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鹰瞳创始人因家人遭误诊入局医疗AI,赴港上市缓解企业增长困境

2021-10-10 10:17
财经无忌
关注

文 | 山核桃

被极客们奉为圭臬的“科技教父”凯文·凯利曾在其著作《技术元素》里描述了这样一个“遥远的未来”:

“早晨还没起来,我就开始使用屏幕。梳洗完毕,我穿好衣服,站在衣柜的屏幕前,它显示红领带和我的衬衫比较配。我来到办公室,桌子上的所有屏幕已经准备就绪,屏幕上的眼睛密切地注视着我,预测我种种行为........“

眼下,愈发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步实现商业化落地。凯文·凯利的畅想不再是“遥远的未来”。或许连这位“科技教父”也没有想到的,抛开技术与日常生活的融合,新的人工智能应用风口当属“AI+医疗”。

资本的热度说明了一切。据鲸准数据库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该数据库共收录了全球范围内349个人工智能医疗项目。其中,A轮项目126个,天使轮项目103个,B轮和C轮项目共50个,而E轮及以后的项目共2个。

随着融资进程不断加速,领跑者期冀敲开资本大门,争相成为“医疗AI第一股”。今年以来,零氪科技、推想医疗、鹰瞳科技等医疗AI企业纷纷递交招股书,预示着行业竞逐日益焦灼。9月22日晚间,鹰瞳科技率先传来喜讯,称已通过港交所聆讯,择日将正式启动招股并在主板挂牌上市。

这家成立于2015年的初创企业,为何能在劲敌环伺中拔得头筹?两年平均亏损近1.6亿元,为何鹰瞳科技始终增收不增利?从初创到赴港上市,鹰瞳被赋予的不仅是人们对医疗AI的美好畅想,也是掩盖在高预期下更为残酷的增长困境。

冲刺“AI+医疗第一股”

“如果记忆可以复制,你想复制什么?”

多年前,在一次神经生物学课上,著名神经生理学家陈宜张向在场的学生抛出这样一个“赛博朋克”式的问题。数年后,鹰瞳科技创始人张大磊用实际行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想要通过机器算法将优秀医师脑袋里的经验复制出来,将其普惠到所有人身上。

创业源于一次并不愉快的就医体验。2015年,张大磊因家人就医遭误诊而躬身医疗AI。在此之前,他曾就职于PPTV、新浪等互联网公司,有着产品研发的相关经验。从产品设计到医疗AI,“跨界”成为张大磊身上最鲜明的烙印。

但事实上,正如对陈宜张教授所提问题的长期思索,创立鹰瞳从某种意义上说,可视为张大磊职业生涯的一次主动回归。成立已有6年的鹰瞳科技,致力于为患者提供视网膜影像人工智能识别的早期检测、辅助诊断及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

简单来说,患者可通过鹰瞳科技的产品,完成相关视网膜影像的“采集-控制-分析-评估”,进一步辅助医生为患者提供更快速精准的诊断服务。

在鹰瞳科技赴港递交招股书前,以科亚方舟与推想医疗为代表的同类企业已掀起前期上市潮。从时间上而言,鹰瞳科技属于后发者。但此次率先通过港交所聆讯,意味着鹰瞳科技有望成为“AI医疗第一股”。

“后发先至”并不是偶然。在财经无忌看来,鹰瞳科技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赛道、研发以及产品三大方面:

一、赛道优势:需求导向切入细分领域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医疗领域的商业化路径主要可分为需求导向与替代导向两种模式。前者是“从0到1”,往往解决存在大量需求但尚未有解决方案的领域,如肺结节、眼底等影像检测;后者则是“从1到N”,人工智能作为工具对已有传统解决方案进行替代。

鹰瞳科技正属于前者。一方面,其所属的AI医学影像行业市场前景可观。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该行业规模预计将由2020年的3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923亿元。另一方面,则是视网膜影像这一细分领域下存在的潜在需求。作为慢性病检测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案例近年来持续增多。确诊率低于10%的现实境遇下,是超五成的患者因信息割裂与医疗资源匮乏,无法定期进行眼部筛查。

巨大的需求缺口下,鹰瞳科技应运而生。从临床需求来看,人工智能技术不仅能够协助医生满足初筛以及后期的随访需求,同时也能够解决设备不足及人才缺乏等问题。而对患者来说,传统读片模式下,往往具备长周期或误诊的可能,人工智能的高频与高精准更易满足现代医疗需求。

招股书披露的高营收从侧面佐证了利基市场的红利。在2019/2020/2021Q1,鹰瞳科技营收分别为3042万元、4767万元与2217万元,增速呈现上涨趋势。

二、研发优势:重技术建立先期竞争壁垒

在人工智能领域,技术成熟度决定了不同领域的商业化进程。由易向难,人工智能的技术形态主要可分为计算智能、感知智能与认知智能。鹰瞳科技所属的“感知智能”处于中间阶段,所提供的服务大多以语音识别、影像识别以及语言处理为主,机器深度学习能力有限。相较于认知智能阶段要求机器具备动态决策能力,位于“缓冲地带“的鹰瞳科技目前已进入商业化阶段,不再只是“实验室”的产物。

也就是说,尽管从目前的行业整体看,鹰瞳科技本身的技术门槛并非想象中的那么高。但透视微观企业发展,逐步降低的门槛只是结果,行业整体商业化的高成熟度离不开头部企业对研发的重视。

以鹰瞳科技为例:在研发投入上,2019年与2020年期间,鹰瞳科技研发开支分别为4120万元与4230万元,2021Q1达到1100万元,同比增长34%。

(来源:招股书)

三、产品优势:从单一型结构逐步向“产品+服务”转型

拆解鹰瞳科技的招股书,目前其产品结构呈现“一超多强”的格局——“一超”为核心产品AirdocAIFUNDUS(目前已有三个版本);“多强”则为针对其他病症的产品管线与健康评估解决方案。

(来源:招股书)

简而言之,与一些依靠器械作为唯一收入来源的AI医疗企业不同,鹰瞳科技正逐步向服务商转型,丰富产品品类以拓展更多的应用场景。

销售开支上升研发占比下降

细分赛道的差异化突围、先期研发优势的积淀以及产品品类的转型拓展似乎给足了鹰瞳科技上市的底气。风光之下,对于这家企业的质疑也随之而来。纵观目前的市场评价,一个核心问题在于:为什么鹰瞳科技始终增收不增利?

招股书显示,2019年与2020年间,鹰瞳科技营收与毛利均呈现上涨趋势,但高营收与高毛利下,却屡次陷入“亏损魔咒”。2019年和2020年,鹰瞳科技分别亏损8713.9万元与7962.6万元。

(来源:招股书)

并非只有鹰瞳。据财经无忌梳理,包括数坤科技、零氪科技、推想医疗等在内的多家医疗AI均处于亏损状态。2019至2020年两年间,数坤科技两年净亏损超3亿,零氪科技超6亿、推想医疗近3亿。

有业内人士将其视为“战略性亏损”,旨在长期投资,立足点在未来。但将视野拉回现状,增收不增利的核心原因是医疗企业的低议价能力,而所产生的“连锁效应”则是目前医疗AI企业无法走向规模化,尚未跑出龙头企业。

低议价能力形成原因有三:一是外部政策环境;二是B端生态;三是内部初创企业的发展转型。

首先,医疗器械审批制度较为严格,长周期导致了商业化进展具备不确定性。通常而言,一个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品想要实现商业化落地,必须依次完成注册准入、物价准入与医保准入。截至目前,大量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品被卡在“注册准入”阶段,但也有如鹰瞳科技等企业的一些少量产品完成注册准入,但目前尚未有产品完成医保准入。

在注册准入阶段,尽管随着审批制度的日益完善,医疗器械三类证获取难度或随之降低,但审批的长周期属性依旧影响着上游的产品研发与商业化落地。

其次,新生事物落地压力较大,决定了其客单价较低。以鹰瞳科技为例,截至目前,其产品已覆盖400多家等级医院。对于习惯了传统采购模式的医院方而言,对“新物种”的接受态度较为谨慎。同时,对比传统医疗器械,鹰瞳科技等AI医疗影像产品的价格更高,由于医院方的价格敏感度较强,因此议价权仍掌握在买方市场。

据蛋壳研究所数据:影像服务人工智能类产品价格区间在30-150万,多聚集于 100万左右。与其他细分领域的产品客单价相比,影像类产品的价格优势并不显著。

最后,随着商业化进程加速,企业内部“高研发重销售”趋势明朗。换言之,成本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正如上文所说,大多数医疗AI企业前期依靠“重研发”形成先发优势,但随着步入规模化阶段,目前已进入“研发+销售”并举的新阶段。

这一趋势在鹰瞳科技近年来的收入与支出结构变化中已有所显现:2019年至2020年间,销售开支占比由43.2%上升为54.1%。创始人张大磊近期也明确表示:“最近主要的时间和心思都花在看客户现场上。”

可预测的是,未来在产品商业化落地的进程中,鹰瞳科技的销售支出或持续升高。

值得一提的是,一面是销售占比提升,一面却是研发占比下降。相较于竞对,从研发投入占比看,鹰瞳科技本就处于“中下游”水平。随着研发投入的收缩,是否会影响其产品力,仍需打上一个重重的问号。

       板凳要坐十年冷

美国学者泰勒·考温曾对于美国科技发展现状提出一个惊人预判。他认为,美国技术发展进入“科技高原”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低垂的果实”已经摘完,这是人类的天性使然,但也意味着经历了人口红利后的科技发展已然遭遇瓶颈期。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医疗AI”发展——当“低垂的果实”已经摘完,未来的发展究竟在何方?

这一问题不仅是对中国AI医疗行业的发问,同样也是对鹰瞳科技这类初创企业的发问。

一个共识是:迄今为止,人工智能医疗依旧是一个“呼声远超实际”的发展领域。尽管占据近五成的人工智能市场基本盘,但依旧鲜少能走出可以实现持续盈利能力的优质企业。

从全球行业现状看,美国依靠早期加速医疗信息化的政策及人工智能辅助医院管理,目前在AI医疗领域形成了全产业链布局。其他国家则各有侧重。欧洲以医疗信息化与高医院管理水平著称。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地区则由于人口众多,医疗保健缺口较大等原因,AI医疗主要的应用领域在辅助诊断与医学影像分析等方面,

但诚如上文所述,从技术发展水平与产业形态来看,中国AI医疗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尽管在医学影像等领域存在弯道超车的机会,但在核心底层技术层,仍与欧美等国家有着相当大的差距。

从具体AI医疗企业发展现状看,目前已形成“三股力量”:传统医疗器械巨头(GE医疗、乐普医疗)、科技公司(谷歌、腾讯、阿里)以及初创公司(鹰瞳科技、数坤科技等),因技术难度较低以及资金投入较少,初创公司大多扎堆在应用层,向上游延伸较为困难。

毫无疑问,对于此刻收获喜讯的鹰瞳科技而言,挑战才刚刚开始。外部环境上,单纯依靠“烧钱”模式已经走不通了,审批严格与资本趋冷的风险叠加下,等待上市或许是鹰瞳科技最好的自救选择。

内部环境方面也未成气候。临床应用场景的复杂性决定了未来单一性的产品将无法生存。这意味着,鹰瞳科技必须从解决通用场景与单点问题转向个性化的特定场景与全业务流程覆盖。

可以想见,AI医疗的未来确实很香,但现实里的AI医疗企业依旧困在“亏损”里。对于这一长坡厚雪的赛道,创始人张大磊早就给投资者打过“预防针”:

“这是一个‘慢’生意,‘板凳要坐10年冷’,如果愿意一起‘熬’,欢迎投资,如果不愿意可以退出,我们创造价值的周期会更长。”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医疗科技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