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中国车市驶入“3000万辆时代”
中国汽车产业的2023年,是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3000万辆大关,乘用车、自主品牌、新能源、出口等多个细分市场的数据刷新历史纪录。中国车市“3000万辆”的天花板,终于在2023年突破了
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3000万辆背后
中国品牌弯道超车 在中国品牌份额不断提升的基础上,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再次实现重要突破,双双超过了3000万辆。从2000万辆到3000万辆,中国汽车产业仅用了10年时间。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大赚300亿元的背后,比亚迪2023年新能源车终端销量解析
净利润增速明显高于整车销量增速,比亚迪单车价值提升。比亚迪公布的2023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3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0亿-310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74.46%-86.49%。根据比亚迪官方公布的数据,2023年新车销量首次突破300万辆大关,达到3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小米汽车陷入“价格漩涡”
如果有人问,现在中国市场上有哪款车型未上先火,这款车型无疑是小米SU7。其火爆程度甚至比市场在售任何一款车型都高。自从12月底的那场技术发布会后,小米SU7就成了所有人讨论的焦点。讨论的点不是它自研的超级电机有多么牛,也不是“人车家”生态的体验如何,而是它的价格
4年巨亏220亿,北汽蓝谷“起大早赶晚集”?
在车圈,华为“不造车,只帮助车企造好车”的说法由来已久。不论是零部件供应,还是鸿蒙智能座舱,华为的加成都给车企新品发布带来不小的助力。于是,车企中开始暗暗流传起一种不成文的说法:只要沾上“华为光环”的边,那新车大卖就基本上板上钉钉了
传大疆车载收到比亚迪投资意向,“灵魂论”后Tier 1怎么与车企共赢?
近日,有业内人士称,大疆车载已经收到比亚迪和一汽集团的明确投资意向,目前各方正在推进融资流程。 此前有报道称,2023年1月,大疆车载部门已正式拆分独立,新公司名为“深圳市卓驭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8月,大疆车载有意接受外部融资,融资完成后估值有望达到15亿美元
苹果汽车,困于自动驾驶
导语Introduction自动驾驶正在逐步实现,但速度比预期慢。作者丨杨晶责编丨杨晶编辑丨靳鹏辉苹果公司在制造iPhone和iPad方面无疑是行家,但在尝试制造iCar(苹果汽车)时,这家科技巨头似乎面临了一些挑战
电动车三国演义:蔚小理的第一功臣何去何从?
说到蔚小理,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新造车的代表,还是特斯拉第二?或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记忆,但智能汽车一定是它们令人过目不忘的深刻印象。蔚来ES8、小鹏P7和理想ONE,作为蔚小理新造车的代表力作,在一定程度上是其取得初步成功的关键一环,说是开国功臣也不为过,毕竟第一从来就是唯一
特斯拉全年财报公布,今年还能否卷动“价格战”?
近日,特斯拉发布了2023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财报。财报显示,特斯拉2023年出现自2017年以来的首次年度利润下降,第四季利润更是大降40%,营收和每股收益均不及华尔街预期,导致其股价盘后一度大跌5%。财报还显示,特斯拉2023年每股收益为3.12美元,较2022年的创纪录的4.07美元下降了23%
“阿尔卑斯”与“萤火虫”,能让蔚来的生态产生“化学反应”吗?
客观来说,相比理想、小鹏,蔚来已经成为最难看清其未来的新势力。因为要评价蔚来,就必须理解蔚来,而蔚来的业务布局过于复杂,大部分人看到的,都是而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碎片化信息,难以拼凑成一张完整的图谱。
裁员15%,市值缩水80%!不信邪的极星仍在高冷
三年在中国卖了5000辆 作者|王磊 一股来自北欧的寒气袭来。 极星汽车刚刚宣布,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裁员约450人,人数虽然不多,但也占到了员工总数的15%。 早在去年5月,极星就宣布冻结招聘,收紧工作岗位,看来过去的半年,情况仍然不容乐观
智界S7难产疑云,这锅该奇瑞背,还是华为?
发生在蔚来ET5身上的悲剧,很可能又要在智界S7上重演。2021年12月18日,蔚来ET5上市,5天内订单突破6万台。2022年成都车展上,蔚来总裁秦力洪志得意满地表示“蔚来ET5订单量非常大,远超我们预期”、“蔚来ET5的目标是在一年内超过宝马3系”
赛力斯亏损依旧,想象力却更大了
赛力斯要再加一把劲 撰文/ 陈邓新 编辑/ 孟会缘 作为华为智选车业务的首个伙伴,赛力斯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日前,赛力斯发布了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55亿元~365亿元,同比增长4.09%~7.02%;净利润亏损21亿元~27亿元,同比减亏
长安“怒怼”华为,车企与科技巨头磕磕绊绊中相濡以沫
几年前,人们就开始说,汽车产业迎来百年未有之变局。这种变局体现在电动车对燃油车的替代,科技巨头对传统汽车巨头的辅助或替代。尤其是后者,对于掌握主动权惯了的传统车企来说,难免不适应。于是,就有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著名的“灵魂论”,以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近期“三怼”余承东
谁应该是吉利的心头肉?
导语|Lead作为国际化成功的车企之一,吉利之前收购沃尔沃汽车堪称全球汽车行业内的经典案例。但近日,吉利先后减持沃尔沃汽车和沃尔沃集团两家控股公司的股票,引发市场的关注。本文出品|禾颜阅车工作室撰文|
新造车“裸泳者们”,快要藏不住了
文:谈擎说AI系列的第三篇文章,我们想基于一些去年至今行业里的碎片讯号,聊一个不那么轻松的话题。2023,对于新造车而言,是越来越多玩家站稳脚跟的一年,与此同时,也是一些丧钟开始敲响的一年。在一侧,从
北汽蓝谷4年亏损超过200亿,销量掉队后今非昔比
新能源大潮下的众多行业纷纷转型,不少车企更是因为快人一步而吃尽时代风口带来的滚滚红利,趁势获得一波业绩飙升、市值翻倍的助推,这其中的北汽蓝谷,绝对可以算最有代表性的典范。这家具有国资背景的车企在新能源
2023年的491万辆汽车,中国出口到哪些国家去了?
不管大家承认不承认,中国汽车工业是真的崛起了,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016.1万辆、3009.4万辆,同比增长11.6%和12%,产销量均是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不仅如此,按照权威机构的数据,2023年,中国出口汽车一共是491万辆,全面超过日本,成为了全球第一
降价这把刀,特斯拉挥不动了?
2023年,比亚迪在全球销售了3024417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61.9%,连续第二年拿下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而这也给上一代 “销冠”特斯拉带来了不少压力。当然,特斯拉的压力不仅仅在于失去全球冠军王座,其在中国市场也正在被一众后起之秀所追赶
冲进新势力前三后,零跑汽车把总裁“踢”了
作者:泰罗,编辑:小市妹近日,原零跑汽车车联合创始人、总裁吴保军被离职了。“很遗憾,我不得不离开一手参与创办的零跑汽车,我非常热爱零跑事业,但由于劳动合同到期,公司提出不再续约。24年1月8日劳动合同终止
资讯订阅
-
凌科芯安LKT4305GM 打造安全物联网
2025-05-16
-
凌科加密芯片LKT4304在充电桩上的应用
2025-04-11
-
LKT对比认证方案说明
2025-03-13
-
加密芯片LKT4110U如何捍卫产品的安全,速来了解!
2025-02-14
-
ATSHA204A国产替代加密芯片LCSHA204
2025-02-11
-
LKT4304新一代算法移植加密芯片,守护物联网设备和云服务安全
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