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禾多跌倒,无人吃饱

2024-03-15 13:43
C次元
关注

作者丨张之栋

责编丨崔力文

编辑丨别致

智驾行业的洗牌,比想象中的残酷。

禾多科技,名不见经传。

但如果说起广汽,那大家一定是耳熟能详。没错,禾多科技就是广汽“倾情投资”的一家自动驾驶公司。

从2021年开始,广汽集团便与禾多科技签订了深化合作协议,双方共同打造智能汽车的“灵魂”。

根据企查查显示,禾多科技的C1、C2、C3轮融资,均由广汽资本领投,广汽也已经累计投资禾多科技超过4亿元。

按道理说,这样一家背靠车企,又有一定技术在身的自动驾驶公司,不会这么快走到“穷途末路”。

但,现实就是那么意外。

诸多消息传来,背靠广汽的禾多科技,似乎已经走到了“悬崖边上”。

“实习生工资,拖了2个多月了。”

“管理层半年没拿工资,受不了的都走了。”

“第三、第四季度的班,都白加了?”

……

关于禾多科技,爆料的人不少。有号称是禾多科技“3号员工”的知情人士,也有禾多科技“讨薪困难”的实习生,然而不论顶着什么“帽子”,诸多信息所透露出来的东西,却出奇的一致——

禾多科技,遇到了大麻烦。

01

禾多科技,成为“弃子”?

2024年刚刚开始,汽车圈的价格战就激烈打响。但禾多科技这边,却不得不面对自己的冰火两重天。

消息称,2023年,Momenta与禾多科技竞争广汽项目,最终Momenta获胜,并在几个月时间内迅速完成项目需求适配。

恐怕没有人想到,本来背靠广汽“躺赢”的禾多科技,竟然没能中标,而是输给了一个“外来者”。进一步理解,广汽是否已经失去了耐心,想要迅速在智能化方面做出成绩?

禾多科技没能竞争过Momenta的原因,不难猜测:

其一,技术不达标,在量产落地上,禾多科技稍逊Momenta一筹;其二,价格不够便宜,价格战大背景下,广汽寻求更具性价比的方案;其三,广汽想要“倒逼”禾多科技成材……

事实上,智能驾驶行业的特殊性之一,便是极为依赖“车企爸爸”。尤其是经历过几次自动驾驶寒冬之后,投资人和产业都要求自动驾驶公司,拥有肉眼可见的“造血能力”。

而禾多科技痛失广汽合作,显然会受到很大影响。甚至屋漏偏逢连阴雨的是,就连禾多科技的高管,也“跳槽”了。

前些日子突然传来消息,禾多科技高级副总裁、合伙人蒋京芳确认离开禾多科技,而且带着奇瑞的量产项目,以及部分核心人员,加入到知行科技。

蒋京芳是谁?

在加入禾多科技之前,蒋京芳曾担任博世ADAS业务单元中国区负责人、高级副总裁,是自动驾驶领域赫赫有名的“铁娘子”。

据了解,在蒋京芳的带领下,博世ADAS业务单元中国区团队从20人发展到500多人,实现超过6倍的销售额增长。

业内人士评价称,蒋京芳带领团队创造的ADAS落地路线图,引领了中国ADAS的发展。

而到了禾多科技,蒋京芳更是发挥“铁娘子”的一贯作风,将不到10人的苏州团队,发展到如今上海、苏州近200人的量产闭环团队。

有知情人士称,正是因为蒋京芳,禾多科技才能够搭上广汽。

而在这里,我们不做过多揣测,禾多科技丢失广汽订单,是否与蒋京芳的“跳槽”有关,但值得一提的是,自动驾驶领域,确实十分依赖“人才”。

02

自动驾驶,没有捷径

禾多科技被“撬单”并非业界的独一份。而当各大车企的智能化deadline愈加临近,“外援模式”,也就更加利好像Momenta这样的智驾公司。

据《红色星际》爆料,即将登场的某新造车科技大厂正准备引入外部智驾供应商,因为该科技大厂自研的算法方案可能赶不上首款车发售的节点,所以急需“外援”。

是的,在智能化战争一触即发的现在,没有车企可以忍住“不慌” 。

今年2月份的时候,坊间突然传来消息,长城汽车旗下,沙龙项目将从欧拉脱离,并入魏牌。

据称,沙龙首款产品机甲龙,将以魏牌首款轿车的身份,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发布,并搭载Momenta智能驾驶方案,以及华为的智能座舱方案,定价在30W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长城汽车也有自家的智驾公司——毫末智行。

毫末智行的前身是长城汽车的智能驾驶前瞻部,2019年的时候,从长城汽车独立出来。目前,新摩卡、魏牌蓝山等车型,均有毫末智行的“赋能”。

所以,毫末智行也被“撬单”了?

如果“机甲龙引入Momenta”的消息为真,毫末智行是否会沦落到与禾多科技一样的境地?仰仗长城汽车的毫末智行,又该如何突破“囚徒困境”?

市场竞争不是“请客吃饭”,很显然,自动驾驶行业躺着要钱、赚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智能化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安全、能用、好用就是最朴素的功能需求。而从车企的角度出发,效率、性价比高、被消费者认可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多加平衡。

不出意外的话,最后的自动驾驶市场,仅会剩下几家强势的智驾公司和强势车企,互相内卷。而此时此刻,这场属于自动驾驶市场的淘汰赛,已然吹响了哨声。

自动驾驶,没有捷径。想要走通这条“不进则退”的荆棘之路,必然需要用尽全力的技术创新、寻求合作,甚至是打通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各个关节。

2024年初,大家的注意力似乎都被汽车市场上,愈演愈烈的价格战所吸引。殊不知,属于自动驾驶的战争,也已经悄然打响。芯片、算法、人才……各个环节,都在迎来变革节点。

此前曾经下过一个定论,自动驾驶企业的最终结果无外乎三条路:其一,默默支撑,直至默默死去;其二,被车企收购,皆大欢喜;其三,一路向前,走向成功。

第三条路的概率最小,第一条路概率最大。禾多科技的最终结果会是怎样?广汽会再次成为白衣骑士吗?

事到如今,其实所有的自动驾驶公司,都应该考虑一下后路了。

       原文标题 : 禾多跌倒,无人吃饱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智能汽车网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