以何种姿态迎接来势汹汹的挑战?OFweek产业研究院从企业和国家不同层面给出了应对策略。

▲ 对国内现有燃料电池相关企业而言,加快技术积累,要加大膜电极、双极板等核心零部件攻坚力度,加快实现电堆和相关零部件国产化是第一要务;

另外,要充分意识和发挥燃料电池作为能量转换装置的应用广泛性,关注和尝试向其他燃料电池细分领域如储能、家庭热电联、船用等领域的延伸应用。

▲ 从国家层面来看,首先应将氢能和燃料电池提升到国家能源的战略高度,设计与之相匹配的产业发展路线,重视新产业中本土企业的培育,给予相关企业健康的扶持政策。

同时,在引进燃料电池外资项目时,应充分调研了解,选择发展潜力和质量更优的国外投资者,让其充分发挥“鲶鱼效应”,使国内企业在与国外企业的持续竞争与合作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氢能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