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互联网医疗 除了禁令以外还有进步

2015-04-30 10:11
来源: 与非网

  陈秋霖:不管技术手段如何进步,互联网医疗的本质跟线下医疗一样,是解除或缓解患者的病痛,维护和促进大众的健康。

  同时,不能带来更大的问题。互联网医疗首先给大家带来的是信息丰富,但这是双刃剑,信息鱼龙混杂的话,反而不利于患者和家属决策。其次是便捷,主要针对一些特定人群和特定疾病。最后,也有可能节约成本,通过信息互联互通,控制不必要的费用。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院长隗伏冰:在支付上,互联网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当第三方检验检查机构、药店与医疗机构的数据完全共享打通后,移动支付就会成为必要环节,移动支付的意义将会进一步显现。

  我们保健院正进一步完善患者移动与支付平台的功能,门诊部分增加“智能导诊”功能,比如在手机屏幕上模拟人体的腹部位置,选择“腹泻、腹痛”等症状,“智能导诊”会提示病人挂“消化科”。住院部分增加病人验单、检查结果、每日清单费用查询、住院押金和住院结算的功能,形成闭环管理。

  配套政策怎么跟上

  记者:目前发展互联网医疗,有哪些制约因素呢?

  陈秋霖:一是缺乏保证互联网医疗信息真实可靠的机制。互联网医疗信息虚假,造成的社会危害会更大。二是缺乏认定互联网医疗行为责任的机制。什么医生、什么互联网平台可以进行远程诊断?是互联网平台,还是远程诊断的医生承担责任?三是缺乏行业标准,线上诊断治疗也应有规范。四是缺乏医保的支撑,医保部门和保险公司是否有能力进行费用管控?

  陈登坤:网上看病,更大的问题还是信任度。目前病人相对信任的还是医院,所以我们先把这一块做起来,把现有医院互联网化。但像一些网上看病应用,其实是搭建了一个连接医患的全新平台,这就有一个建立信任的问题。

  田军章:一是看病的种类有限,这是由远程医疗的特性决定的。目前网络医院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慢性病复诊病人、常见病患者,“热门”疾病为上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女性周期性疾病等,其中不少患者在医院已有诊疗记录。而当医生认为患者需要进一步检查时,患者必须到医院。

  二是制度体制方面,诊疗前,医生的资质如何确保?诊疗后,万一发生了医疗纠纷,责任谁来承担?所以我们总体上还是要以实体医院作为线下的载体,事实上就是医院把自己的服务推上网。

  记者:对互联网医疗,政府如何既保护积极性,又引导好、管理好?

  陈登坤:首先是本着一个对待新生事物的态度,要有互联网思维,别一禁了之。之后是在具体做法上,建立更多的适用于互联网医疗的标准、规则,例如从业者准入资格等。

  陈秋霖:建议第一尽快研究相关法律法规,确定互联网医疗信息甄别监管机制、互联网医疗责任认定机制、互联网医疗适用范围和诊疗规范。第二,更多引导互联网医疗和传统医疗机构相结合,实现医疗的O2O模式,既发挥互联网医疗便捷的优势,在一定范围节约成本的优势,保障医疗质量。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医疗科技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