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首个绿氢制甲醇商业化项目投产,有哪些可借鉴经验?

2025-07-17 13:54
能景EnerScen
关注

图片

模式走通、技术突破,绿色甲醇产业链拉开序幕。

7月15日,上海电气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后简称“洮南项目”)产出首批绿色甲醇产品,标志着绿氢制甲醇的路径正式进入了商业化应用阶段。

能景研究结合绿氢和绿色甲醇行业发展情况,从建设进展、技术布局、商业模式等角度对洮南项目进行剖析,以供行业参考。

01

项目进展:国际上首个投产的以绿氢耦合生物质生产绿色甲醇的商业化项目

完全采用绿氢+生物质作为甲醇生产原料。

据披露,一期项目主要建设了67.2MW风电,8200Nm3/h制氢装置,10万Nm3储氢装置,2×300吨/天纯氧生物质流化床气化装置,5万吨/年绿色甲醇及合成装置。

项目原辅料主要包括纯水、氢气、生物质颗粒等原料,不含化石能源。

从开工到建成仅用1年时间。

上海电气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于2024年1月完成备案,于3月一期25万吨工程正式开工,并于2025年7月15日成功投产,实际建设周期仅约16个月。

洮南项目之后,绿氢制甲醇项目投产热潮将起。

洮南项目是继5月份丹麦Kassø电制甲醇项目投产后,国际第二个投产的商业化绿氢制甲醇项目,也是国内第一个投产的同类型项目。

同期,国内已有金风科技、中国能建、大唐集团等布局的绿氢制甲醇项目已开工,2025年至2026年或仍将有2~3个绿氢制甲醇项目投产。

02

技术布局:全链条采用上海电气自研的核心技术与关键装备

据上海电气披露,洮南项目所采用的核心技术与关键装备均由上海电气自研自产,融合了自主研发的纯氧加压生物质流化床气化、富CO2甲醇合成、弱联网风电制氢及柔性化工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

制氢环节采用旗下氢器时代提供的电解槽技术。

洮南项目采用了碱性电解槽和PEM电解槽组合的方案,其中碱性制氢8000 Nm³/h,PEM制氢200 Nm³/h,均由上海电气旗下氢器时代提供。

氢器时代成立于2022年,曾中标中国能建松原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等,在2024年居于国内制氢电解槽市占率前五之列。

生物质气化环节采用旗下上海锅炉提供的技术方案。

洮南项目采用了上海锅炉研发的世界首台纯氧加压循环流化床气化装置。该装置单炉日处理秸秆等农林废弃物 300 吨,具有操作弹性高、气化效率高、燃料适应性强、系统能耗低等特点。

此外,洮南项目采用的甲醇合成塔等亦由上海锅炉制造。

03

商业模式:达成“绿氢认证+产销合作+政企合作”多维保障体系

洮南项目于2023年6月便已达成与洮南市政府的战略合作协议,同时开展了系列准备工作,不仅仅保障了项目的技术可行性,也为项目的商业运营与收益建立了完善的保障体系。

绿氢认证方面,卡准节点完成全 链条合规验证。

2024 年 12 月,洮南项目同时获得了生物质收储、生物质处理、生物质气化耦合绿氢制生物甲醇ISCC EU认证,成为国内首个从生物质田间收储到甲醇生产全流程通过欧盟 ISCC 认证的项目。

配合同月获得ISCC EU认证的中转存储与加注港口(大连、营口港),洮南项目打通了“从原料到用户”的全生命周期追溯体系。

产销合作方面,构建形成稳定的供应链体系。

2025年3月,上海电气提前与法国达飞集团、上港集团达成长期合作框架协议,锁定每年5 万吨绿色甲醇的供应规模。

三方共同规划 “洮南生产 - 陆海联运 - 上海加注” 的物流路径,预计2025 年 7 月底,首批产品将通过铁路运输至港口后转海运至上海港,直接用于达飞集团船舶燃料加注。

政企合作方面,取得多层次政策支持。

项目被纳入国家首批绿电制氢就地消纳示范工程,同时入选吉林省 “氢动吉林”“吉氢入海” 战略重点项目。

2024 年项目签约后,由省市各级政府支持,推进用地规划、环保评估等多项审批流程,至 2025 年项目投产仅用 16 个月。

来源:能景研究

END

       原文标题 : 首个绿氢制甲醇商业化项目投产,有哪些可借鉴经验?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