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的分类和常用概念
疼痛的分类和常用概念
疼痛的分类如前所述可分成伤害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但在临床工作中还有许多有关疼痛的名词和概念,有些至今仍无明确的定义,这里介绍的是临床常见的一些名词和概念。
一、神经末梢性疼痛
(一)浅表性疼痛
浅表性疼痛(superficial pain)是指作用于皮肤,黏膜,关节的机械的、化学的、物理的伤害性刺激所引起的疼痛。感受清晰、范围局限,以切割和刺痛为代表。
(二)深在性疼痛
深在性疼痛(deep pain)是指作用在内脏、胸腹膜的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疼痛。以腹部疼痛为代表,感受范围不十分清晰,长时间疼痛后还会感到疼痛的范围有扩大。内脏平滑肌的强烈收缩和舒张以及缺血和缺氧刺激可引起疼痛,通常引起浅表性疼痛的刺激不引起深在性疼痛,但壁层胸腹膜、肠系膜及内部的血管,对引起浅表性疼痛的针刺和切割刺激敏感。
(三)牵涉性疼痛
牵涉性疼痛(referred pain)是指远离伤害性刺激的体表部位,因神经投射关系而产生的疼痛,因内脏疼痛发生。牵涉性疼痛部位还可有压痛、肌肉痉挛、血管扩张或收缩、异常出汗。牵涉痛的发生机制目前多用 Rush 的 convergence- projection(会聚-投射)理论解释:在解剖学上,内脏的某些传入神经与感受体表疼痛的传入神经会聚终止于中枢感觉传导通路(spino-thalamic tract,脊髓-丘脑束)某一点的同一神经元,而来自内脏的疼痛信号传入大脑皮质后,被皮层认定(投射)为皮下疼痛的信号。在临床上牵涉痛可致误诊,须注意鉴别(表1-8-1)。
表1-8-1 内脏牵涉痛与相应投射体表部位
二、中枢性疼痛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脑干、视丘和皮质等,是疼痛的感受中心,中枢的病变,如脊髓空洞症、脑出血、脑肿瘤等可以引起疼痛。中枢性疼痛(cen-tral pain)可以投射到身体的其他部位而引起误诊。例如视丘的病变引起下肢疼痛,往往误诊为坐骨神经痛。
三、心因性疼痛
经全身详细检查未发现原因的顽固性疼痛往往心因性疼痛(psychogenic pain),表现形式以头痛居多,也见于腹部疼痛。常见于癔症、精神病、有神经外伤史的病人。
四、慢性疼痛和急性疼痛
这两个概念经常使用,它们之间的区别不仅在病程长短,更重要的是在发病原因和疼痛产生的机制有根本的不同。急性疼痛常是对伤害性刺激的即刻反应,与躯体或内脏伤害相关连,除非有并发症,一般都随原发伤害的痊愈而消失。一般认为,慢性疼痛是指伴随慢性疾病过程出现或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以上的疼痛。慢性疼痛可以没有组织损伤的病因。
五、痛觉过敏和疼痛倒错
痛觉过敏(hyperalgesia)是因痛阈降低,对较轻的伤害刺激也产生疼痛,见于组织损伤而致伤害性感受器被激活。在临床上可见有些人对疼痛特别“敏感”。在损伤区域周围,即正常组织也产生疼痛或压痛也属于这种情况。
疼痛倒错(allodynia)是指对良性刺激,例如在灼伤区附近进行触摸也会引发剧痛,常见于有神经系统损伤的病人。认为可能与初级感受纤维和脊髓神经元的可塑性改变有关。
痛觉过敏和疼痛倒错在疼痛生理中有重要意义,说明疼痛的感觉是动态变化过程,疼痛感受的敏感性可以随疼痛刺激持续时间而增加。之所以产生这些现象,据研究认为与低阈值机械感受器(low-threshold mechano-receptor)感受模态的变化和感受机械刺激的伤害感受器敏化有关,同时还与传入疼痛信号的正常通路障碍而使中枢对信号的处理发生改变有关。前者导致了触摸痛,后者导致了对伤害刺激的高敏感。
六、外周(痛)敏感化
长时间伤害刺激可使伤害性感受器敏感化,即对疼痛感受阈值降低或对疼痛反应增强。敏化多见于直接的神经损伤和炎症,涉及伤害性初级传入神经元的遗传信息的转译和翻译后变化的复杂过程。整个伤害性传导通路的敏感化可以源自中枢神经系统的敏化(central sensitization),也可以源自外周系统的敏化(peripheral sensitization);一旦敏化达成,就很难将两者进行区分。
七、中枢神经系统的敏化
长时间或反复对第二级或更高级神经元进行刺激,可使中枢对疼痛信号的处理发生改变,即产生中枢痛敏感化,这是神经组织可塑性的体现,其不利之处在于会发展成慢性疼痛。中枢敏化与NMDA受体激活有关,长期敏化的改变还与基因表达有关,如cfos基因。
八、自发痛
指在没有任何刺激下自行产生疼痛。
九、病理性疼痛
包括自发痛、痛觉过敏和疼痛倒错,与中枢或外周痛敏感化有关,继发于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所致的疼痛。时常与神经病理性疼痛概念混用。例如在临床常见的复合区域疼痛综合征Ⅰ型(complexregional pain syndrome type Ⅰ, CRPSⅠ,以前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障碍(RSD),损伤区域(但不限于此区域)的轻微损伤就会导致疼痛敏化。
原文标题 : 【Luffy高级职称】疼痛的分类和常用概念

图片新闻
技术文库
最新活动更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会议】从直流到高频,材料电特性参数的全面表征与测量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