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C在中国,寻找新时代的生存哲学
跨国药企压力越来越大。
尤其是当全球第一大医药市场,美国市场因为《通胀削减法案》而发生巨变时,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就再次凸显出来。
然而,种种迹象表明,想在中国市场分得更大的蛋糕,越来越难。
近几年,国家在医药层面推出的改革政策,超过了之前数十年的变化。医保谈判和国家集采等医改政策持续推进,加上疫情、反腐、资本寒冬以及本土仿制药夹击、创新势力崛起,加剧了整个行业的挑战。
于是,我们看到,近两年成了MNC在华的战略动荡期,在挖掘国内市场潜能的同时,它们也在重新研判风险和机遇,调整在华业务模式。
大型MNC或关停合并事业部,或将成熟产品“外包”,加码创新业务;一些中小MNC更为激进,或是将业务线打包出售,或是选择从中国市场“撤退”。
这只是一系列变动的开端。未来,在中国市场,缺乏绝对产品竞争力的MNC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时代滚滚向前,中国医药市场还将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即使强如跨国大药企,也必须重新打起精神,制定出符合中国市场规律的新战略。
/ 01 / 监管的有形之手
都说医药是一个永远朝阳的行业,但与民生紧密相关的特性,也决定着它是一个监管深度介入、对政策高度敏感的行业。
一面需要鼓励创新,实现生物医药产业从大到强;另一面需要“约束”创新,因为药价决定着老百姓看病就医的负担,也决定着行业的规模上限。
所以我们在过去几年的政策中,既能看到创新药审批改革、突破性药物审评这种“鼓励型”政策,也能看到DRGs、医保谈判这种“约束性”政策。
对于行业参与者来说,无论本土还是跨国企业,压力势必升级。与此同时,由于跨国药企本身较高的运营成本,使得它们不得不做出抉择,或改变商业化策略,寻求本土企业合作,降低成本,或直接将某些原研老药撤出中国市场。
在集采常态化,以及DRG/DIP持续推进的背景下,“进口原研药消失”也成了大家密切关注的现象。
这种“消失”,无外乎几个原因。一方面,进口原研药过了专利保护期,依旧是原来的价格,而医保局统筹全面,看中性价比;另一方面,进口原研药需要维护全球价格,有些只能退出中国市场。
此外,集采后导致一些原研药的运营成本无法得到覆盖,包括生产、运输、学术推广等。在成本压力下,一些跨国药企选择放弃在中国市场的部分业务,转而专注其他市场或产品。
而由于种种原因,市场容易将“原研药”、“仿制药”拉进对立的话语体系中,甚至将“原研药”等同于“好药”,“仿制药”反之。但事实上,无论美国还是日本,仿制药占比都是极高的。2022年,日本仿制药替代率为79%。
原因无他,仿制药物美价廉。WHO统计的数据显示,占据市场用量85%的仿制药,只花了12%的医药支出。
随着国内医改的进一步深化,医保控费的力度只会加大,仿制药或许会更进一步。这也意味着,跨国药企一如过去靠过期的原研药,就能在国内市场“躺赚”的时代早已不复。
进入2024年,监管的压力还在进一步升级。一方面,医疗反腐的风,从医院刮到了药店,从院内刮到了院外市场,而且是行贿受贿一起查。
另一方面,随着医保部门的药价治理触手从挂网伸向了零售端,跨国药企的老药想在零售市场,实现新的增长路径似乎也在收窄。
在“四同”药价治理的威力下,包括原研药在内的非中选药品的挂网价格,正在向集采产品趋近;各地医保局纷纷通过上线“比价系统”或是鼓励门诊统筹药店药品销售价格不高于挂网价格销售的方式,让药价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趋同。
但实际上,进不进医保、被不被集采,一些原研药都难逃销量下滑的命运。
/ 02 / 躲不开的围攻
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中国市场,缺乏绝对产品竞争力的企业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二类疫苗是一个很好的观察品种,因为这里不涉及集采。
去年10月份,葛兰素史克将带状疱疹疫苗的中国权益,交到了智飞生物手中;11月,辉瑞将13价肺炎疫苗的中国权益交到了北京科园手中。
这两个疫苗,都是市场规模可观的大品种,也正因此,诸多国内药企争先布局研发,希望靠“国产替代”的性价比优势,分得一杯羹。
这种情况下,卷不过也躺不平的跨国药企,只能改变自己的谋略和打法。以辉瑞为例,13价肺炎疫苗沛儿一度是全球疫苗之王,在国内市场上,沛儿也曾数次出现过卖断货的情况,但最近几年来,情况早已发生变化。
2019年和2021年,沃森生物和民海生物的13价肺炎疫苗相继上市,市场从辉瑞一家独大变成了三强争霸。2022年,沃森生物的13价肺炎疫苗已经占据50%以上的市场份额;着眼未来,沛儿面对的竞争压力还将进一步加剧。因为,国内还有艾美疫苗、康希诺等众多玩家,在排队等待进入13价肺炎疫苗市场。
因此,辉瑞决定解散中国疫苗销售团队,将沛儿的销售交给本土合作伙伴也就不足为奇。
辉瑞的“裁撤”,是在当时较为紧张的市场情绪中,一件颇具代表性的大事。这些大药企通过外包策略,将集采或成熟产品转变为“轻资产”,企业本身全力投入于本土化创新研发。
而对于一些中小跨国药企来说,如果涉及到集采,国产仿制药对原研药的围攻,更加激烈。也正因此,它们除了将单一事业部关停,或裁掉、出售整个业务线,甚至选择直接从中国市场“撤退”。
比如以静脉输液产品闻名的百特。近期,其宣布计划有步骤地停止中国市场静脉输液产品的商业运营。
输液疗法及技术是百特的核心业务,2024年上半年,该业务在全球的营收达10.45亿美元,同比增长4%;在美国市场,其份额超过55%,但在中国市场却节节败退。
百特表示,过去几年积极探索和尝试各种业务转型方案,寻找适合输液业务长期持续发展的策略。然而,它的策略没跟上市场变化,或者说,根本赶不上中国市场的剧烈变化。
一方面,目前国内大输液市场整体面临产能过剩的挑战,市场供应过剩导致企业间的竞争加剧;另一方面,全国已有约8个省区进行基础输液的价格联动和带量集采,这导致产品终端价格有所下降。百特作为外资企业,在市场份额和价格竞争方面承受较大压力。
根据《2023-2029年中国大输液产业发展现状与投资策略报告》显示,百特在中国大输液市场的份额约为4%,位居第二梯队。而科伦、石药以及华润双鹤反超,已跃居市场前三位。
除了仿制药,来自中国本土创新力量的崛起,如今也已在不同程度上能够与跨国药企一决高下。
事实上,中国医药市场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令不少跨国药企短时间无法适应。仅今年以来,跨国药企或“退出”或大幅调整业务、产品的案例就不在少数。
只能说,时也势也。
/ 03 / 市场的不确定因素
从全局来看,中国医药市场规模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仅次于美国,并且市场需求还在不断扩大。
但如果进一步聚焦到某些细分领域,你会发现,市场需求正在减少或是见顶。除了监管、竞争压力,这种市场需求层面的不确定因素,也让一些跨国药企猝不及防。
在这方面,默沙东和其9价HPV疫苗,应当感触颇深。
根据三季度财报,默沙东的9价HPV疫苗在今年第三季度的销售额为23.06亿美元,同比下降10%。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市场需求减少,该产品在中国以外的全球其他地区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为此,今年默沙东减少了智飞生物的HPV疫苗出货量,预计四季度的出货量将与三季度持平,但智飞生物的疫苗库存仍高于历史水平。
按照默沙东电话会上的说法,预计中国的出货量和销售额下降将持续至2025年。
这等于告诉市场,当初一针难求的9价HPV疫苗,卖不动了。
这一趋势也反映在智飞生物的财报中。去年三季度,其营收148.26亿元、净利润22.7亿元;到了今年三季度,营收只有45.28亿元,亏损8370万元。
由于HPV疫苗需求萎缩,供过于求,导致智飞生物的存货大幅提升。三季度,其存货达207亿元,环比增加32%,相比年初增加130%。
这样的转变,只用了一年时间。难怪就连默沙东也直言,没想到变化来得这么快。
背后的根源在于,HPV疫苗过去几年已经大大透支了市场,目前进入了瓶颈期。
根据国金证券的推测,截至2023年底,国内HPV疫苗累计接种率(以9-45岁女性作为基数)已经接近20%,一线城市适龄女性接种率更高。而在3年前,这一数字仅不足3%。
相比发达国家40%的接种率,国内依旧较低,但已经超过中、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据《HPV疫苗接种和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情况》,中、低收入国家女性第一针疫苗的接种率仅为16%,完成全部免疫针剂的比例仅为12%。
这意味着,国内适龄女性能打的基本都打了,而未接种的则受到经济等原因限制,增量与存量市场都在快速萎缩。
这样的变化超出市场预期,加上国产9价HPV疫苗进入冲刺阶段,对于默沙东来说,日后的日子会更难过。也正因此,其将新的增长希望,寄托到男性HPV疫苗层面。
长远来看,在消灭宫颈癌的目标指引下,疫苗接种率还将继续上升,只不过,到那时市场规模有多大、蛋糕由谁来瓜分,还是一个未知数。
/ 04 / 总结
在全球变局时刻,如何才能做好中国市场?
关于这个问题,跨国药企都在追寻自己的答案。自去年以来,它们频繁调整策略,虽然动作不同、方向各异,但目标却是一致的:
更迅速地抓住机遇,更灵活地应对挑战。
显然,跨国药企已经深刻认识到,中国市场不再是一个“随便做做就能出业绩”的市场。而从今年上半年跨国药企中国区业绩来看,半数MNC重回增长轨迹,这表明调整正在奏效。
只不过,跨国药企面临的挑战不会消失,甚至会变得更加严峻。毕竟,谁也不知道医保控费、反腐风暴还将以何种形式刮向何方,也不知道是否还会有中国本土创新药企迅速崛起,与它们正面竞争。
总之,当既有优势已成过去,既有问题往往比以前还要成为问题,跨国药企必须保持警醒、加速变革,变得更灵活、更接地气。
原文标题 : MNC在中国,寻找新时代的生存哲学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26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4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第五届)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全数会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发展大会
-
10 轩竹生物冲刺港交所上市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