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2022,阳光城会否极泰来,更好些吗?

2022-01-11 12:06
首条财经
关注

2.倒贴4000万

决绝背后的暗战

当然,“烂摊子”也不是一人的错。

正如罗翔老师那句名言,人生中95%的东西我们决定不了。

2021年,整个房地产业风声鹤唳、寒意阵阵。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透露,2021年7-11月份房企融资总量比同期减少40%。房企去化速度放缓,7 ~ 11月累计操盘额同比下降27.8%。

强监管、融资收紧、高频调控,导致各房企的2021如履薄冰。阳光城作为TOP前20的千亿房企,自然难独善其身。

那么,朱荣斌真的非走不可吗?

从行业看,许多状况不如阳光城的房企,高管层仍很稳定、一把手更鲜有离职者。

更何况,朱荣斌此去,自身损失巨大。

除了离职消息,阳光城还披露了朱荣斌继续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阳光城391.81万股股份。加之2021年12月22日已减持的454.61万股股份,两次减持合计套现2710万元。

这可不是什么盈利盛宴。在阳光城四年多里,朱荣斌薪酬合计约2750万元,却先后耗资1.36亿元买入阳光城2200余万股股票。

也就是说,朱荣斌投资阳光城合计亏损7000余万元。上述割肉套现,等于白干了四年半,还倒贴4000多万。

问题来了,即使巨亏也要辞职,朱荣斌为何如此决绝?

回顾朱荣斌履历,可谓波澜壮阔。

2013年,时任富力地产副总裁兼华南地区总经理的朱荣斌,加入“宇宙第一房企”碧桂园。与总裁莫斌、CFO吴建斌打造了业内“三斌”组合,碧桂园销售额从千亿规模,跃升至超三千亿。

由此,朱荣斌一战成为行业名人。

2017年,朱荣斌、吴建斌先后加入阳光城,一度引发热议。

要知道,此时朱荣斌在碧桂园的薪资已涨四倍。虽然林腾蛟开出了高薪,但在3000多亿规模的碧桂园面前,阳光城无疑只是小弟。

不夸张的说,朱荣斌加盟阳光城可用“屈尊”形容,外界不乏审视、疑问目光。

个中原因,恐不止是钱的事。从朱荣斌2017年履新阳光城执行董事长的表态中,便能窥得端倪:“选择阳光城,是我后半生的职业生涯想要追求更多的成就感。在上市公司里,阳光城的董监高严格分立,有很好的治理结构;对管理层,公司有充分授权,有足够舞台让管理层施展工作才能。”

可见,朱荣斌是一位爱自由、有梦想的职业经理人。

聚焦职业经理人处境,好比婆媳关系,儿媳妇看似掌握大权,忙里忙外,但大事总被公婆左右,一旦出问题,永远是被埋怨的角色。因此充分授权、舞台足够大,是职业经理人十分看重的。

朱荣斌上任早期,大老板林腾蛟的确只做“甩手掌柜”,完全放权。但这个蜜月期在2021年结束,阳光城爆发危机后,林腾蛟信任“大打折扣”,并开始一系列“收权”动作。

2021年10月,阳光城进行一波人员调整。朱荣斌被抽离处营销、产品研发、全员客服、信息化管理等事务性事务性工作,将重心转移到重大经营管理决策。时任副总裁的徐国宏晋升为执行总裁兼营销管理中心总经理,向朱荣斌汇报。

此外,还先后提拔了陈霓、李晓冬、江河为公司执行副总裁。

行业分析师李晨表示,新上任者,均是阳光城内部培养提拔的人才。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一次“分权”行动。自然也是“外来户”朱荣斌最尴尬的事情,其选择“割肉离职”,不只对阳光城未来看空,亦或有一定的情绪使然。

站在林腾蛟角度,也是无奈之举。

行业分析师郝瑞指出,朱荣斌和泰康二股东关系紧密。万科、俏江南血淋淋的教训在前,值此多事之秋,防备也在情理中。

早在碧桂园时期,朱荣斌曾通过引进平安集团,解决了企业资金困局。面对阳光城危机,朱荣斌用自己的清华校友人脉,2020年牵头引战了泰康。

两个事件值得玩味。第一,有媒体报道,阳光城与泰康签署的对赌协议,最开始内容利好泰康,而朱荣斌因担心业绩压力,从中不断交涉,泰康最终同意将对赌承诺的业绩增速调低5%。但要保证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现金分红,并保证每年度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应不低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30%。

增速调低5%,这面子够大了吧?

更直接的是,泰康要求阳光城需有稳定的职业经理人团队。说的更露骨点:朱荣斌要继续担任总裁。

彼时,受困于资金压力的林腾蛟同意了这个要求。

最终,阳光城以十年对赌、朱荣斌的长期合约,外加两个董事席位,于2020年9月,换来了泰康人寿、泰康养老组成的“泰康系”的34亿元战投。

2021年5月,阳光城年度股东大会上,朱荣斌称自己和林腾蛟新签了“5年之约”。

看似皆大欢喜,然泰康与朱荣斌的紧密关系,怎不令人犯些嘀咕。

引战刚刚一年,矛盾就爆发了。

业绩是个导火索。2021年10月28日晚,阳光城三季报显示,营收114.01亿元,同比下滑18.24%;净利润9.19亿元,同比下降11.57%;基本每股收益0.21元,同比减少15.67%。

扣非后归母净利-17.52亿元,同比去年的10.06亿元转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9.07亿元,净流出规模同比大幅增加239.07亿元;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09.57亿元,较2020年末减少195.58亿元。

由此,泰康系发飙。阳光城发布关于部分董事对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的异议说明,董事陈奕伦、姜佳立投出反对票,理由为:对于公司三季度所表现的公司经营恶化,需要得到管理层合理解释。

陈奕伦正是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之子。

据媒体报道,公开反对第二天,身为大老板的林腾蛟率领高管团队火速去了泰康总部寻求沟通。这并不符合林腾蛟一贯的甩手掌柜风格。相比之下,一线冲锋的朱荣斌却表现的意外沉默。

3.谁的失败?

不过,一切都已不重要。

随着朱荣斌离开,泰康系与阳光城的缘分也即将结束。

2021年12月27日,阳光城公告称,公司第二大股东泰康保险通过大宗交易和协议方式,合计减持公司9.41%股份,减持后比例仅3.77%。

12月29日,阳光城再发公告,两者前期签署的《合作协议》自动终止。

一场“权力游戏”落幕,然衍生影响不可不察。如何收拾山河,考验林腾蛟大智慧。

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向首条财经表示:总裁辞职并割肉抛售所持公司股份,一方面说明可能与公司董事会、实控人之间存在较大分歧,另一方面说明对于阳光城的未来已失去信心,这对公司而言是一个严重事件,将会加剧市场对公司的疑虑并降低对公司未来的信心。

“泰康系作为公司二股东,同样的割肉退场,实际上表达了对于公司走出困境以及公司治理状况的绝望,是对公司现状不认可乃至否定,无论对于公司的股价还是对于公司的市场形象、市场信心都是大打击,会引发债权人的后续连锁反应,阳光城因此进入重整状态可能是大概率的事情。”柏文喜认为。

知名地产分析师严跃进对首条财经说到:单纯从行业角度看,一般都和房企经营压力等有关。当然特殊点或也在泰康系的退出,说明阳光城内部对于此类问题的解决意见分歧较大,这个时候部分高管也会选择辞职。其对公司的影响确实还是较大,包括后续战略路线和具体经营路线等,也都需要重新制定。毕竟抛售股票和离职,都是一种比较坚决的切割方法。

的确,从2017、2018年带领阳光城突破了千亿、两千亿销售规模,到2021年的流动性危机、债务压力,有舆论认为,朱荣斌是阳光城盛衰之变的关键人物。

但说千道万,林腾蛟也脱不了干系。其当年将朱荣斌招致麾下,打造第二个“碧桂园”之心不是秘密。

从上述负债重压可见,正是对高周转、高杠杆、规模速度的过于痴迷,才造就了当下阳光城的窘境。

结合行业大势,这也不是朱荣斌、林腾蛟的失败,而是往期“碧桂园”式打法的失败,高周转时代的终结。

4.2022看点

痛定思痛,如何迎接高质量、精耕细作的新周期,收拾眼下“烂摊”困局,是大老板林腾蛟、新总裁徐国宏核心看点。

庆幸的是,阳光城已有所警醒。

2021年初,阳光城公布了十年计划:在第一个五年,坚持地产主赛道,继续把主业做大做强。第二个五年,部署研究以绿色智慧家为基础的绿色科技、城市更新、养老、住宅消费升级等新赛道。

针对内部管理,阳光城则提出“全面数字化”,从信息化到数字化,阳光城着眼于财务目标、项目运营和客户服务,推动实现 " 业财、运营、服务 " 三个一体化战略目标。

诚然,朱荣斌的离开,以及泰康的退出,对阳光城上述转型亦或脱困或会造成一定影响,目前看是一个双输结局。

然不破不立、破而后立。企业兴衰起伏,也本是常态。关键在于,能否保持战略定力、顺势而为,化危为机、快速精变、穿越周期。这是一家千亿大企、百年企业需要具备的素质。

黎明前的黑暗,还是寒冬前的初雪,后朱荣斌时代的阳光城,正在与时间赛跑。2022会否极泰来,更好些吗?

本文为首财原创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智慧城市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