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IGBT芯片
-
关税大战,汽车芯片会涨价吗
作者 | 杨 璐编辑 | 沈天香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4月9日,美国“对等关税”落地生效,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上涨至104%。
-
追赶者到规则触碰者,地平线征程6P芯片能让大众智驾丝滑进化?
“幻想市场未来会自行改善,或认为消费者会愿意支付更高溢价,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面对国内独特且不可逆的汽车智能化大趋势,大众汽车中国CEO贝瑞德直言,过去CARIAD中国更注重项目执行,未来,CARIAD中国将成为一家全面的软件开发企业,在中国本土进行开发
-
一则招聘信息泄露了自研芯片行踪,奇瑞剑指何方?
导语 | Lead 国内车企自研智驾/座舱芯片行业正在兴起,现在这个阵营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成员——奇瑞汽车。为什么国内车企前赴后继、排除万难、投入重金研发智
-
智驾芯片竞争升级,黑芝麻智能如何应对蔚来、英伟达挑战
作者 |章涟漪编辑 | 邱锴俊“A1000从2020年推出之后经过五年,我们非常自豪地可以说,在中国传统自主品牌的乘用车上面,我们无论是从量产的车企,还是量产的车型,我们都排名第一。在全球出货的芯片里面排名第三,占有的市场份额超12%”
-
高通下一代移动芯片曝光,全新技术,强到离谱!
对国产手机来说,虽然大家都知道自研是降低对几家头部供应链依赖的唯一出路,也看到华为在自研方面做出成绩后,已经基本能做到自给自足,但说说容易,做起来可是要面临一大堆难以回避的问题,其中最难做
-
2024财报“三高”成绩亮眼,地平线成智驾平权密码
作者 |王凌方编辑 |章涟漪3月21日,地平线上市后首份财报发布,不出所料成绩十分亮眼。公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地平线全年营收23.84亿元,同比增长53.6%;毛利润18.41亿元,同比增长68.3%
-
区域控制器主控芯片如何选型?
芝能智芯出品智能化和电动化趋势的加速,汽车行业正在迎来一场深刻的电子电气架构(E/E架构)变革,区域控制器(ZCU)作为智能车控系统中的核心组件,正逐步成为各大车企研发的重点。芯驰科技E3系列芯片,特
区域控制器主控芯片 2025-02-19 -
【聚焦】智能汽车制造对安全芯片需求上升 利好汽车芯片安全加密行业发展
而汽车芯片安全加密是实现智能汽车信息安全防护的重要一环,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随着科技进步,汽车智能化发展成为趋势,车规级芯片成为汽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智能汽车依靠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进行信息传递,实现汽车控制,若受到攻击会导致严重安全问题
-
软件定义汽车将如何引发从芯片到架构的变革?
芝能智芯出品 汽车行业从机械硬件主导的“铁盒子”转向软件定义的计算平台。 ● 转型的核心在于重构汽车电子架构:打破传统分布式ECU的桎梏,转向集中式区域架构,并通过“软件先行、硬件适配”的模式加速创新
-
王炸芯片量产在即,车企却主动放弃英伟达
在国内媒体前不久爆出,英伟达下一代的AI旗舰芯片Thor大概率会跳票后,英伟达在近日的CES上,公布了Thor的更多细节。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宣布,Thor芯片目前已全面投入生产,其计算能力是上一代汽车硬件的 20 倍
-
从“拼马力”到“拼算力”,国产智驾芯片何时全面“上线”?
在汽车智能化的下半场,高阶智驾功能下沉成为行业“主旋律”。工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中国乘用车L2级新车渗透率55.7%,其中具备领航辅助驾驶功能的新车渗透率达到11.0%
-
四大协会齐发声,国产智驾芯片如何破局?
2024年12月2日,美国商务部将140家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同时扩大对高端半导体设备及芯片的出口管制,随后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多个行业协会发布声明:美国芯片产品不再安全、不再可靠,中国相关行业将不得不谨慎采购美国芯片
-
车企自研芯片的背后,巨额投入值不值?
科技浪潮风起云涌,小小的芯片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得到如此的重视。几乎所有的硬科技产品,都离不开优秀的芯片支撑。随着汽车行业的智能化向纵深演进,整车企业也开始重新审视车载芯片战略和供应模式。 近几年来,从供应紧缺到企业蜂拥布局,汽车芯片已然成为热门赛道
车企自研芯片 2024-12-02 -
-
自研芯片三国杀,头部智驾新战场,蔚小理谁强?
作者 | 肖恩 编辑 | 德新 在8月小鹏MONA M03的发布会上,何小鹏宣布自研的图灵芯片流片成功,这使其成为 继蔚来之后第二家正式公布自研智驾芯片的主机厂
-
智驾芯片第一股上市股价即跌,是不是预示着智驾的东风并非万能?
AI浪潮下的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迅速崛起,因此受益的自动驾驶企业数不胜数,前不久的萝卜快跑等就收获了一波结结实实的量价齐飞,股价也迎来新一轮的涨潮。原本应该是倍受市场期待、资本青睐的
-
与高通硬刚,英特尔拿出了怎样的座舱产品?
作者 | 章涟漪 编辑 | 邱锴俊 “英特尔正在将AI PC带到汽车上”。 今年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期间,英特尔宣布正式进军汽车市场,并发布了旗下的“第一代软件定义汽车SoC”芯片产品,首位客户为极氪
-
募资9.5亿元,国产智驾芯片“二哥”港股IPO
/// 成功登陆港股后,黑芝麻智能如何打好下一战。 作者:鹿白 编辑:肖莹 8月8日,自动驾驶计算芯片企业黑芝麻智能正式在港交所上市
-
扛起国产芯片的大旗?黑芝麻难越英伟达
逐梦遇上股市低潮,黑芝麻上市当日惨遭滑铁卢。 8月8日,号称“国产智能汽车驾驶芯片第一股”黑芝麻智能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令人意外的是上市当日即破发,股价从发行价的28港元一路下跌,最终收市股价仅剩20.45港元,跌幅高达26.96%
-
李斌和雷军投的芯片企业,IPO了
第一股不好当 ” 作者|王磊 刘雅杰 中国智驾芯片第一股来了。 8月8日,黑芝麻智能正式敲钟,港股市场也迎来一个极为稀缺的自动驾驶芯片领域投资标的。 发售价每股28港元,发行3700万股,集资近10.36亿港元,集资净额9.51亿港元
-
黑芝麻智能正式IPO,开盘破发33%,国产智驾芯片第一股不好当
“国产智能驾驶芯片第一股”,黑芝麻智能,今日(8月8日)在港股正式开盘。最终发售价格报28港元/股,贴着当初28-30.3港元发售价范围的门槛。总共发售3700万股,其中国
-
车企对齐智驾能力,芯片公司和服务器公司好日子来了
?2024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市场虽卷但依旧保持了增长态势。据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突破400万辆大关,达到411.1万辆,同比增长33.1%,其中吉利汽车、赛力斯汽车和奇瑞汽车同比增长更是超过100%
-
-
“无图时代”来临?放弃高精地图真有这么容易?
本文来源:智车科技 近期,关于“高精地图被弃用”的讨论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随着理想5.2 Beta AD的测试视频曝
-
半年怒查20名高管!5000亿央企持续断腕反腐
资产总额超5000亿的汽车巨头,如今正经历一场场反腐风暴。 据廉洁东风官微显示:近6个月以来,东风公司纪委共立案20件、处分5人、起诉接受审查12人,这在央企里反腐力度是史无前例的
-
高通智驾生意经:简单卖个硬件罢了
作者 | 褚万博 编辑 | 章涟漪 相比英伟达、地平线和Mobileye,高通在智驾圈子里长期是一个比较“神秘”的存在,传闻很多,但几乎不见落地。只是在2022
高通智驾 2024-05-28 -
融了170 亿,芯片独角兽流血IPO!
“芯”原创——NO.47一场血战?文 I 王艺可报道 I 芯潮 ICID I xinchaoIC图片来源 | Unsplash近日,港交所官网显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Horizon Robotics地平线(下称“地平线”)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高盛、摩根士丹利、中信建投为其联席保荐人
-
国产汽车芯片,不想当“备胎”
中国汽车产业崛起的过程,其实就是生态竞争的过程。 生态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它是由软件、硬件、供应链共同组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它理解为产业链自主可控,尤其是在新能源车时代下,生态的意义变得更加重要
-
-
-
成本高企、债务结构恶化与再融资承压,一嗨租车被列入负面观察
《港湾商业观察》施子夫12月15日,在线旅行平台飞猪发布《2023租车自驾游报告》显示,2023年国内租车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167%,较2019年增长超10倍,创下新纪录,双十一期间创造2023年年内单日预订峰值
-
-
-
华人运通再获中东土豪青睐,高合汽车破浪出海
来源:度哥2023年4月摄于上海车展华人运通汽车是什么吸金体质,一而再地吸引中东土豪。11月8日,有知情人士透露,沙特阿拉伯的主权财富基金正考虑向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华人运通投资至少2.5亿美元,而华人运通正是高合汽车的母公司
-
城市辅助导航的终局之争,高精地图不存在了?
本文来源:智车科技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革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汽车时,也更加倾向于购买带有智驾功能的车型,可以实现城市和高速点对点智驾功能辅助系统(NOA)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这也是越来越多车企着力发展的方向
-
一眨眼,智能座舱已来到“高通8550时代”
本文来源:智车科技 智能座舱,是智能电动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更好的座舱体验,也会成为左右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影响因素。 9月的高合展翼日上,高合汽车亮相了最新的高算力智能座舱平台。该平台最大的特点在于将实现高通QCS8550芯片在汽车行业的首发
-
目前中国汽车芯片发展情况如何?
?文章来源:智车引擎 “我们的产品想要更好的上车应用,要解决性价比的问题。” 9月22日,在2023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原诚寅这样说道
汽车芯片 2023-09-27 -
-
高合首家海外体验店落户慕尼黑:让欧洲人爱上中国造!
快科技9月7日消息,日前,我们从高合汽车官方获悉,旗下首家海外体验中心正式在德国慕尼黑开业。该体验中心位于慕尼黑机场候机大街的中心地带。 据悉,慕尼黑体验中心将集产品体验、品牌分享以及用户共创融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