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打开苹果造车的“宝葫芦”!并非颠覆!

2018-08-22 10:25
愉观车市
关注

苹果也许正在研发新的电池技术,但我认为苹果在近期不会临门一脚,像特斯拉那样跳进电动车的开发和生产之中。首先,电动车目前的销量不到汽车市场的1%,对苹果来说太边缘。

其次特斯拉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从商业的角度来看,特斯拉 远不能算是成功。

目前电动车的发展仍然困难重重。大众的认可度,社会交通系统的可行度,以及法律法规的限制都不利于电动车的发展。特斯拉的掌门已经明显地感觉到凭借一己之力很难突破目前电动车的困局,正处于焦虑重重中。

当媒体传出苹果要造电动车的时候,最高兴的可能就是特斯拉的掌门了。难怪他立即高声赞道;好啊好啊,十分欢迎苹果电动车!

但我看苹果考虑的首要问题是如何保证苹果这艘大船平稳发展。

除非苹果真有什么电动车方面的惊人发明,否则苹果不大会立即进入电动车的制造。

苹果到底要从哪里切入汽车产业?

苹果切入汽车产业的原点一定是建立在苹果几十年的技术积淀上面。很显然,苹果的技术专长在于非常精确地了解人们对产品的感知和体验,同时有自己的独特开发平台。

苹果应该在开发更人性化的人车交流界面以及更舒适的人车空间方面大作文章。所以我猜想苹果也许正致力于在CarPlay和iOS的基础之上,打造一个包括汽车外形和内饰(如仪表盘,座椅,方向盘等)一体化的集成系统,同时将人车交流方面的智能化做到极致,将其丰富的娱乐及其他生活内容的服务深植其中,以此打造一个真正的以车为载体的人和社会的一体化生态空间。

可以想像,这个系统或空间具有苹果一贯的简洁时尚风格。各种可能的人车感知系统,如语音,触摸,视觉可能由于苹果的介入而给人们带来许多惊喜的体验。同时,在外形方面,苹果也会加入像iPhone那样集时尚和实用为一体的苹果基因,兼有优美的曲线和硬朗的风格。夸张但不张扬, 前卫而又亲和。

我们不妨大致将汽车分为人可感知和人不可感知的两大部分。可感知的部分包括外形,内饰,操作(眼看、手触摸、耳听、身体感觉等)。其他为不可直接感知系统,如能源,动力传动,底盘、车身、电控等。我想,苹果可能正在专注于汽车可感知的部分的开发,打造一个有苹果特征的汽车生态空间。

这个空间远超出许多互联网公司所津津乐道的那张屏的范畴。一个具有苹果风格的汽车驾驶生态空间应该会在不远的将来会出现。如果在这个空间内还兼有增进汽车安全的功能,如通过方向盘触摸或声音的提醒等方式来防止疲劳走神等,则意义更大。

苹果空间怎样才能推出苹果车?

 一是如iPhone的生产模式——通过委外造车,贴上苹果标签即可。

但这个模式iPhone可以,汽车却行不通。 因为委外造车首先要有自己的开发和设计能力。那些汽车上非感知的部分极其复杂,感知和非感知之间的集成也非常难,远不是苹果能够胜任的。即使苹果排除万难有可能通过委外的方式造出苹果车而投放市场,它还要背负汽车产品投入市场的一切风险。比如,一旦由于安全问题出了事故,召回和罚款,以及对苹果声誉的损害都是苹果不能承受之轻。

第二个可能的模式是苹果将自己的设计开发的汽车生态系统授权给其他汽车公司,由这些汽车公司推出具有苹果风格的汽车。

这样就可能会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未来五花八门的车流之中,还滚动着一些通用苹果,福特苹果,甚至上海苹果,长安苹果也不是没有可能。当然苹果车也不是人人都爱,它只是对部分人有吸引力。

由此,苹果车的出现只是锦上添花,不会一招通吃,更不会颠覆传统汽车产业。

一个不小心,如果苹果车真的占有了10%以上的汽车市场,则苹果未来的营收就有了保障,当然也圆了老乔布斯的汽车梦。

所以我说, 苹果车的葫芦是个好葫芦,是个值得期待的葫芦。 这个葫芦里面的酒会喝醉一些汽车人,也会喝醒一些汽车人,奋起直追。

但,它不是一个神奇的宝葫芦,它不会超越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如果相信苹果车(仰或当今炙手可热的互联网)是颠覆汽车产业的宝葫芦的话,那一定会像那个小王堡,到头来想扔宝葫芦都扔不掉,最终在冷汗中惊醒,带着感叹回到现实;哎呀,还是脚踏实地的生活好!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智能汽车网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