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医疗数字影像总监田广野将出席“OFweek(第二届)人工智能产业大会”
海信医疗数字影像总监、人工智能产业拓展总监田广野确认出席“OFweek(第二届)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大会”AI+医疗专场日程,并对AI开启数字化医疗创新新模式做主题演讲。
三问互联网医院:扎堆银川、差异定位、商业健康险
政策明朗,市场渐开,回顾互联网医院走过的这几年,难免会让人疑惑,为何互联网医院在宁夏银川爆发?如今这个行业切入口和路径是什么?展望未来五年,商业健康保险能否成为引领互联网医院发展的新变量?
英特尔和飞利浦使用Xeon处理器加速AI医疗扫描分析
全球人工智能产值到2022年预计会达到2000亿美元,如果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医疗保健将会在这一市场中占据相当大的份额。以人工智能技术的潜力而言,这并不奇怪。
多模态AI医疗大脑 赶走疾病的好帮手
数据显示,2016-2018年全球智慧医疗服务支出年复合增长率约60%,至2018年全球智慧医疗服务支出,很有可能达到290亿美元。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来临,其高速发展无疑给医疗行业打开了另一扇门,智能医疗的发展变得极其关键。
借助一款机器人,健科如何为雄安新区打造“智慧家庭健康医养服务”?
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机构则通过多种信息手段方便快捷收集的民众健康数据,从而指导优化医疗资源布局、缓解“看病难、贵”的问题。推动从预防到治疗的医疗模式创新,缓解社会养老压力。
阿康健康构建处方药供应链体系,实现医疗+病种+药物服务闭环
阿康健康拥有超过十三年的处方药经营基础,自2014年起探索处方外流发展之机遇,从国家政策的解读、商业模式的创新、企业多元化重组,历经近五个年头。
世界性难题遗传病治疗,迎来基因编辑“魔法”,国内技术这次没落后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几千种单基因遗传病中,绝大部分没有有效治疗方法。”博雅辑因创始人魏文胜坦陈,“基因编辑技术出现后,从理论上说许多疾病治疗变得可行。”
将10%标准化,掌中医要合理利用支点和杠杆
根据中国投资资讯网预测,未来10年,中国的诊所将以6000家/年以上的速度增长,10年后的中国将新增6万以上的新型诊所。诊所即将迎来高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伴随而来的却是行业标准的缺失。
用AI技术重新定义医生培训,丁香园牵手科大讯飞的价值何在?
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可统计的医疗AI相关公司已达144家,渗透至医疗领域各个场景。医疗AI领域有望在2018年达到200亿元的市场规模。
走进华山北院,遇见能效大“施”
随着医院数字化建设持续深入,医院里越来越多的科技工具成为诊疗流程中的必需品。小到护士手中的扫描枪、血压仪,大到门诊大楼的空调、供电设施,电力与信息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化医院运转的一条生命线。
“即用型”免疫细胞,盘点巴黎16家“黑科技”生物公司
“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这句话虽然略失偏颇,却也可以用来反映当代的生物技术发展概貌:人类脑洞所及,便是科技可达之彼岸。
倍悦健康探索互联网医院+垂直康养产业新模式
互联网医院,自诞生之日起便备受瞩目。2015年在乌镇诞生全国首家互联网医院,随后宁夏银川签约17家互联网医院,一举将互联网医院的关注度推向了高潮。
基因治疗又现曙光:FDA批准首个可沉默RNA的基因药物
核糖核酸(RNA)分子“引导”我们的身体产生某些蛋白质。RNA干扰背后的想法是可以开发小分子来中和这些RNA信使,有效地沉默那些可能导致有害健康影响的某些基因的表达。这些破坏性分子被称为小干扰RNA(siRNA)。
互联网“老司机”第四次创业,壹点灵要把互联网心理咨询服务做到极致
心理咨询在中国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100多万人获得执业咨询师资格,但行业配套却十分落后,心理咨询师就业选择狭窄,而执业的心理咨询师分布零散,彼此之间无法系统交流与学习。
哈佛毫米级微型机器人有望进入人体进行治疗
近日,哈佛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在机器人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借助全新的制造技术创造出一个微型蜘蛛机器人,今后有望应用于医学领域。这些“蜘蛛”有一天会爬进你的体内,帮助修复组织或破坏肿瘤。
家用光疗装置:慢性溃疡患者的福音
未来,家用光疗装置可以很容易地通过摄像机进行溃疡的远程监测,并且可以通过编程识别身体的不同病变部位,从而准确地给予治疗。
答魔完成新一轮募资,以生命科学领域研发数据服务制药行业
答魔科研平台通过2年深耕高校生命科学领域与企业机构科研人才,完成垂直领域人才集结与数据沉淀,下一步答魔科研将加快在生物制药领域科研步伐,为全球制药企业以及临床前CRO企业提供数据支持与决策辅助。让科研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强生、辉瑞、诺华等药企如何“大象转身”,制药行业转型6个方向
在数字化营销上,在过去的五、六年间,超过千家药企针对不同的科室,疾病与目标医生制作了数万个微信号和APP,投入数以十亿计的资源,但却效果寥寥。
十年磨一剑,Exosome Diagnostics如何成为外泌体诊断行业的标杆?
黑色素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中带有PD-L1蛋白,并且可以直接与T细胞结合,抑制T细胞的功能,进而对抗免疫系统。这一发现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肿瘤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减弱,以及为什么PD-1靶向治疗对70%的黑色素瘤患者没有效果。
资讯订阅
- 精彩回顾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全数会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发展大会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莎益博多物理仿真技术介绍及案例在线研讨会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OFweek 2024(第十三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物流供应链行业数字化转型在线研讨会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OFweek2023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查看回顾
-
核爆级逆袭!揭秘一次性耗材企业如何在国家集采绞杀中绝地翻盘
2025-04-16
-
新药研发的奇迹降临!三大力量神秘合体
2025-04-16
-
「深眠计划」-年轻世代日间深度睡眠服务连锁机构商业计划书
2025-04-16
-
2025年便携式车载制氧机市场分析
2025-04-10
-
加密芯片LKT4110U如何捍卫产品的安全,速来了解!
2025-02-14
-
LKT4304新一代算法移植加密芯片,守护物联网设备和云服务安全
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