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鲁力狮
-
行业竞争加剧,汽车芯片卷向高算力?
在政策框架逐步健全、技术体系持续迭代、消费端智能化诉求升级等多重驱动力作用下,国内外汽车芯片厂商也悄然间展开了一场算力军备赛。 2025年,随着政策法规陆续落地、技术迭代逐步成熟、用户智能化需求增加,国内主流车企基本都已经导入了L2级的组合驾驶辅助产品
-
赛力斯赴港IPO,张兴海不想当“躺赢王”
文:向善财经 当赛力斯公告将二次上市,冲击港股时,几乎在很多人看来,这就是一件板上钉钉的事。 毕竟,其在2024年带给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震撼,实在是太大了。 靠着华为的鼎力相助,靠着问界M9、
赛力斯 2025-05-15 -
Aptiv 2025年Q1财报:强执行力下的逆周期转型
芝能科技出品 2025年第一季度,Aptiv尽管面临全球汽车产量下滑、汇率不利和地区性客户波动等多重不利因素,仍以营收48.25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1.69美元创下历史同期新高。 在高通胀、潜在
-
-
从赛力斯财报说开去:好的品牌力永远是由用户度量的
近来,中国的造车赛道上,很是不平静。 对内而言,行业内卷正在加剧,短期行为增加,但真正的长期主义者却依旧有限。 对外而言,地缘风险加剧,热火的出海赛道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在这种情况下,车企只有不断坚持真正意义上的长期主义,苦练内功,才能应对内外双重的竞争压力
-
宝马发布全新电子电气架构,竞争力如何?
芝能智芯出品 宝马集团发布了全新一代智能电子电气架构,覆盖全动力系统和全细分车型,集成四台高性能计算平台——“超级大脑”,分别驱动车载娱乐、自动驾驶、驾驶动态控制及基础功能,算力较现款车型提升20倍以上
-
赛力斯,失去“华为独宠”后
文丨元知 过去几年,与华为深度合作、联合推出问界系列车型,让赛力斯迅速从市场“边缘”跻身“C位”。在华为所赋予的技术优势与营销红利加持下,问界从并不被看好的初代SF5,逐步扩展到M5、M7、M9等主力产品,业绩攀升,市值也曾飙涨
-
上汽放下身段,抄起了赛力斯作业
“ 数十年后,金凤凰与山麻雀殊途同归!上汽与华为合力推出“尚界”,既是“灵魂论” 破产后传统巨头的自救,也是中国汽车产业生态重构的缩影
-
“车位到车位”端到端智驾要取胜,纯堆算力和补数据其实并不够?
文/周雄飞没想到,智能驾驶行业的“风水轮流转”会来得如此快。去年下半年开始,随着特斯拉发布了BEV+Transformer和OCC占用网络等技术,一度成为了车企们追逐的热词。再到今年初,由于受到特斯拉的启发,端到端技术也逐渐成为了整个智驾行业的标配
-
从“拼马力”到“拼算力”,国产智驾芯片何时全面“上线”?
在汽车智能化的下半场,高阶智驾功能下沉成为行业“主旋律”。工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中国乘用车L2级新车渗透率55.7%,其中具备领航辅助驾驶功能的新车渗透率达到11.0%
-
“低空经济”凭什么代表新质生产力
作者 车行运 eVTOL是目前最容易落地的低空经济支柱产品 2023年9月,总书记考察调研黑龙江时,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是指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
奔驰与宝马合资公司发布,发力超充技术能崛起吗?
百年对手,如今牵手!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奔驰、宝马两家车企也在新能源汽车补能领域有了大动作。近日梅赛德斯-奔驰集团与宝马集团合资合作迎来最新进展,逸安启品牌正式在中国正式发布,标志着双方联手为中国市场打造的超充场站运营服务正式启动
-
输给新势力,赛力斯失去“华为溢价”
©读懂财经·消费组原创/出品 作者:杨扬 编辑:夏益军 华为“溢价”消失的标志是,赛力斯股价从遥遥领先变成拖油瓶。 在长周期(3年以上)的资本市场表现上,赛力斯与比亚迪双骑绝尘,都涨了五六倍,其它新势力涨跌不一
-
智驾进程发力?小鹏、蔚来端到端模型上车
编者语:「智驾最前沿」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C-0546,获取本文参考文档:小鹏、蔚来端到端模型上车,智驾拐点加速到来 pdf下载方式。 近年来,全球汽车行业正处于从传统燃油车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而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被视为这场变革的核心动力
-
果链龙头发力汽车链,立讯精密买下德国汽车零部件巨头
图片来源:Pixabay 9月14日,立讯精密(002475.SZ)发布公告称,为加快推进公司汽车业务全球化进程,提升公司汽车线束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综合竞争力,公司计划收购收购Leoni AG的5
-
-
马斯克力挺,特朗普如何影响中美电动市场
编译 | 杨玉科 编辑 | 葛帮宁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过去7年,美国针对中国商品征收的一系列关税不断升级,俨然已成为两个大国之间的一场技术战争
-
-
自动驾驶革命:解密端到端背后的数据、算力和AI奇迹
作者 |毫末智行数据智能科学家 贺翔编辑 |祥威最近,特斯拉FSD V12的发布引发了业界对端到端自动驾驶的热议,业界纷纷猜测FSD V12的强大能力是如何训练出来的。从马斯克的测试视频可以大致归纳一
-
“零重力座椅”开卷,只是噱头而已?
作者丨林登万 责编丨崔力文 编辑丨别致 车企代有“科技”出,各领风骚几个月。 不知不觉间,车企“卷”出了新的方向——零重力座椅概念
-
汽车元宇宙,从马力到算力的“狂飙”
电视剧《狂飙》火了,除了强哥、安欣、大嫂等角色和剧情外,剧中的不少细节也被网友们拿来调侃。有人说,2021年是剧中重要的时间线,但最能代表时代背景的新能源汽车却一辆都没出现,要知道,2021年可是新能源汽车的爆发之年
-
-
-
-
继续发力油车,丰田三大“豪车”来袭,会是下一个“诺基亚”?
原定6月份上市的丰田重磅新车——bZ4X,突然没有了消息。丰田方面的解释是,近期供应链方面出现不确定性,为了确保用户利益,推迟了价格发布,正制定一个更对消费者更友好的价格。不过,有媒体质疑是因为bZ4X存在技术缺陷而推迟上市,传闻bZ4X在严寒环境下无法充电
-
【行业深度】洞察2022:中国卡车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市场集中度、企业竞争力评价等)
卡车行业主要品牌:上汽集团(600104)、东风汽车(600006)、长安汽车(000625)、一汽解放(000800)、中国重汽(000951)、江淮汽车(600418)、长城汽车(601633)等
-
电装的电动化产品搭载于丰田“bZ4X”和斯巴鲁“Solterra”
电装开发出了延长续航里程、缩短充电时间、延长电池寿命等有助于提升电动汽车实用性的产品,用高效的能源管理切实提高电动汽车的实用性。这些产品将搭载于计划在2022年5月12日发售的新款丰田BEV“bZ4X”和2022年年中发布的SUBARU“Solterra”的汽车中
电装 2022-04-13 -
-
小鹏Q4财报虽好存隐忧,亏损换营收与品牌力是两大困扰
作为国内新造车势力,小鹏的财报自然备受瞩目。随着小鹏“成绩单”的交付,小鹏的市场表现也被清晰地摆上台面。3月28日晚,小鹏发布其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据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小鹏实现
-
Thilo Koslowski加入Arbe董事会,提升企业汽车科技创新影响力
新一代4D成像雷达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军企业Arbe Robotics Ltd.(纳斯达克股票代码:ARBE,以下称Arbe)近日宣布任命汽车和数字化技术领域知名人士Thilo Koslowski为公司董事会成员
汽车 2022-02-25 -
黑芝麻“造芯”:IP在左,大算力在右
叩开汽车智能新纪元大门作者 | 李 想编辑 | Jane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里,有一篇名为《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这个故事中,装着无数珍宝和金币的山洞门,只需念一句“芝麻,开门吧”咒语,就能将其打开
-
-
能链王阳:借力“两网一链”,革新交通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
12月2日-5日,以“拥抱数字变革 深化融合发展”为主题的2021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召开,数千名中国企业家在南海之滨激荡思想。作为论坛核心环节,2021中国“双碳”经济建设高峰对话同期举行,能链联合创
交通 2021-12-06 -
全新斯巴鲁BRZ上市,依然为快乐而生!
2021年12月2日,世界完全对称日,即数字左右完全对称20211202,正着读反着读都一样。在这样特别的日子里,有那么一个和“对称”互相成全的汽车品牌,对没错,就是以水平对置发动机技术闻名的斯巴鲁,正式发布上市了全新BRZ
-
打造智能座舱“能量基石”,亿咖通科技前瞻规划智能座舱算力模组
“新四化”浪潮下,汽车智能化和互联化进程加速,智能座舱作为汽车实现人机交互的重要载体,成为了整车厂、Tier 1、科技公司和第三方软件供应商争相布局的重点。伴随着不断涌现的创新座舱技术和车载应用,智能座舱软硬件的复杂化程度不断加深,传统车载信息娱乐域芯片已无法满足座舱的算力需求
亿咖通科技 2021-11-17 -
配套换电生态,解锁“无限续航”,远程星瀚H重构陆运生产力
11月8日,吉利旗下的新能源商用车品牌——远程汽车,发布了其全新一代新能源智能豪华重卡——远程星瀚H(Homtruck),新车计划于2024年正式上市,这意味着一个属于重卡的新时代拉开序幕。远程星瀚H
远程 2021-11-09 -
车规级、高性能、高集成,亿咖通科技推出E02智能座舱算力模组
在汽车行业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趋势下,智能座舱已成为车企打造差异化竞争、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要发力点。如何实现快速开发、节约研发成本、打造出功能丰富并具有竞争力的座舱产品,已经成为汽车产业链所面临的共同挑战
智能座舱 2021-10-18 -
英伟达芯片算力惊人!蔚来ET7专利图曝光:续航1000km
近日,有媒体曝光了一组蔚来ET7的专利图,新车是蔚来旗下首款轿车,已于年初NIO DAY上市,售价区间为44.8-52.6万元,预计首批新车最快在2022年第一季度开始陆续交付。新车是由蔚来ET Preview概念车延伸而来,整车的设计风格采用极简主义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