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中国“自动驾驶”初创公司的2018:高光、外忧、内困和出路

2019-01-02 09:22
车智
关注

在即将过去的2018,中国的“自动驾驶”初创公司,是意气风发的一年,因为这一年,几笔巨额的融资相继宣布:

1、小马智行(Pony.ai)1月份1.12亿美元和7月份的1.02亿美元;

2、星行科技(Roadstar)5月份1.28亿美元的A轮融资;

3、初速度科技(Momenta)10月份宣布累计超2亿美元,总体估值超过10亿美元;

4、文远知行(WeRide.ai,前身景驰科技JingChi.ai)10月份的A轮融资,雷诺-日产-三菱联盟Alliance RNM战略投资,具体金额未披露,但此前累计融资0.57亿美元。

上述四家,基本囊括中国目前宣称从事L4级别自动驾驶的初创公司,并且得到了资本鼎力支持的初创公司,这四家公司,基本上就是自动驾驶初创公司的头部企业。

当然了,自动驾驶领域还有很多很多的公司,在做整车自动驾驶方案的还有专注商用车自动驾驶的图森未来、智加科技、赢彻科技,这三家企业相继获得路测牌照,当然了,测试的条件也极其苛刻。

此外,还有从事更为细分领域的自动驾驶初创公司,例如从事矿区、港口等封闭或者半封闭场景自动驾驶的踏歌智能、主线科技、西井科技等,从事清扫车自动驾驶的酷哇机器人等。

当然了,还有自动驾驶领域其他的公司,包括了驭势科技、纽励科技、清智科技,物流领域的智行者科技、行深智能,此外还包括了传感器的初创公司,如激光雷达的禾赛科技、雷神等,L3或者L2的禾多科技、Minieye等等。

除了已经公开的信息,下面就不点名哪家公司的具体问题了,基本上问题各家都有,或大或小,还是从行业的整体来感知、把握行业在2018年的发展,并且给出相应的建议。

1、高光

作为初创公司,高光的时刻不多,基本上最为公众关注的,就是宣布获得融资的时候,融资金额越大,越能吸引眼球,投资机构的江湖地位越高,越能被业界和合作伙伴认可。

在2018年,除了开篇提到的自动驾驶初创公司宣布融资的高光时刻,能够让人记住的高光时刻并不多,这不是否认这家公司,而是作为初创公司,真的还没有到产品高光的时刻,更何况是极其复杂的自动驾驶。

如果频繁看到一家公司的核心成员,在各大论坛上露脸,基本上可以判定这家公司到了需要融资的时候了,例如有媒体报道某家公司新入职的CMO为了融资,在下半年安排了创始人参加10来场论坛。当然了,也有公司的核心成员是被投资人逼出来露脸的,目的自然也不言而喻。

对于初创公司,最需要的不是高光时刻,而是需要专注于打磨自己的技术,初创公司在融资上的高光,虽然是投资人的认可,但还需要获得市场的认可,市场认可的前提是产品有足够的竞争力,

自动驾驶是极度烧钱的方向,恰好,自动驾驶也是对技术要求极高的方向,自动驾驶技术涉及到的感知、判断和控制,每个领域都需要极其专业的人才,甚至还能细分出更多的领域,如感知需要的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等等,此外还要融合,此外,感知之后的判断和控制,也不容易实现。这些真正做好了,才是真正的高光时刻。

初创公司做自动驾驶,有着极高的挑战,包括资金层面、技术层面和核心团队层面。资金层面,自然是融资困难;技术层面,自然就是技术突破和落地;核心团队层面,自然就是内斗了。

2、

自动驾驶外忧的问题,包括了资金层面、业务层面和法律风险。

资金层面这是总所周知,并且被行业认可的,现在就是资本寒冬。融到大钱的几家头部企业,以及融到不多的钱的企业,还有正在努力融钱的企业,都知道目前的融资环境。什么时候能改善,这个谁也说不准,现在能做的就是精打细算过好日子。

作为创业者,应该知进退。创业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个团队的事情,甚至还包括下游的供应商等等。所谓的知进退,就是要审时度势,根据自己的资金和融资环境,严格做好规划管理,并做好应急方案。

作为创业者,应该有责任。责任,除了家庭的责任,还要对团队负责、对供应商负责。所以,该收缩的时候就应该收缩,该裁员的时候就应该裁员,困难是每个公司都会遇到的情况,更何况创业公司。

业务层面的忧患,在于目前自动驾驶驾驶,L4级别基本上短时间内难以落地,既有自身技术原因,也有法律允许原因,这个时间会很漫长,甚至长到不是创业公司现在账面上的资金能支撑到的时间点。

所以,除了收缩裁员节流,还需要开源,不要抱着L4的级别不放,所以我们看到有号称打造自动驾驶大脑的公司,往Adas方向转,做Mobileye不愿意做的低价地图市场,这些都是为了活下去开源姿势。

法律风险,最著名的就是景驰科技王劲和百度的法律纠纷,每一个自动驾驶初创团队,能够获得资本青睐的原因,都是其曾经做过的事情,资本愿意提供资金看重的是其过往的经验,所有的创业都是过往经验的变现,正如天使投资都是过往人脉的变现一样。

但是,从离职到创业,从事的还是同一领域,还是很容易被前司所盯上,这个需要创业者和前司有一定的沟通,因为出来创业,最终还是要寻找合作伙伴的,前司或许是一个好的合作伙伴,我们也看到前司投资离职员工的案例。未来,也不排除并购的可能。

1  2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智能汽车网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