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燃油车
-
燃油车的红利,丰田还能吃多久?
营收不断增长之下,丰田更无心电动化转型。 5月8日,丰田汽车公布了2024财年的联合财务报表,在销量不断下滑的背景下,丰田营收和净利润再创新高。 财报显示,丰田和雷克萨斯在2024财年共售出102
-
左手中国小马智行,右手美国Waymo!全球车企“老大”丰田,自动驾驶搞大事?
引言 2025年4月的后面一周,全球汽车圈上演了一出“左右互搏”的大戏—— 丰田先是在上海车展牵手“中国Waymo”小马智行
-
整治智驾“蒙眼狂奔”,国家出手了
智驾不能再“蒙眼狂奔” 2025年,“智驾平权”浪潮席卷而来。小米汽车在高速公路的事故也引发了行业对于智驾“蒙眼狂奔”的热议。如今,官方出手了
-
-
宝马妥协了,左手握住华为,右手拉住阿里
众所周知,自从中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以来,国外品牌,不管是豪华的品牌,比如保时捷、宝马、奔驰。还是一些相对普通的品牌,比如大众、丰田等。 他们在中国的销量不断的下滑,市场份额也是不断的降低,被中国新能源品牌甩在身后了
-
透视地平线2024财报:业绩高增长,智驾平权的“幕后推手”
2025年,智能驾驶行业迎来“智驾平权”的关键转折点。上一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000万辆,L2 及以上智驾渗透率超过 55%,今年高阶智驾开始向10万元价位的车型普及。智驾市场高速发展,背后的幕后功臣也迎来了收获期
-
自动驾驶供应链内幕:Tier1与Tier2,谁是幕后黑手,谁在躺赢?
引言最近自动驾驶技术那可是一路狂飙,越来越多的城市都在试点无人驾驶。但你们知道吗?在这看似酷炫的自动驾驶背后,有两个关键角色,Tier1(一级供应商)和Tier2(二级供应商),它们就像两个神秘的武林高手,在幕后操控着整个局势
-
明明手握1751亿现金,小米却还要募资396亿,用来干什么?
按照小米的财报,截止至2024年底,小米集团现金储备总额为1751亿元,这在国内所有的汽车企业中,绝对是最多的。 而2024年小米交车第一年,才亏了62亿,而大家预计2025年小米汽车这一块,肯定就会盈利
-
宝马牵手华为,强强联合后的“灵魂论”还会有国界吗?
合作也不一定卖得好,但不合作一定卖不好; 恭喜宝马,重归高端品牌行列; 饭要一口一口吃,这个不用急,后面肯定还有深度合作的……。 网友几句调侃,即充满宝马与华为牵手的期待,也隐隐含着种种担忧
-
不搞隐藏式门把手,就不会造车了吗?
导语 Introduction 隐藏式门把手,搞崩了多少人的心态。 前段时间,演员王大陆因殴打司机被抓捕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而在这则社会新闻的发酵中,也引发了一场关于汽车门把手设计这一行业现象的探讨
-
比亚迪携手大疆发布智能车载无人机系统——灵鸢
3月2日,比亚迪携手大疆,在深圳举办了智能车载无人机系统发布会,并将该系统正式定名为“灵鸢”。“灵鸢”让汽车获得垂向视野,实现了车与无人机的整车集成,并将覆盖比亚迪旗下全品牌车型,实现技术普及。“灵鸢
-
智驾险:自动驾驶普及的 “安全舵手”,车企和保险公司的“新战场”
引言最近,汽车圈可真是热闹非凡,大佬们的 “口水战” 不断,智驾领域的竞争愈发白热化。比亚迪发布全民智驾战略,把智驾技术下放到 7 万元市场;华为余承东却直接开怼,直言智能驾驶“凑合能用” 和 “好用并安全”完全是不同境界
-
联手华为造MPV,传祺要将谁一军?
导语 Introduction 今年,MPV市场好不热闹。传祺牵手华为的背后,事关智能化的对决,也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丨曹佳东 责编丨杨 晶 编辑丨何增荣
-
东风长安,技术协同才是“胜负手”
导语 Introduction “是个好消息,也是个坏消息。” 作者丨王小西 责编丨杜余鑫 编辑丨何增荣 “东风与长安合并,是个好消息,也是个坏消息
-
东风牵手长安,一汽会向谁伸出橄榄枝?
导语 Introduction 据说会是广汽。 作者丨查攸吟 责编丨杜余鑫 编辑丨何增荣 长安汽车与东风集团,合并重组在即——对于这个乙巳年新春的第一声炸雷,多少是令人猝不及防的
-
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两手都要硬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汽车产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汽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已然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在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势头迅猛,然而,在发展的进程中
-
以旧换新政策,让520万个车主换掉手里的“破车”
导语 Introduction 8个月带动520万辆新车消费,汽车置换补贴政策明年还会继续。 作者丨李思佳 责编丨李思佳 编辑丨陈心南 在“金九银十”的余热和依
-
“长子”转手,“次子”放养,昌敬为何更爱“幺儿”极石汽车?
昌敬被怼上热搜也怨不得别人,自创立极石汽车以来,昌敬重心就放在了极石汽车上面;甚至减持石头科技所得的钱,业内都猜测是用于极石汽车的发展。 作者|贺谭鸣 编辑|杨 铭 2024年12月3日,石头科技创始人昌敬被网民怼上了热搜
-
燃油车年检新增OBD检测?三次不过强制报废?原来真相是这样的!
近日,在网络上出现了不少关于汽车年检新规的视频,部分自媒体声称,“车辆年检年限有所调整”、“年检标准趋严”、“燃油车将增加OBD检测项目”、“老旧车辆可能面临强制报废”等,这些话题迅速在网络上发酵
-
燃油车迎来顶层设计级认可
文 | 谢泽锋 编辑 | 杨旭然 随着新能源汽车逐渐打入燃油车市场的腹地,“油电之争”愈演愈烈,甚至出现了全球车企“阵营对抗”的端倪
-
-
-
-
Waymo融56亿美元创纪录,携手极氪量产Robotaxi抢先特斯拉?
全球Robotaxi领头羊Waymo,在美国当地时间10月25日,宣布完成了高达56亿美元的C轮融资。这既是Waymo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融资,也是Robotaxi赛道、或者是自动驾驶赛道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融资
-
华为最大对手不是苹果,是纯电动车
导语 Introduction 比起在国内消费电子赛道击败苹果,华为更值得思考鸿蒙智行如何攻克纯电细分市场,毕竟汽车业务权重在提升,而纯电动代表远景。 作者丨Diplodoc
-
奔驰惊现天价导航!网友:还不如包邮的pdd支架+手机
车载导航应该是各位车主开车时用到的最多的功能。然而,当奔驰车主们兴奋地准备享受内置导航的便捷时,却遭遇了一记“天价”重锤——奔驰居然要对高德导航软件收费
-
又一盘大棋!比亚迪和华为联手试点方程豹
8月27日,方程豹与华为乾崑智驾正式官宣合作。李云飞也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比亚迪方程豹与华为乾崑智驾正式官宣合作,两大科技巨头,强强联合,共同打造方程豹汽车专属智驾方案,首搭车型豹8。" 至于是否会搭载华为最新发布的乾崑智驾ADS3.0,目前尚不知情
-
“蔚小理华”谁才是世界第二?自动驾驶端到端的烧钱战局
/// 自动驾驶端到端,开启烧钱竞赛。 作者:鹿白编辑:肖莹 自去年8月特斯拉发布FSD Beta V12引入端到端概念之后,端到端在国内智驾圈儿就火了起来。众多车企和智驾公司纷纷开始转向端到端技术的研发和量产工作
-
募资9.5亿元,国产智驾芯片“二哥”港股IPO
/// 成功登陆港股后,黑芝麻智能如何打好下一战。 作者:鹿白 编辑:肖莹 8月8日,自动驾驶计算芯片企业黑芝麻智能正式在港交所上市
-
“白衣天使” 大众,会成为 “特斯拉杀手” Rivian 的救星吗?
Rivian 于 2024 年 8 月 6 日美股盘后发布了 2024年二季度财报。来看关键信息: 1. 收入低于市场预期,真实毛利率端进一步下滑:本季度看似报表端毛
-
二拍无人问津,广汽菲克要“骨折大甩卖”了?
Car2C获悉,近日,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菲克”)的破产清算案有了新的进展。 8月5日,广汽菲克的长沙工厂、建筑物和机器设备等核心资产正式启拍,起拍价为15.32亿元,但无人出价,最终流拍
-
郭台铭牵手李书福的“富吉康”被注销了,发生了什么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7月31日讯(记者 李卓玲)在富士康投资10亿将于郑州建新总部大楼火上热搜之际,其造车进展也受到外界关注。 日前,蓝鲸新闻获悉,由富士康子公司与吉利控股子公司联合持股的山东富吉康智能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吉康”)已被注销
-
大众选择再联手Rivian,那小鹏和自家的CARIAD怎么办?
从CARIAD到Rivian,大众的软件战略始终在调整细节,直至今日。那么,大众如何将软件短板转化为竞争力?答案是,在“小步快跑”之外,联络更多伙伴的力量协助,不再单打独斗
-
特斯拉二季度营收255亿美元、净利同比降45%,FSD入华有望年底获批
“上海超级工厂处于明年一季度开始生产。” 作者:百合编辑:tuya出品:财经涂鸦(ID:caijingtuya) 特斯拉(TSLA.US)公布了今年第二季度财报
-
-
奥迪A4改名A5,竟成了油车天花板?
全新奥迪A5被曝光,新车也就是国内在售的奥迪A4L的换代版本。由于需要和奥迪电气化产品线区分,所以燃油车产品线在换代之后,需要更改为奇数命名方式。从车型的发布时间和节奏来看,新车或将是最后一代燃油版本奥迪A5(A4)
-
8000家汽车4S店关张背后:燃油车价格全线崩盘
文/Leon 编辑/cc 正如何小鹏预言:2024年中国汽车品牌将进入“血海”竞争。不过,先倒下的并非是一众新能源车企,而是传统汽车经销商。 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20
-
宝马MINI在华“触电”,却遭欧洲老乡反手一刀
作者|何紫微 主编|苏淮 电动化对于MINI,是大事。 为了控制成本、提高质量,这个宝马旗下的英国老牌选择走出欧洲,在全球汽车电动化最前沿的中国市场生产全新一代纯电MINI。但千算万算,宝马没算到欧美关税会成为“回旋镖”,扎到了自己身上
-
-
同品牌更匹配,车机手机互联只能“一家亲”?
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座舱从机械式座舱,到电子式座舱,再到现在的智能座舱,逐步实现高度集成化,呈现多联屏设计、多生态融合、智能感知和场景化服务等特征。 在这一阶段,基于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汽车大屏与手机屏幕的联动,成为车企之间的重要角逐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