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造车新势力该如何突围,电咖张海亮推“天际”品牌与经销商抱团

2018-11-14 14:16
车智
关注

2018年11月13日,广州车展前夕,入主电咖一年多的张海亮,宣布推出高端出行科技品牌——天际,集纯电动汽车、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并推出了天际品牌的首款产品——豪华智能电动SUV ME7

在发布会期间,有媒体老师吐槽说,今天参加了两场一模一样的发布会,这稿子怎么写?解析一下,这里的一模一样,指的是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推电动化品牌或车型时的产品思路、品牌定位、产品卖点等极其类似。

我们可以看到使用的高频词汇:

容易感知的电动、豪华、科技、语音和人脸识别等人机交互、大屏互联、续航里程XXX公里(超越同行)等;

不容易感知的数字化开发平台、自动驾驶、操作系统、车载计算平台等。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出现产品思路、品牌定位、产品卖点都极度相似的情况下,决定胜出乃至决定生死的因素是什么呢?

1、趋同的供应商和发展方向

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除了电动化的路线尚存在争议外,智能化和网联化已经被业内公认,而智能网联的发展方向,必然是趋于使用类似的技术手段,包括大屏互联、语音交互、人脸识别、自动驾驶和云服务等。

以及使用趋同的硬件设备,包括驱动使用的电池、电机、电芯等,包括毫米波雷达、摄像头、激光雷达等传感器,以及自动驾驶使用的芯片、计算平台等硬件,这些硬件都是市面上可以找到的,同一类产品的供应商无非就是那么几家。

然后,无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的电动化品牌或者车型,根据自己产品的定位,定位高端的,就使用更好的产品,定位低端的,就使用差一点的产品,然后整合到一起。

在资金到位的情况下,例如一两百亿的资金,从市面上寻找合适的供应商,然后整合到一台车上,从硬件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难的如何掌握到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上述硬件产品决定产品质量的技术,包括软件控制硬件实现功能的技术。

这是汽车从功能车发展到智能车过程,必然使用到的技术手段和软硬件设备。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是一个完全新鲜的事物,当市面上所有的产品都是用类似的产品思路和品牌卖点的时候,问题来了,我,为什么要买这个品牌的车。

对于消费者来说,都是新品牌,可以感知的和不可感知的事情,一旦出现类似的情况下,这就很难抉择了,这时候,无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的新产品,胜负的天平在哪里?

这是所有推出电动智能网络新车型的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包括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

2、手机发展路径的经验

汽车从功能车向智能车迈进,正在走手机从功能机转向智能机的路子。在智能手机兴起的时候,也出现了一波热潮,包括乐视、小米、OPPO、VIVO、华为、大可乐、小辣椒、锤子等等。

很多造手机的团队,都是拿到钱后找方案公司出个方案,找个代工厂给代工就完事,然后说自己是自己的产品,这些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最终都消失了,包括网红罗永浩的锤子也行将就木。

现在,市场上真正活得好的手机厂商,中国市场有苹果、华为、OPPO、VIVO和小米,苹果不用说了,核心竞争力明显,生态体系完善。至于国内品牌,华为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海思芯片、OPPO的拍照定位和VIVO的音乐定位,小米的廉价定位。

实际上,手机发展到现在,硬件上的差别其实很小了,软件上差别,除了苹果的iOS系统,其他几家都是基于开源的安卓系统进行UI的定制化开发。中国品牌手机真正幸存到现在,并且获得很好的,都是拥有强大无比的渠道能力,包括曾经曾把线上电商模式引以为傲的小米,都不得不去铺线下店——小米之家。

锤子手机、魅族手机之死,除了产品能力外,还死在没有强大的渠道能力上,例如,锤子手机高度依赖于京东平台,京东回款占到其现金流六成以上。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现在的造车新势力,就类似前几年的造手机热潮。而汽车智能化的发展路径,也与手机智能化的发展路径极为类似。随着汽车智能化发展的阶段不断深入,必然会出现类似手机这样硬件趋同的环境。

3、渠道能力决定生死

届时,能决定造车新势力生死的,可能就是渠道能力了,也就是销售能力。现在汽车品牌中,真正拥有苹果般号召力的,就只有特斯拉一家公司,其他公司,谁能成为手机行业现在幸存的华为、OPPO、VIVO和小米呢?

目前,中国的汽车消费,还是一个强烈依赖渠道——4S店的模式,无论电商+新零售如何发展,汽车这个大宗消费,一定离不开渠道的,试乘试驾、维修保养,这些都是需要线下的渠道。

更重要的是,4S店模式代表的是类似手机的线下销售店渠道能力,虽然4S店模式也在演变,但是,无论怎么变,都离不开线下店。所以,我们看到很多造车新势力建各种体验店,如蔚来汽车的NIO House等体验中心。

按照“天际”的计划,也是要建设体验中心的,例如一线城市的“天际中心”将会是直营模式,其他城市的“天际中心”,可能会考虑非直营模式。这种玩法和其他新造车势力大同小异。

在传统的销售模式中,经销商能赚取的是汽车销售的差价和提供服务的收入,无法分享品牌成长的股权收益。在“天际”品牌母公司电咖,采取了与经销商股权捆绑的方式,引入经销商集团作为股东。

对于经销商集团来说,有了股权上的期望,在产品的销售和推广上,自然会更努力了,车卖好了,不仅可以赚到传统的收益,还可以分享股权增值的收益,当然了,股权投资也是有风险的。

4、好的产品是前提

有了销售渠道的合作,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高枕无忧,虽说好的销售不挑产品,但是,还是要抱着对用户负责的态度,毕竟汽车是大宗消费,并且事关生命安全。

对于电咖推出的“天际”品牌来说,设计和制造出一款好的产品,这是第一步,接下来就看如何与经销商集团,建立高效的销售渠道,这样才有利于产品的销售。

相信资金到位的情况下,造出一款好的产品,对于电咖来说,应该不成问题,如果这个都做不到,真的不用来造车了,这句话适用于所有的造车新势力,以及传统造车企业。

接下来就看产品竞争力,在供应商趋同、硬件趋同的情况下,如何打磨出控制硬件的软件,以及在人机交互以及系统界面的软件,还有背后的云服务能力。因为功能车是一个比功能机更复杂的产品,智能车是一个比智能机更复杂的产品。

坦白讲,现在的造车新势力,在造出好的产品这个方面,仍然任重道远。踢掉那些死在造车半路上的品牌,假设,剩下的品牌都能推出好的产品的时候,比拼的一定是渠道能力。推出“天际”品牌的电咖,采用与经销商集团进行股权合作的方式,可能是一个好的突破方向。

从这个角度看,许家印造车的路子值得学习,虽说现在与贾跃亭就FF的问题在角力,其豪甩145亿入股广汇集团真是一着好棋,先赚取现在传统汽车销售最后的利润,当推出新品牌的时候,也有了一个强有力的销售渠道网络支撑。或许,宝能、知合这些大财团,也在密谋入股经销商集团。

造车新势力争夺经销商集团,有可能重现阿里巴巴和腾讯争夺线下店的一幕,当然了,目前也只有恒大、宝能、知合这样的大财团玩得转这样的模式,其他的造车新势力,倒是可以学习电咖的模式,股权合作,还能融来企业现阶段发展急需的资金哦。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智能汽车网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