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卫生健康中国
-
关于中国创新药BD的三个新真相
2025年,无疑是中国创新药BD的新高潮。 截至6月底,已达成52项出海交易,其中18项总额超10亿美元,披露的总金额超过647亿美元。多项新纪录随之诞生,三大新趋势不容忽视: 第一,热度空前。上半年
-
高盛发声:中国创新药价值重估时代来临
导读: 高盛最新研报直言:中国Biotech板块正进入结构性重估窗口期。当前中国生物技术公司整体市值仅为美国同行的14%-15%,但其在全球创新贡献中的比重已接近33%。这意味着,中国创新药板块仍处于
-
中国创新药被FDA拒绝的真相
7月10日,FDA公布了202封完整的回复函(CRL),针对2020年至2024年期间提交给FDA药品或生物制品的审批申请。 所有CRL均详细说明了药品未通过的原因及建议。对此,FDA局长Marty
-
中国血制品必将出现一个巨头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中国血制品行业,正在发生一场大变局。 从华润48亿元收购博雅生物,到海尔系125亿元控股上海莱士;从天坛生物13亿元吞并中原瑞德,再到近期中国生物拟46亿元拿下派林生物21.03%股份
-
中国BD之王的“Lollapalooza时刻”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在全球生物科技产业加速重构的当下,中国创新药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崛起为全球研发版图的关键力量。2025年一季度,国内药企共完成30余起创新药BD出海交易,中国创新药已然成为全球生物科技产业发展的源动力之一
-
2025 ADA前瞻:中国创新药的“破圈”与“突围”(附摘要汇总)
图源:网络 继AACR与ASCO之后,减重与代谢领域的年度盛会即将登场。2025年第85届美国糖尿病协会科学年会(ADA 2025)将于6月20日至23日,在芝加哥隆重召开。作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
-
注册量飙升、交易翻倍,中国创新药不再“低调”
出品 | 华博商业评论 近日,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在芝加哥隆重举行。作为全球肿瘤领域规模最大、学术影响力最强的专业会议之一,ASCO年会历来是全球前沿肿瘤研究成果的集中发布平台
-
聚焦AI+药物研发,阿斯利康“重仓”中国
中国分子又出海了。 6月13日,阿斯利康宣布,与石药集团达成合作。双方将利用石药集团的AI引擎双轮驱动的高效药物发现平台,开发新型口服小分子候选药物,首付款1.1亿美元,合作总额最高达53.3亿美元
-
创新转型“上岸”,中国生物制药即将“卖出第一枪”?
图源:网络 二级市场往往先知先觉。 6月11日,在高盛全球医疗年会上,中国生物制药透露多条管线正在推进出海合作,预计年内将达成重量级授权交易。市场迅速作出反应:6月12日,股价单日飙涨19.29%,市值重返千亿港元
-
自免明星biotech的10年,与中国创新药的一个时代
创新药杀疯了。 在经历长达4年坍塌式的萎靡不振之后,一场由创新药企带动的新风暴正袭来。 港股创新药板块持续拉升,尤其是在重磅BD预期之下,个股动辄20cm。多只港股创新药ETF的年内涨幅突破50%,多家创新药企实现翻倍甚至数倍增长
-
中国疫苗,迈入新周期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新冠疫情后,疫苗股惨遭戴维斯双杀。 从2021年的高点计算,中国疫苗公司的股价已经连续下跌近四年时间,股价蒸发接近九成。除疫情期间上市的公司外,绝大多数疫苗公司的股价早已比疫情前更低
-
从产品出海到生态输出:中国Biotech重塑全球创新价值链
几天前,一项来自中国生物技术公司的自研抗体开发技术平台再获海外专利授权,再次点燃了“硬科技出海”的关注热度。 2025年6月5日,百奥赛图宣布,其自主研发的RenMab®全人抗体小鼠平台,获得了由日本专利局(JPO)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
Biotech 2025-06-13 -
百亿BD,为中国临床质量正名
BD火热,中国创新药极具竞争力,这早已经是全球共识。但乐观之余,一些困惑并不会由此消失。 市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必然是:中国临床数据可靠吗? 创新药研发本身,就具备很大的变数。而目前出海的分子,通常只有中国临床的早期数据,结果是否具有偶然性,以及有更多额外干扰因素不得而知
-
中国创新药,缺的就是“中间商”赚差价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BioNTech刚与BMS达成了一笔关于BNT327(PD-L1/VEGF双抗)潜在价值超90亿美元的BD交易,但这款药物的原研公司普米斯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实惠
-
2025 ASCO 回顾 | 双抗与ADC成为中国创新药的“双引擎”!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2025年会已圆满落幕,这场全球肿瘤学界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会,再次为我们呈现了一场关于“抗癌未来”的科技盛宴。 今年,中国创新药再度交出了一份耀眼
-
中国创新药的历史性跨越
文丨泰罗 5月29日,创新药持续突破,益方生物-U、三生国健、美迪西、成都先导、昭衍新药等都在爆发。 历经数十年酝酿积累,中国创新药已在细胞疗法、ADC、双抗等新兴技术领域孕育出一系列优秀产品,一个前所未有的商业变现周期正在到来
-
RDC第一股登场,中国核药热潮揭开序幕
中国创新药下一个爆点来了。 5月26日,先通医药申报港股上市,18A板块将迎来核药第一股,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事件。 过去几年,核药一直是全球医药板块最热门的资产,曾出现短短八个月时间里,四家跨国大药企入局,累计超百亿美金并购的现象级表现
-
医学突破!健康大脑发育关键蛋白动态影像首次问世
研究人员首次成功拍摄动力蛋白-Lis1 蛋白相互作用动态影像,为神经系统疾病药物研发提供重要支持。 索尔克研究所 5月23日 我们的细胞依赖微观层面的“高速路”和
-
同行“踩刹车”,华人健康斥资超3亿元继续“反周期”,因何“叛逆”?
区域药房以“据点密度”破局存量竞争。 来源|医药研究社 越来越可以确认,华人健康是医药零售连锁行业的“逆行者”了。 存量时代,当同行都开始“踩刹车”,不再一味比拼门店数量,华人健康仍在通过并购等方式逆势扩张
-
创新药出海趋势难挡,中国企业解锁全球医药产业链新机遇
5月21日,A股创新药概念异动拉升,截至收盘,板块指数(886051)上涨1.42%。舒泰神、海辰药业、三生国健、康弘药业、哈三联实现涨停,另有锦波生物、华纳药厂、一品红、热景生物等成分股跟涨。 消
创新药 2025-05-22 -
中国创新药,群星闪耀的时代来了!
文丨泰罗 5月19日,港股创新药板块走强。 历经数十年酝酿积累,中国创新药已在细胞疗法、ADC、双抗等新兴技术领域孕育出一系列优秀产品,一个前所未有的商业变现周期正在到来。 2024年7月5
-
从“跟随”迈向“领跑”,中国医药创新进展及热门赛道
日前,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要求美国处方药价格对标全球最低价,目标降幅达30%-80%(特朗普宣称59%)。该事件引发业界热议,具体走向犹未可知。 美国是中国药企出海的第一大市场,也是创新药利润最大的市场
-
还看空中国创新药资产的可以歇歇了
悲观主义被彻底打脸。中美经贸高层会谈达成共识:4月2日后互加的超过100%的夸张关税取消绝大部分,互相之间只保留了10%的新加关税,另有24%的新加关税暂停实施。美国这一波贸易战攻势,以虎头蛇尾告一段落,结果远远超过此前的悲观预期
-
泽立美上市火爆,中国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作者 | 张威 编辑 | 张恺翀 泽立美在中美同步获批上市 近日,一款名为“泽立美”的治疗湿疹药膏亮相美国皮肤病研究学会年会,在医药界掀起热议。 2024年11月,泽立美通过国家药监局审批获准上市,审批过程仅耗时两年
创新药 2025-05-14 -
大脑“蓝斑”或是健康衰老与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检测的关键
一项在人口统计学特征多样的健康人群样本中的新发现表明,大脑“蓝斑”或是健康衰老与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检测的关键。 康奈尔大学 4月24日 康奈尔大学(Cornell
-
【洞察】中国第三方质控品市场高速增长 进口品牌占据大部分份额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诊断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及政策对体外诊断行业的支持加强,第三方质控品市场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我国第三方质控品市场需求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 质控品是指专门用于质量
-
打开百亿营收规模却难守利润,美年健康更要笃定“All in AI”了
好在还有“数据金矿”。 来源|医药研究社 体检龙头美年健康2024年财报终于出炉了。 不过,从核心指标来看,该公司的经营面不是很乐观。 据财报披露,2024年,美年
-
多数人错估了关税将对中国医药产业的影响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关税纷争,甚嚣尘上。 有关关税对中国医药产品的影响,市面上相关分析已经很多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今天主要想从另一个视角出发,聊聊鲜有投资者关注的暗面
-
中国创新药出海:机遇、挑战与未来展望
-01- 引言:中国制药行业的崛起与蜕变 过去20年,中国制药行业从“仿制跟随”向“创新驱动”转型,受益于海归科学家的技术回流、全球领先的STEM人才储备及政府政策扶持
-
中国ADC的泡沫正在破裂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若问过去两年中国医药产业最丰硕的果实是什么?ADC药物绝对堪称“顶尖”。 从2021年荣昌生物维迪西妥单抗
-
【洞察】国家政策支持 中国质子重离子治疗设备前景广阔
近年来,中国及全球范围内,肿瘤发病率逐渐攀升,发病群体逐渐年轻化,质子重离子治疗需求巨大,质子重离子治疗设备需求量也随之提升 质子重离子治疗设备即采用质子、重离子类粒子进行放射治疗的医疗设备。质子和重离子治疗设备的结构相同,主要由加速器系统、束流传输系统、治疗终端系统和治疗计划系统组成
-
中国创新药企Big Pharma之路:信达向东,百济向西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百济神州与信达生物,几乎有着相同的起点。在“创新药”概念尚不普及的2010年,百济神州与信达生物先后成立,共同聚焦于潜力无限的PD-1靶点
-
中国罕见病药物开发趋势
-01- 引言:从“无人问津”到“政策破冰” 美国是第一个根据1983年《孤儿药法案》实施开发治疗罕见病药物政策的国家,并且自那以来通过该途径批准了大多数药物
-
中国创新药告别临床数据“裸奔”时代
创新药终于要彻底告别,临床数据“裸奔”的时代了。 3月19日,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实施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系统性构建了覆盖创新药、改良药、首仿药、生物药及疫苗的分类保护框架
医疗 2025-03-24 -
十年破茧:中国创新药产业如何从「追赶者」进化为「领跑者」?
-01- 引言 清晨七点,一支装载着ADC抗癌新药的冷链运输车驶入广州生物岛。与此同时,波士顿的医药实验室里,科学家们正在解码一份来自苏州企业的双抗药物分子结构。这是中国创新药产业全
-
AI还不是平安健康的风口
文/老吴 这一两年中,人工智能技术掀起了新一轮浪潮,特别是大模型的涌现,让各行业再度迎来重大变革契机。从社交媒体到医疗健康,几乎所有领域都在讨论如何利用新技术去改造业务模式。 和其他行业相
-
两会热议的“生物医药”有多强?一文看懂中国产业突围战
文 | 白嘉嘉 “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中国企业生产的新药击败全世界最畅销的抗癌药。” 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任赵宏,在“委员通道&rd
生物医疗 2025-03-17 -
七年前的AI分诊到今天的医疗大模型开源,京东健康的一盘大棋
3 月 6 日,京东健康发布 2024 年全年业绩公告。全年总收入达到 581.60 亿元,年度盈利为 41.57 亿元,收入、净利润超出市场预期,尤其是2024年下半年,京东健康收入实现同比“双位数”的更快增长,展现良好势头
京东健康 2025-03-10 -
暴增270亿!阿里健康,估值“重构”
烧钱时代终结,互联网医疗正在走出寒冬。从规模为王到盈利为王,互联网医药的新周期已经开始。当下,谁能实现自主“造血”保证利润,谁就能拿到下一阶段的入场券。如果给未来几年互联网医疗一个关键词,我们认为是“估值修复”
-
高盛中国AI医疗指数里的新叙事
2025年,在现象级DeepSeek热潮的影响下,投资者看到了中国在AI各个领域取得的进展。 随着这股劲风吹向医药板块,AI医疗概念愈发火热。受此影响,在港股市场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中,医疗保健业今年以来涨幅超过20%
高盛中国 2025-02-26
最新活动更多 >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前沿洞察·2025中国新型储能应用蓝皮书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2025锂电市场格局及未来研判蓝皮书
-
7月30日预约参会>> OFweek 2025(第十六届)太阳能光伏产业大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30-8.1预约参观>> 2025WAIE-光伏储能应用大会暨展览会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