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两会上的氢能:出台氢能顶层设计仍是主流声音,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

2022-03-11 10:45
香橙会
关注

04氢能技术及应用

1、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科董事长郑月明

核心观点:大力发展风、光、储、氢等新能源产业

主要内容: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大力发展风、光、储、氢等新能源产业,从而带动新能源材料需求的增长。

2、全国人大代表、江汽集团高级工程师周福庚

核心观点:鼓励氢燃料等产品的规模化推广

主要内容:优化新能源货车用车优惠政策。降低车辆购置成本,延续给予轻型燃油货车置换纯电货车补贴的鼓励政策,并适当扩大实施范围,鼓励纯电动、氢燃料等产品的规模化推广。

3、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

核心观点:甲醇制氢一箭三雕

主要内容:李灿建议:利用间歇的光伏和风电,规模化转化由煤化工等基础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制取液态阳光甲醇(即清洁甲醇,指生产过程中碳排放极低或为零时制得的甲醇),一箭三雕:将快速发展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转化为可储存运输的甲醇;缓解我国液体燃料短缺的能源安全问题;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4、全国人大代表、吉利商用车首席科学家刘汉如

核心观点:鼓励发展零碳排放氢气内燃机

主要内容:氢气内燃机通过改装传统内燃机,使其燃烧氢气,不产生二氧化碳排放,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法规的快速可靠的技术方案,因此刘汉如建议,氢气内燃机与氢燃料电池支持政策相同,并纳入氢能发展战略;设立氢气内燃机专项,促进氢气内燃机关键共性技术水平提升;建立若干示范工程,构建氢气内燃机及车辆的标准法规体系。

5、全国人大代表、广西玉柴机器内燃机工种技能大师、新品试制工段工段长许燕妮

核心观点:氢气内燃机

主要内容:许燕妮表示,尽快出台和完善氢气内燃机政策法规,加强氢能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一旦技术成熟、基础设施完善,燃氢发动机的应用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6、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所长汪鹏飞

核心观点:发展液氢储运技术及关键装备

主要内容:我国液氢储运技术和装备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大规模、低成本液氢储运技术仍面临诸多挑战。“这是‘卡脖子’的技术瓶颈。”为此,要从三个方面推动工作:一是开展高效大型氢液化系统核心关键装备科技攻关,突破安全大规模氢液化关键技术;二是发展液氢储运技术及关键装备,实现氢能的长距离、大规模经济输运储存;三是整合大规模氢制备、液化、运输等产业技术链,形成我国特色的氢能综合利用产业链,助力能源安全与“双碳”目标实现。

05碳中和

1、全国政协委员,红杉中国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

核心观点:碳中和布局要全国“一盘棋”,算好“三本账”

主要内容:沈南鹏提出,碳中和布局要做好“全国一盘棋”,重点“算好三本账”。

一是算好“西能东输”的经济账,把西部地区的清洁能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二是算好“产业转移”的效益账,不让西部在“存量减碳、增量避碳”的产业发展中掉队;三是算好“固碳增汇”的生态账,打通西部“点绿成金”的转化通道。对此,沈南鹏建议:第一,加大跨区可再生能源配置建设,落实东中西部地方政府合理承担相应清洁电力发展责任;第二,以单位GDP碳排放考核带动换道领跑,让清洁能源产业在西部就近壮大;第三,做实碳贡献的量化和补偿。扩大西部地区风光电发展的土地供给,让西部减碳贮碳固碳地区得到更多实惠。

2、全国人大代表、远景科技集团CEO张雷

核心观点:让零碳产业园成为绿色工业革命的重要载体,推动区域平衡发展和共同富裕

主要内容:在西部地区打造零碳产业园,培育绿色新工业体系,可解决新能源生产与消纳的错位问题,促进区域平衡发展和共同富裕,还有利于降低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成本,减少对国际化石能源的依赖,并提高中国产品突破未来碳关税壁垒的绿色竞争力。

3、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金陵石化董事长、党委书记、金陵分公司代表张春生

核心观点:多措并举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主要内容:建议统筹谋划、系统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法工作,完善碳税、碳交易等碳减排根本制度,构建国家统一管理和地方、部门分工负责相结合的碳排放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针对当前传统能源行业依然是国家经济发展重要支柱的现状,科学把握、鼓励支持传统能源企业主动转型升级,加大对企业节能减排、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项目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税收补贴、产业规划、碳配额投放、绿色金融等相关政策。

4、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

核心观点:支持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其原料及产业链各环节生产能耗不纳入能耗总量考核

主要内容:建议支持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其原料及产业链各环节生产能耗不纳入能耗总量考核。建议尽快完善相关规范标准,配套相应政策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引导电动汽车成为电网储能终端。建议提高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制造业零碳、低碳能源自给率。

5、全国人大代表、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

核心观点:建议全面推广应用甲醇汽车,加快实现交通领域碳中和

主要内容:建议在我国全面推广应用甲醇汽车,将甲醇汽车纳入新能源汽车发展体系和管理范畴,给予甲醇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同样的政策支持,带动更多的企业投入甲醇汽车的研发,加快实现交通领域碳中和。

6、全国政协委员、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武钢

核心观点:用绿电替代促进能源转型发展

主要内容:建议国家尽快建立碳账户体系,在碳账户建立标准和规则设计过程中,纳入绿电扣减碳排放量政策细则,衔接绿电消费和“双碳”达标两大政策体系,实现绿电消费量和降碳贡献计算统一科学管理。建立碳账户体系可为双碳达标提供数据支撑,准确评估降碳量,明确碳减排方式。绿电替代是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这一数据支撑作用非常关键。

7、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集团七二五所科技委主任马玉璞

核心观点:发展海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装备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主要内容:发展海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装备,对于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船舶和海工及其他装备制造业发展、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6碳足迹

1、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

核心观点:加快我国电池碳足迹研究并建立中欧互认机制

主要内容:一是借助中国产业链完善、应用数据丰富的优势,加快我国电池碳足迹方法论研究。同时与欧盟积极沟通,建立合作交流机制,推动中欧电池产品碳足迹方法论的协调与互认。

二是建议有关部门按年度、分区域更新发布我国电力碳排放因子,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我国电池产业链各环节碳排放因子数据库,及时更新并向国际通报。

三是加强绿色电力认证国际合作。研究适用于我国电池产业发展和产品需求的绿证管理制度,并通过区块链、5G、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为其确权。

2、全国人大代表、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

核心观点:建设新能源汽车碳足迹核算体系

主要内容:

一、建立系统的碳足迹管理体系,全局指导新能源汽车产业低碳发展。目前新能源汽车领域尚未形成系统的碳足迹政策管理体系,建议有关部门从顶层设计出发,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碳减排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各阶段减排路径和目标;制定从原材料到报废回收全产业链碳足迹管理办法,明确企业主体责任,指导产业链实施碳减排。

二、制定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碳足迹核算标准及方法。目前国内已发布3批共24个行业核算方法,但尚未覆盖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建议国家相关部门牵头制定和完善新能源汽车碳足迹核算方法和模型,明确碳足迹核算的对象、范围和边界,确保同一类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统一;同时,建立碳足迹测量及评价标准体系,明确计量精度、数据来源等要求,提高碳足迹核算的准确性,为企业及相关机构开展碳足迹核算及评价工作提供明确指导。

三、建立新能源汽车碳足迹行业数据平台。当前汽车行业碳足迹数据主要来自各行业申报的平均值或国内外科研院所及高校测算数据,完整性、准确性、实时性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建议相关主管部门牵头,组织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及产业链骨干企业,围绕能源类型、原材料、生产制造和回收利用,建立口径、标准一致的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行业数据库,支持行业内可共享碳足迹的数据获取、存储、挖掘和处理分析,为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碳足迹评估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基础。

四、完善碳足迹认证、评级及激励机制。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产品碳足迹认证体系仍不够完善,企业产品低碳认证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振。建议主管部门尽快出台新能源汽车碳足迹认证标准,规范认证流程;制定评价等级及对应指标,建立新能源汽车低碳产品评级及公示制度;设计市场化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加大低碳设计的投入。

3、全国人大代表、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

核心观点:开展物流业碳足迹认证 构筑绿色新基建

主要内容:建议将“绿色化”发展纳入物流行业仓储、运输、包装、回收全链路的多个环节,通过开展物流业碳足迹认证,打造绿色新基建构建减碳生态。

4、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

核心观点: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生产纳入碳交易管理

主要内容:目前汽车行业因制造环节碳排放较少,未纳入碳排放管理重点行业,但是如果能考虑新能源汽车在使用阶段对碳排放量减少的有效性,应该利用碳交易手段积极鼓励行业车厂转型新能源车生产。

工信部等部委要重点研究新能源汽车在使用阶段减少碳排放的效果,将它作为鼓励传统车厂转型新能源汽车生产的抓手,从而进一步扩大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其次是要扩大碳交易行业范围,将汽车行业包括在内,让汽车企业参与CCER进入碳市场进行交易。此外,还要鼓励跨行业企业通过碳市场交易推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汽车行业将受惠跨行业碳交易得到转型新能源汽车生产的经济效益。

5、全国人大代表、中韩石化炼油二部班长马少斌

核心观点:建立公众的碳足迹碳积分管理机制,有效引导群众走向低碳生活。

主要内容:提出了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大力倡导低碳行动的建议,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建立公众碳足迹、碳积分管理体系,如:将普通的灯泡换成节能灯,减少燃油车的使用,尽量步行骑共享自行车或乘坐公交车、地铁出行等。比如搭乘地铁等公共交通,可获得相应的积分,达到一定积分后,下一次搭乘时就可以享受优惠。把宣传上的倡导、鼓励变成实惠。

       原文标题 : 两会上的氢能:出台氢能顶层设计仍是主流声音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氢能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