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机器人
-
大众ID.2改名Polo就有人买?电动化打情怀牌没有用
导语 Introduction 再精妙的命名策略,也需强大的产品力作为支撑。 ID.系列作为大众集团推出的全新电动汽车系列,标志着大众电动化转型迈出重要一步。自2019年首款车型ID.3亮相
-
纯视觉自动驾驶如何理解路边画报上的人?
之前看到过一个非常有趣的新闻,那就是贴有董明珠海报的公交车经过十字路口时,被“行人闯红灯曝光台”识别到,并误以为董明珠闯红灯了。看似一个茶余饭后闲聊的话题,对于自动驾驶行业来说,其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
地平线机器人历史机遇期:智驾升级,价值重构
文|董二千编辑|杨旭然黄浦江入海口,海风裹挟着智能驾驶的时代潮涌,吹向上海临港新片区。4月18日,在这个上海最早看到日出的地方,地平线举办了一场以“征程所向,远超想象”为主题的发布会。发布会开场时,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用地平线上日出东方,隐喻中国科技产业的欣欣向荣,而地平线正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
地平线智驾方案软硬结合,大众、保时捷的合作纷至沓来
芝能智芯出品 北京地平线机器人公司(Horizon Robotics)与大众汽车(已官宣)和保时捷(待官宣)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领域的合作日益深化,Horizon Superdrive(HSD)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
Pix独家丨保时捷中国的智能驾驶,交给地平线了
去年 11 月,保时捷高层透露,有意在电池、ADAS、互联、娱乐系统这几大方向上与合适的中国本土供应商合作。如今,保时捷已经确定了高级辅助驾驶(ADAS)的一些合作方。文|鲁彦博编辑|冒诗阳汽车像素(ID:autopix)原创我们独家了解到,保时捷已经与地平线在智能驾驶的研发上展开合作
-
汽车圈生死时速倒计时,阿维塔跨过2万"生死线"有戏?
汽车圈生死时速仍在持续加快。 站在2025年,中国车市正在经历“冰火两重天”: 新势力中,理想、小米、鸿蒙智行、零跑等头部新势力持续领跑,理想去年销量突破50万辆大关;而长
-
追赶者到规则触碰者,地平线征程6P芯片能让大众智驾丝滑进化?
“幻想市场未来会自行改善,或认为消费者会愿意支付更高溢价,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面对国内独特且不可逆的汽车智能化大趋势,大众汽车中国CEO贝瑞德直言,过去CARIAD中国更注重项目执行,未来,CARIAD中国将成为一家全面的软件开发企业,在中国本土进行开发
-
中国汽车发展顶层设计思路 - 万钢主席2025百人会核心内容总结
万钢是中国电动汽车战略的重要奠基人和长期推动者,其身份与影响力体现在:原科技部部长2007-2018年,科技部任内大力推动“863电动汽车专项”、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全国政协副主席
-
全民智驾,三问地平线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文 / 七公来源 / 节点财经如同苹果重塑手机、微软革新PC一样,智能驾驶也正在改变人类的出行方式。沿着潮水的方向,大量技术精英和资本大鳄蜂拥而入,导致赛道的博弈异常激烈、残酷,能稳坐牌桌者,更是寥寥无几 商业 2025-04-03 -
地平线:智驾行业快速收敛,迎来拐点
芝能智芯出品中国汽车行业智能化转型的下半场,“智驾平权” 成为核心发展主题。众多车企纷纷发力,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安、广汽等车企相继推出智驾解决方案,全力推动 “全民智驾” 时代的来临。●这次余凯博士在百人会2025年主要是两个核心观点:◎智能驾驶作为智能汽车的 “基带”,已迎来价值拐点
-
一文看懂2025汽车百人会国际论坛:中国汽车出海,外资在华如何发展
今年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年首日的议程是1场国际论坛、1场理事研讨会,以及3场主题论坛,分别是车路云一体化发展论坛、商用车可持续发展论坛、增程式电动汽车发展论坛。本次国际论坛处于最重要的位置,可见中国汽车出海,国际化,以及外资在华的发展,在这个时间段显得如此重要
-
又一款经典落幕,曾是一代年轻人的“梦中情车”
燃油车时代的经典,正在一一落幕 2分28秒,这是马自达6曾经在北京金港赛道创下的单圈纪录。在当时,这一成绩甚至比同场测试的宝马3系快3秒。那一年,被誉为“东瀛宝马”的马自达6,在赛道上赢了宝马
-
2024财报“三高”成绩亮眼,地平线成智驾平权密码
作者 |王凌方编辑 |章涟漪3月21日,地平线上市后首份财报发布,不出所料成绩十分亮眼。公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地平线全年营收23.84亿元,同比增长53.6%;毛利润18.41亿元,同比增长68.3%
-
透视地平线2024财报:业绩高增长,智驾平权的“幕后推手”
2025年,智能驾驶行业迎来“智驾平权”的关键转折点。上一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000万辆,L2 及以上智驾渗透率超过 55%,今年高阶智驾开始向10万元价位的车型普及。智驾市场高速发展,背后的幕后功臣也迎来了收获期
-
FSD争议不断,焕新Model Y涨价来袭,还有人买账吗?
近日,特斯拉中国官网悄然更新,Model Y长续航全轮驱动版的售价上涨了1万元,最新起售价为31.35万元。这一消息迅速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作为全球电动车领域的领头羊,特斯拉的每一次价格调整都牵动着消费者的神经
-
马自达经典车型停产,新能源加速内卷,智驾成生死线?
撰稿 | 何威 来源 | 贝多财经 传统燃油车的溃败,来得比很多人想象的都要快。 近日,马自达宣布,经典车型马自达6全球停产。曾以“弯道之王”名号风靡中国市场的运动轿车,在历经23年、三代车型更迭后正式退场
-
触摸千亿市值,智驾新贵地平线机器人
进入2025年,智能驾驶开始成为新能源汽车新一轮竞争的核心焦点,叠加deepseek的广泛影响,智驾龙头地平线机器人在进入新年后股价爆发翻倍,市值触摸1000亿港元。去年10月地平线机器人的发行价就不便宜,约25倍PS,而今PS更是冲到40倍以上
-
6.4万买FSD,勇敢的人先吃罚单
"马斯克此前就曾表示,FSD 在中国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是公交专用道,中国公交车道大多都有专属使用时间,一旦在错误的时间驶入,就有可能收到罚单。作者丨铁手编辑丨坚果封面来源丨Unsplash"就在一周前,外媒还在报道,称特斯拉全自动驾驶(FSD)的入华计划可能会被再度推迟
-
再等等,今年有5款电混轿车要上,都是一线大厂
20万价位B-C级轿车市场一直是有着相对稳定的消费群体,并由此造就了大众帕萨特/迈腾、丰田凯美瑞、本田雅阁等众多油车时代的明星车型,而在如今的新能源时代,以比亚迪汉、小米SU7为代表的国产电车也逐渐占领主流市场
轿车 2025-01-26 -
吉利、比亚迪、蔚小理……背后竟然站着同一群人!
中国人应该争口气。 文 | 华商韬略 站在底特律的大街上,张志刚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在那来回穿梭的汽车洪流里,竟然找不到一点中国制造的影子,他的心里不服输:中国人应该争口气
-
2024年欧洲汽车裁员超15000人 2025年才是真正的苦日子
2024年或是欧洲汽车行业最近几年少有的困境时期。 四股力量叠加在一起,欧洲汽车雪上加霜。 一是受欧盟推动纯电动汽车振兴政策的影响,欧洲各大车企大规模投资更新和改造工厂,短期内都是大手笔投资,但却不能快速见效
-
2025智驾淘汰赛:高阶争夺技术话语权,中阶成销量生命线
作者 |王博 编辑 |德新 2025年的元旦还未到来,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自主品牌车企已经扣响了新年车市的发令枪。 上周HiEV报道了比亚迪大举进军中阶智驾量产的消息。在最近一个批次中,其定点了约20款车型,包含J6E、J6M、OrinN等多个平台,意在实现10万元以上车型标配中阶智驾
-
iCAR V23退定风波能否说明,靠颜值噱头iCAR吸引不了年轻人?
iCAR是奇瑞汽车推出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或者说是奇瑞汽车旗下的造车新势力品牌。在车型定位上,主要是针对年轻消费群体造个性化的纯电动车。 首款车型iCAR 03是在今年2月正式上市的,起售价10.98万元,定位是紧凑级纯电动SUV
-
线控底盘如何让自动驾驶加速奔跑?
线控底盘技术是智能驾驶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电子信号取代传统的机械传动,实现车辆动力、转向、制动、悬架及换挡等功能的精准控制。它不仅是实现L3及以上自动驾驶的关键,也是推动智能化汽车快速发展的技术基石
-
突发!通用放弃Robotaxi,700亿打水漂,Cruise创始人:一群笨蛋
L4明星一夜消失 ” 作者|王磊 刘雅杰 编辑|秦章勇 曾经的Robotaxi明星企业,要没了。 通用汽车刚刚宣布,将调整自动驾驶战略,不再资助Cruise无人出租车(Robotaxi)的开发工作
-
年轻人第一台“法拉米”造型曝光 ,最大的糟点居然是这
“二流的产品,一流的营销”。这个评价虽然难掩当今一些人的嫉妒之情,却反映了此时小米汽车,在营销尤其是流量打造上是多么出色和成功,并为每一台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声浪。 就在12月9日的一天,小米首款SUV官图发布以后,微博10个热搜中,关于小米YU7的话题有5个
-
“汽车机器人”概念,带不动极越
裁员风波下,极越用力过猛的营销补课,似乎无奈促成了如今的黑红体质,品牌形象与背后的两位巨头多少有些反差。 @科技新知 原创 作者丨茯神 编辑丨蕨影 百度赋予灵魂,吉利打造躯体,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极越汽车,再一次驶入负面信息的迷雾
-
未能如期敲钟,小马智行:投资人认购热情空前高涨
作者 | 章涟漪 编辑 | 邱锴俊 小马智行未能如期敲钟,原因竟然是投资人太过于热情。 11月20日,小马智行更新招股书显示,因投资者对小马智行IPO的认购热情空前高涨,公司扩大了IPO规模,从原计划的1500万股ADS扩至2000万股ADS,增幅达33.3%
-
从产品和投资角度 - 浅谈智能汽车线控制动的底层逻辑
关于线控制动概念的科普型和研究型文章有很多,本文旨在以一个一级市场从业者的视角浅谈近5年来线控制动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而掀起的一级市场投资热潮的原因。 本文将不过多解释名词及技术原理性的东西,仅仅剖析线控制动发展的驱动力及可能的投资以及产品逻辑
智能汽车线控制动 2024-11-20 -
Tier 1寒潮来了!博世裁7000人,舍弗勒裁4700人,米其林还要关俩厂
完不成年度KPI”作者|王磊 刘雅杰大众欧洲关厂的消息还没消停,当地供应商巨头又要裁员了。不到三天,博世、舍弗勒、米其林3家Tier 1大厂接连宣布大裁员,德国和法国办公地成了重灾区。博世打算裁掉70
-
立讯精密:三季报毛利率创新低,押注汽车线束前途待考
近日,“果链一哥”立讯精密(002475.SZ)发布了2024年三季报,公司交出了一份营利双增的成绩单。证券之星注意到,公司靓丽业绩背后仍然暗藏诸多隐患。随着业绩的增长,公司的存货以及资产负债率均有所攀升,而在产品利润端上,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出现下滑,且创上市后同期新低
-
-
线控底盘,自动驾驶时代的基石?
线控底盘(X-by-wire)作为自动驾驶技术的核心支撑技术,正逐步改变着汽车工业的技术框架和市场格局。本文深入探讨了线控底盘的定义及其在自动驾驶中的关键作用,分析了当前技术的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并结合市场发展趋势和政策支持,展望了未来技术的应用前景
-
有人弃之如敝履,有人拾之如珠玉—深度刨析底盘减配的背后
TEAM 作者:大众侃车 贺俊超 排版:芋泥麻薯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千城数智(效果营销智能机构)出品 1886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在一辆三轮车的车架上装上一台785CC排量的二冲程汽油发动机,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戴姆勒一号
-
676亿地平线港股上市,要与英伟达、华为抢市场
文/Leon 编辑/侯煜 中国自动驾驶行业收入最高的“独角兽”终于上市了。 10月24日,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公司地平线机器人(以下简称地平线),结束
-
地平线上市首日大涨,市值超510亿元
本文由半导体产业纵横(ID:ICVIEWS)综合 智驾芯片龙头还需解决亏损问题。 今日,地平线在港交所挂牌交易,发售定价3.99港元(约3.66元),开盘价5.12港元(约4.7元)上市即上涨
-
地平线港交所上市,智驾行业迎来新风口了吗?
2024年10月24日,国内领先的智能驾驶企业地平线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引发了业界的高度关注。作为国内专注于高级辅助驾驶(ADAS)和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科技公司,地平线凭借其自主研发的车规级AI芯片及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成为推动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
-
获多巨头“押注”,地平线“跛脚”闯关IPO
图片来源:度哥 2024年4月摄于北京车展 火爆的智能驾驶赛道上,又要跑出一家上市企业了。 10月22日消息,专注于提供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智驾科技公司——地平线计划在香港IPO,筹资6.96亿美元
-
地平线IPO过会背后:深陷盈利困局
10月2日,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Horizon Robotics地平线(以下简称“地平线”)第二次递交上市申请;10月8日,地平线通过港交所聆讯。这意味着地平线港股上市进入最后冲刺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