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DVR
-
地平线机器人历史机遇期:智驾升级,价值重构
文|董二千编辑|杨旭然黄浦江入海口,海风裹挟着智能驾驶的时代潮涌,吹向上海临港新片区。4月18日,在这个上海最早看到日出的地方,地平线举办了一场以“征程所向,远超想象”为主题的发布会。发布会开场时,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用地平线上日出东方,隐喻中国科技产业的欣欣向荣,而地平线正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
全新奥迪A6三厢版公布,能硬杠宝马5系和奔驰E级吗?
作为BBA三强中相对溢价能力较弱、同时对中国市场依赖程度最高的一个,奥迪在新车型上的开发,非常重视中国市场的需求,因此奥迪的主力车型总是会在国内引起非常大范围的关注度。 而目前受关注度最高的,莫过于奥迪的新A5L,以及即将登陆国内的全新A6了
-
买车看智驾,「自华魔」三分车市
作者 |张马也编辑 |德新智能驾驶市场,已从早期的技术试水,进入规模化商用阶段。据佐思汽研统计,2024年城市NOA实现爆发式增长,20 - 25万元价格区间内的车型,城市NOA渗透率实现了「从个位数到两位数」的增长,在10月达到了24.7%
-
地平线智驾方案软硬结合,大众、保时捷的合作纷至沓来
芝能智芯出品 北京地平线机器人公司(Horizon Robotics)与大众汽车(已官宣)和保时捷(待官宣)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领域的合作日益深化,Horizon Superdrive(HSD)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
Pix独家丨保时捷中国的智能驾驶,交给地平线了
去年 11 月,保时捷高层透露,有意在电池、ADAS、互联、娱乐系统这几大方向上与合适的中国本土供应商合作。如今,保时捷已经确定了高级辅助驾驶(ADAS)的一些合作方。文|鲁彦博编辑|冒诗阳汽车像素(ID:autopix)原创我们独家了解到,保时捷已经与地平线在智能驾驶的研发上展开合作
-
汽车圈生死时速倒计时,阿维塔跨过2万"生死线"有戏?
汽车圈生死时速仍在持续加快。 站在2025年,中国车市正在经历“冰火两重天”: 新势力中,理想、小米、鸿蒙智行、零跑等头部新势力持续领跑,理想去年销量突破50万辆大关;而长
-
追赶者到规则触碰者,地平线征程6P芯片能让大众智驾丝滑进化?
“幻想市场未来会自行改善,或认为消费者会愿意支付更高溢价,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面对国内独特且不可逆的汽车智能化大趋势,大众汽车中国CEO贝瑞德直言,过去CARIAD中国更注重项目执行,未来,CARIAD中国将成为一家全面的软件开发企业,在中国本土进行开发
-
全民智驾,三问地平线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文 / 七公来源 / 节点财经如同苹果重塑手机、微软革新PC一样,智能驾驶也正在改变人类的出行方式。沿着潮水的方向,大量技术精英和资本大鳄蜂拥而入,导致赛道的博弈异常激烈、残酷,能稳坐牌桌者,更是寥寥无几 商业 2025-04-03 -
地平线:智驾行业快速收敛,迎来拐点
芝能智芯出品中国汽车行业智能化转型的下半场,“智驾平权” 成为核心发展主题。众多车企纷纷发力,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安、广汽等车企相继推出智驾解决方案,全力推动 “全民智驾” 时代的来临。●这次余凯博士在百人会2025年主要是两个核心观点:◎智能驾驶作为智能汽车的 “基带”,已迎来价值拐点
-
三条人命,给全民智驾泼了三盆冷水
导语 Introduction 小米SU7高速事故的悲剧,意味着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必然道路,并非一条坦途。 “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 《旧约·诗篇五十一》里,大卫王如是喟叹
-
2024财报“三高”成绩亮眼,地平线成智驾平权密码
作者 |王凌方编辑 |章涟漪3月21日,地平线上市后首份财报发布,不出所料成绩十分亮眼。公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地平线全年营收23.84亿元,同比增长53.6%;毛利润18.41亿元,同比增长68.3%
-
透视地平线2024财报:业绩高增长,智驾平权的“幕后推手”
2025年,智能驾驶行业迎来“智驾平权”的关键转折点。上一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000万辆,L2 及以上智驾渗透率超过 55%,今年高阶智驾开始向10万元价位的车型普及。智驾市场高速发展,背后的幕后功臣也迎来了收获期
-
小马智行营收三连涨“全球Robotaxi第一股”何去何从?
来源 | 美股研究社 自2024年11月27日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成为“全球Robotaxi第一股”后,小马智行发了新历史阶段的首份业绩报。 财报显示,公司营收连续三年保
-
-
马自达经典车型停产,新能源加速内卷,智驾成生死线?
撰稿 | 何威 来源 | 贝多财经 传统燃油车的溃败,来得比很多人想象的都要快。 近日,马自达宣布,经典车型马自达6全球停产。曾以“弯道之王”名号风靡中国市场的运动轿车,在历经23年、三代车型更迭后正式退场
-
触摸千亿市值,智驾新贵地平线机器人
进入2025年,智能驾驶开始成为新能源汽车新一轮竞争的核心焦点,叠加deepseek的广泛影响,智驾龙头地平线机器人在进入新年后股价爆发翻倍,市值触摸1000亿港元。去年10月地平线机器人的发行价就不便宜,约25倍PS,而今PS更是冲到40倍以上
-
再等等,今年有5款电混轿车要上,都是一线大厂
20万价位B-C级轿车市场一直是有着相对稳定的消费群体,并由此造就了大众帕萨特/迈腾、丰田凯美瑞、本田雅阁等众多油车时代的明星车型,而在如今的新能源时代,以比亚迪汉、小米SU7为代表的国产电车也逐渐占领主流市场
轿车 2025-01-26 -
2024年新能源客车终端销量大增58%,宇通、中车电动、海格位列前三
电车汇依据最新终端销量统计显示,2024年全年新能源客车累计销量49576辆,同比增长58%,尤其是12月单月销量就达到了19794辆,同比增长223%,是自2019年来销量最高的月份。 202
-
日产、本田、三菱酝酿重组,汽车产业竞争格局迎来洗牌?
前言: 昔日,[两田一产]象征着日本汽车产业的巅峰辉煌,日本的燃油车行业曾为国家GDP贡献了高达60%的份额。 然而,在全球汽车产业中,美国的特斯拉和中国的电动汽车企业正在挑战传统大型企业,无论是在技术还是在参与者方面,汽车产业正经历着历史性的结构转型
-
2025智驾淘汰赛:高阶争夺技术话语权,中阶成销量生命线
作者 |王博 编辑 |德新 2025年的元旦还未到来,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自主品牌车企已经扣响了新年车市的发令枪。 上周HiEV报道了比亚迪大举进军中阶智驾量产的消息。在最近一个批次中,其定点了约20款车型,包含J6E、J6M、OrinN等多个平台,意在实现10万元以上车型标配中阶智驾
-
听说,中国车市只有三条“护城河”
导语 Introduction 比亚迪的规模效应,华为的智能化,小米的营销。 作者丨崔力文 责编丨崔力文 编辑丨王 越 此刻,2024年已经临近尾声。 如果要用几个词形容即将过去这365天的中国车市,我给出的答案俨然集中在:颠覆与魔幻
-
线控底盘如何让自动驾驶加速奔跑?
线控底盘技术是智能驾驶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电子信号取代传统的机械传动,实现车辆动力、转向、制动、悬架及换挡等功能的精准控制。它不仅是实现L3及以上自动驾驶的关键,也是推动智能化汽车快速发展的技术基石
-
燃油车年检新增OBD检测?三次不过强制报废?原来真相是这样的!
近日,在网络上出现了不少关于汽车年检新规的视频,部分自媒体声称,“车辆年检年限有所调整”、“年检标准趋严”、“燃油车将增加OBD检测项目”、“老旧车辆可能面临强制报废”等,这些话题迅速在网络上发酵
-
辗转三年,上汽还是搭上了华为
继赛力斯、阿维塔、北汽、奇瑞等车企之后,华为的“汽车朋友圈”或将再次迎来新朋友——上汽集团。 近日,有多位接近上汽集团的消息人士向媒体透露:&ldqu
-
蔚来汽车和李斌的“围城”:三季度再亏50亿元,盈利时间两度后延
近日,蔚来汽车(NYSE:NIO、HK:09866,下同“蔚来”)公布了截至9月30日的业绩财报。2024年第三季度,蔚来的单季交付量创历史新高,整车毛利率持续提升,并实现了正向的自由现金流
-
智界S7即将第三次上市 真干不过小米SU7?
全媒体矩阵分发 汽车数码全产业链 届时,智界S7将会迎来第三次发布,不得不佩服余承东“屡败屡战”的精神,但也必须看到一个客观现实,小米SU7已经在中大型纯电轿车市场建立了遥遥领先的地位
-
从产品和投资角度 - 浅谈智能汽车线控制动的底层逻辑
关于线控制动概念的科普型和研究型文章有很多,本文旨在以一个一级市场从业者的视角浅谈近5年来线控制动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而掀起的一级市场投资热潮的原因。 本文将不过多解释名词及技术原理性的东西,仅仅剖析线控制动发展的驱动力及可能的投资以及产品逻辑
智能汽车线控制动 2024-11-20 -
从小米三季报来看,雷军的工厂没有白躺
自从开始写这个公众号开始,就没有错过小米的财报,每次它哔哔完,我就要哔哔几句。 今年二季度财报发布的时候,雷军激动地在表示:“这是小米历史上最出色的季报”。今天发布的三季度财报,和上次一样,依然是有史以来最出色的季报
-
曹操出行三年半亏77.7亿,5万“无证”司机面临被罚风险
全媒体矩阵分发 汽车数码全产业链 曹操出行何时能扭亏,越来越多的司机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都是公司当前面临的问题,前者考验投资者的忍受力,后者则是为公司合规性埋下隐患。 撰文 / 程睿 出品 / 杰车科技 背靠吉利集团,曹操出行或成李书福旗下第十家上市公司
-
小马智行IPO在即,估值突破600亿大关,但三年亏损23亿成隐忧
在特斯拉的Robotaxi风靡全球之后,国内的自动驾驶领域也迎来了新的热潮,小马智行(Pony.ai)便是这股浪潮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公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公司已经完成了7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1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86亿元),其估值更是已经突破8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600亿元)
-
背靠吉利集团,三年半亏损近80亿,曹操出行IPO之路“道阻且长”
图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11月7日讯(记者 翟智超)继如祺出行(09680.HK)、嘀嗒出行(02559.HK)成功登陆港股后,吉利集团旗下曹操出行有限公司(下称“曹操出行”)也将备战港股IPO
-
立讯精密:三季报毛利率创新低,押注汽车线束前途待考
近日,“果链一哥”立讯精密(002475.SZ)发布了2024年三季报,公司交出了一份营利双增的成绩单。证券之星注意到,公司靓丽业绩背后仍然暗藏诸多隐患。随着业绩的增长,公司的存货以及资产负债率均有所攀升,而在产品利润端上,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出现下滑,且创上市后同期新低
-
-
线控底盘,自动驾驶时代的基石?
线控底盘(X-by-wire)作为自动驾驶技术的核心支撑技术,正逐步改变着汽车工业的技术框架和市场格局。本文深入探讨了线控底盘的定义及其在自动驾驶中的关键作用,分析了当前技术的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并结合市场发展趋势和政策支持,展望了未来技术的应用前景
-
676亿地平线港股上市,要与英伟达、华为抢市场
文/Leon 编辑/侯煜 中国自动驾驶行业收入最高的“独角兽”终于上市了。 10月24日,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公司地平线机器人(以下简称地平线),结束
-
地平线港交所上市,智驾行业迎来新风口了吗?
2024年10月24日,国内领先的智能驾驶企业地平线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引发了业界的高度关注。作为国内专注于高级辅助驾驶(ADAS)和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科技公司,地平线凭借其自主研发的车规级AI芯片及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成为推动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
-
2024Robotaxi赛道全球最活跃车企:广汽集团连投三家中国头部
北京时间10月22日,滴滴自动驾驶宣布,完成广汽集团领投、滴滴参与的C轮2.98亿美元融资,据介绍,资金将会用于首款Robotaxi的量产落地。 这里的首款Robotaxi,指的是,滴滴自动驾驶与广汽埃安在2024年4月成立的合资公司安滴科技,计划在2025年推出的首款量产L4车型
-
获多巨头“押注”,地平线“跛脚”闯关IPO
图片来源:度哥 2024年4月摄于北京车展 火爆的智能驾驶赛道上,又要跑出一家上市企业了。 10月22日消息,专注于提供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智驾科技公司——地平线计划在香港IPO,筹资6.96亿美元
-
-
SiC、Chiplet、RISC-V,汽车半导体发展的三大动力
本文由半导体产业纵横(ID:ICVIEWS)综合 到2027年,汽车半导体整体规模将超过792亿美金。 应对汽车电子系统日益复杂的需求,新的技术趋势正在不断涌现,其中SiC(碳化硅)、Chiplet(芯粒)和RISC-V(开源架构)因其各自的优势,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