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中国云市场新常态:亏损、拐点与变阵!

2020-05-06 17:12
Alter聊IT
关注


央视和曹家滩矿区的需求再次印证了之前提到的一幕,在选择云计算合作对象时的参考标准已经切换为AI优先。原因似乎也不难理解,算力属于资源型服务,所有的云厂商都可以通过建设数据中心的形式补足短板,差距在于规模化大小的成本分摊。但AI技术却是业务转型升级时的天然短板,传统企业已经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追平百度等互联网巨头。

某种程度上说,诸如百度智能云的调整有些以退为进的味道,主动放弃一些烧钱才可能换来的市场,立足于有利于AI落地的特定赛道,然后以技术上无可替代的优势收割市场。

以百度所锚定的智能客服与营销赛道为例,一些客户开始只是接入了百度智能云的部分服务,诸如语音识别系统可能还是传统厂商的产品,然而传统的语音识别的正确率只有80%,百度却可以达到95%以上,鸿沟般的技术优势促使客户选择一整套的百度解决方案,直接加速了百度智能云在相关赛道的渗透。

“云手机”的诞生,则向外界释放了另一股信号。在“AI+云”技术优先的主导下,百度们已经开始对一些潜力赛道进行提前布局,伺机在合适的时间点切入相应赛道。打个比方的话,云厂商在帮助客户避免重复造轮子的同时,自己也在潜心打造新的轮子,最终驱动业务增长的轮子越来越多,逐渐占领的市场份额也越来越大。

不管怎样,百度智能云等玩家转型后的势能正在逐步对外释放,剩下的只是时间上的循序验证。

04写在最后

云计算在野蛮生长十年后,规模扩张早已不再是唯一的方向。尽管一些观察者仍在用规模搪塞云计算无法盈利的理由,云厂商们已然有了实际的行动。

即便是向来不计成本的阿里云也不例外,就像谷歌、美团等相继关闭或收缩云业务时,阿里云三年再投2000亿元的计划相当刺眼,细品后却发现:2000亿元的用途大半在于云操作系统、芯片等核心技术,而非一味购买服务器、兴建数据中心。

回头来看百度智能云的调整,本质上与阿里云并无太大偏离,不过是百度已经奠定了AI技术上的领先态势,巧妙借助优势来进行市场渗透。毕竟这些在商场中穿梭的老手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市场总是在动态变化的,及时根据变化作出战略调整,永远是生存下去的不二法门。

<上一页  1  2  3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人工智能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人工智能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