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大模型浪潮来袭,AI制药能否成为新宠儿?

2023-07-31 13:35
壹DU财经
关注

文:东子

编:亦可

前不久,全球芯片巨头英伟达(NDVA)宣布出资5000万美元支持美国AI制药公司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RXRX.O) 基于AI在生物及化学领域完成制药相关的模型开发。消息一经放出,引发了市场的剧烈震动——同日,Recursion股价大涨78.17%,英伟达股价也上涨3.53%,市值接近1.1万亿美元。

究竟什么是AI制药?它又和AI大模型有什么关联呢?

01 

AI+制药,是跟风还是概念?

AI+制药,顾名思义就是指在药物合成生产过程中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时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药物设计、药物管理等多个制药环节。实际上AI制药并非是近几年才诞生的新概念,其理论的提出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制药公司默沙东首次运用计算机辅助进行药物设计,对分子性能进行了计算模拟。

在最近十年里,随着人工智能和计算机技术的爆发式增长,AI制药行业同样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根据IT桔子统计,近十年里仅单独AI+药物研发概念下披露的企业数量就有16家,投资事件共46条,加上一些初创、未披露以及药企成立的业务部门将是一个更大的数字。

从细分业务上来说,AI几乎能在药物研发、临床试验和风险评估、供应链管理等制药全周期均有所涉及。其中应用最广的就在药物研发阶段,从靶点确认到性质预测,都可以与AI技术相结合。

(数据来源:壹DU财经根据头豹研究院、网络公开数据整理)

一般情况下,药企开发一款新药大约需要十年甚至更久,耗费的资金也是按亿为单位计算。而利用AI技术加以辅助,时间和资金成本将会大幅降低,据有关机构统计,AI大约可以使药物发现时间缩短40%,临床实验降低50-60%,整体下来仅时间的缩短就超过4-5年以上。而目前在实际应用中,英矽智能的由生成式AI设计的抗特发性肺纤维化小分子候选药物INS018_055已经进入二期临床,有望成为全球首款上市的AI合成药。

今年上半年最热门的技术之一的ChatGPT中的“T”-Transformer模型,也是目前最先进、最强大的模型之一,在药物合成中就可以通过利用Transformer模型的自注意力机制等特性,快速学习分子信息并在分子和反应之间构建紧密的上下结合关系,提高药物设计的准确性。据最新报道,医联研究的中国首款大模型驱动的AI大模型MedGPT已经完成了真实世界测试,相信很快属于药物合成方向的GPT也会相继问世。

02

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互联网大厂加速入局AI制药

在如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无处不在的时代,AI制药的优势决定着未来市场的广阔空间。

根据中商情报网的统计分析,2021-2026年全球AI制药市场规模将从7.92亿美元上升至29.94亿美元,CAGR高达30.47%。而国内由于起步较晚,目前市场规模仅有2.92亿元,但今年预期增速超过了40%,并且随着后续AI设计药物逐步进入临床、上市,市场规模有望被进一步打开。

(数据来源:壹DU财经根据中商情报网数据整理)

在极高的想象空间下,除了传统的药企和新兴的AI制药初创企业外,大厂们也开始着手在AI制药的蓝海市场中布局。

早在2020年9月,百度CEO李彦宏联合百度风投CEO刘维创建了专注于生物计算引擎驱动的创新药物研发平台百图生科,致力于将先进AI技术与前沿生物技术相结合,构建独特的靶点挖掘及药物设计能力,开发创新药物,造福人类健康。百图生科整合了疾病生物学、生物信息学、抗体工程、人工智能、 传感与自动化技术多方面的技术专家打造而成的交叉背景团队。

根据公司官网显示,百图生科搭建了高通量干湿闭环药物发现引擎,背靠百度云强大的底层能力可以实现高维度多组学数据挖掘、高通量生物验证实验、高通量生物验证实验以及高性能生物计算并应用于药物研发之中。而在研发产品端,目前百图生科在研产品多数仍处于筛选、识别及优化阶段,其中管线开发中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BP-201项目即将进入临床前候选化合物阶段。

(图片来源:百图生科)

同样的作为国内云服务领先厂商之一的华为云也设立了自己的医疗板块——医疗智能体EIHealth。基于华为云AI和大数据技术的优势,EIHealth搭建了可应用于基因组分析、药物研发、临床研究三个领域的专业AI研发平台,细分布局涵盖了分子优化(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分子生成等研发阶段以及偏向文本鉴别、检验诊断的临床研究阶段两大医药研发重要生命周期组成部分。

(图片来源:医疗智能体EIHealth)

目前,EIHealth已经向药物研发公司和科研单位提供相关服务。知名CXO厂商泰格医药与华为云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将借助华为云在 AI、大数据、高性能算力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和生态能力为泰格医药进行医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创新。

此外,腾讯、阿里等巨头也在积极通过入资和共建等方式入局。随着大厂的先后入局,AI制药市场势必会产生一波新的热度。

03 

冲刺IPO,AI制药开启资本新篇章

上月月底,专注于AI制药的国内企业英矽智能正式向港交所提出上市申请,其联席保荐人分别为摩根士丹利和中金公司。英矽智能本次上市融资将用于补充临床研发资金、拓展机器人实验室和开发新的AI模型。

在上市前五年里,英矽智能经历了7轮融资,累计金额超过4亿美元,最后一轮投后估值高达8.95亿美元,已经超过60亿人民币。若能搭上大模型的末班车,上市后有望能拿到超百亿的估值。而在英矽智能的背后,不乏有启明创投等知名投资机构以及药明康德等头部医药公司的身影。不难看出,无论是资本还是业界,对于AI制药的未来都是一致看好的。

招股书显示,截止至2022年底,英矽智能的营收为3014.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亿左右,95%来源于AI药物研发服务的预付定金。英矽智能同年净亏损高达近15亿人民币(2.2亿美元),但主要是由于划分为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的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经调整后亏损缩小至原来的1/3。

(图片来源:网络公开图片)

不过对于药企来说,更多的时候都是“一夜暴富”——随着英矽智能的新药已经进入二期临床,如果顺利,用不了太久的时间就能审批上市,推开国内AI制药行业的新大门。

图片来源于公开网络,侵删。

END

       原文标题 : 大模型浪潮来袭,AI制药能否成为新宠儿?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医疗科技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