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产品、服务和支付方得失,中国医疗穿越过渡期

2019-04-08 09:36
动脉网
关注

但中短期看,医疗创新可能仍需要具备以下三个特征,为长期该板块的蓬勃发展做出布局:

第一,需要几个业务板块结合在一起来去做,里面有的板块能够带流量、带价值,有的板块提供变现通道。

第二,新的医疗创新如何带给相关参与者充足的动力和价值,单独依靠一个明星功能不太现实,可能需要几个板块协同起来给客户创造叠加的价值并产生更好的粘性。

第三,由于以上两点未来互联网医疗单独创业的机会可能会比较小,需要综合性的平台才能结合多平台的资源进入良性循环。

下面可以举一个例子,如果是一个有资源的互联网/医疗/保险公司来做,可能的一个想法:

1、以“医药电商B2B+B2C平台+药店”作为变现通道,以线上资源或宣传为该平台输送OTC、保健品、消费医疗的流量。

2、通过远程问诊的服务给医药电商倒流的处方。重点是搭建更多的场景使客户能够获得更好的价值,同时也能产生更多的处方。

场景1:互联网医院B2C诊疗复诊、慢性病患者;

场景2:线上咨询,导诊到线下合作医院;

场景3:线上咨询,线下在基层(也有可能是单位、药店)进行相应检查后,回到线上诊断,开处方;

场景4:患者通过雇主端、药店的远程端口进行咨询、诊断和取药。

场景5:线上搭建针对基层诊所的B2B和B2B2C的线上会诊/问诊平台,赋能基层医疗,同时基层处方可以走线上通道。

场景6:赋能医联体,帮助三甲医院建设线上平台,帮助其体系建立上下转诊、上下会诊的机制,中间形成的处方争取部分来到线上电商。

3、布局慢病管理、康复管理:由于场景1是主力,还可以考虑做慢性病管理方面的开发,开发的方向是直接针对医生端的慢性病管理系统,争取能产生临床验证,并纳入医保;如不行也可以得到医生的认可,并帮助推广,产生场景1更多的B2C患者。

4、线下布局上考虑药店的投资,几个原因:1)作为第一点中电商的O2O出口;2)药店自身在远程药师和远程诊疗的辅助下也发展为药诊店,可以作为第二点中B2B2C流量入口;3)药店自身未来面临着承接处方外流、连锁整合、支持分级诊疗的任务。

5、三项重要的支持,也是可以自己发展形成核心竞争力或寻求合作的:

1)电商B2C和O2O的配送速度都要大幅提升才能建立刚需。有物流资源的公司会更容易实现,要提升速度需要有更多的药品仓库,目前看起来B2C实现起来难度会比O2O大一些,因此O2O的快速配送还是有优势。

2)快捷检验如何实现?由于我们希望通过多场景的诊断带来处方,而线上要想实现诊断除了对于复诊、慢性病的患者外,最主要的是要能够实现检验,目前微医集团有在通过一个整合的便携检验设备来承担一部分比如—血压、血糖、尿检、皮肤观察、喉咙观察、心电图等,但血常规由于项目较多成为远程医疗发展面临的难题,未来有几个选项:第一,是继续加强便携即时检验设备的发展和应用;第二,更好的和第三方检验机构合作;第三,有机构承担快速在基层、药店甚至上门取标本,送第三方检验,并线上回传结果的工作。

3)电子病历体系的建设与联通,远程医疗的服务和体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子病历的应用,以及与医院端电子病历的联通。如果盈利点不在系统搭建本身,可以考虑开发免费的电子病历系统,争取能使更多的用户和医院纳入。

6、中长期可以考虑在为各地的医保机构搭建大数据分析系统、医保控费系统、反欺诈系统等,比如现在的国新健康、平安医保的工作。另外也可以布局在AI领域比如辅助诊疗,AI影像等方面的技术。有关智慧医院这一块的布局也是热点,可以考虑物联网这一角度的切入对于医院管理提质增效可能会有价值。

以上的例子是以互联网医疗结合线下创新的例子,目前国家虽在企业举办的互联网医院B2C方面在进行尝试,但以实体三甲及医联体组成的远程医疗体系相信仍是国家未来重点建设的板块,一旦后者建立,线上线下的联动、专家的资源、品牌的公信力都将比前者更有竞争力,而此时互联网企业在医联体远程医疗的布局下,获利的通道更多是信息系统的搭建与医药电商这两类辅助业务。

届时互联网医疗的主力军仍将继续由公立为主的体系输出。未来的远程医疗的核心应用仍然是在推进现有公立资源的分级诊疗更多。

长期看,在支付端形成更强势的议价能力后,整个医疗体系都会逐步回归医疗本质,从患者需求出发,体制会更加鼓励有性价比、有效果、能够从实质上管理疾病的各类产品,也包括创新的医疗服务项目,可能会有新的服务类型或医疗机构形式,特别是原来比较难以执行的慢病管理、健康管理类、心理精神类、护理康复类项目,创新的医疗器械(使用在治疗或筛查过程中,相对定制化、互动性的器械产品),创新的检查检验类产品等等。

对于各类项目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是:

第一是否有人买单?(医保、商保、雇主)

第二是否参与者都有动力?(患者、医院、医生、支付方、政府)

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选择了以政府主导供给的演化路线,在调整的过程中,行业表现出了“强势公立、弱势医保、产品附庸”的扭曲现状,整个体制和资源也是牢牢地控制在“政府监管部门—事业单位编制—医学院校—公立医院—医保”这些政府主导的参与主体中,释放给市场的空间非常有限。放眼未来,中国医疗行业仍旧是公认的蓝海,完善的空间仍然很大,有空间意味着有变化,有变化意味着有机遇。

自2009年新医改反反复复磨合出的三条分别针对“医药-医疗-医保”的趋势主线已经日渐清晰。如果说过去医疗的主旋律是“医药、设备、扩张”,那么未来十年的主旋律将会是“控制费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它们会带来新的空间,当中的空间有多少留给市场,多少是政府机构来完成还未可知。

长远来看,中国的医疗体系总体在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回归医疗本质的变化必然会让能够为参与者创造价值的创新获得实际的回报,另一方面,变化的展开也必然会让更加敏感的市场参与者把握住其中的机遇。曙光乍现,前途依然坎坷,而中国的医疗人又何曾畏惧过?

<上一页  1  2  3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医疗科技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