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问鼎车市放弃目标:吉利“踩刹车”隐情

2019-01-08 14:11
愉观车市
关注

当年李书福豪放撂下200万辆目标的豪言壮语,如今,吉利汽车离当年提出的目标越来越近之时,吉利的决策层却一致作出“不以达成目标为目的”的决定,并决定主动放弃了年初158万辆目标。

1月7日,吉利汽车再爆喜讯,以总销量150.08万辆的销量,逆势增长20%,并连续两年蝉联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冠军。

但是,在高增长之时,有三个数据却耐人寻味。

一、吉利汽车12月总销量为93333部,同比减少约39%。二、2019年,吉利汽车的目标是151万辆。第三、也是最关键的,吉利汽车2018年并未完成年初预定的158万辆目标,所以,即便以冠军收场,但我们看到的数据是:吉利2018年的销量完成率仅为95%。

“如果从目标上看,我们确实没有完成。”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国内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坦言,不过,他透露:“实际上,吉利是在最后的关头主动放弃了年初的目标。”

目标与最终实现的销量之间相差8万辆,如果吉利想强求,对于一家体量已经超过150万辆拥有近千家4S店的车企,无非是每家增加几十辆库存,即可轻松完成,但是,吉利的决策层却在最后的关头放弃。

“一哥”的责任与使命

近年来的快速发展造就了吉利。合资企业不算,吉利是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中当仁不让的“一哥”。

作为自主品牌中体量最大的车企,吉利的任何行为将对行业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后果。也就是说,作为行业的标杆,吉利此时除了考虑自身的利益,行业利益已经不得不成为其考量其自身战略的重要因素。

从最初的低质低价到如今直接与合资车企竞争,自主品牌近年来伴随着品牌升级、产品向上,一路走来非常不易,而消费者也逐渐摆脱了对自主品牌的偏见。

如今的自主品牌不再纯粹以低价取胜,甚至以吉利为代表的自主品牌车企,无论是市场价格的稳定性还是保值率也同样不逊于合资企业。

不过,如果一味追求目标,不顾市场行情一味压库,那么,对市场而言意味着什么呢?

可以想象,经销商为了回笼资金,只能降价,吉利自己价格乱了不说,行业老大的一举一动,必然会引发自主品牌行业降价潮,市场完全有可能“一夜回到解放前”,自主品牌重新进入到低价竞争相互残杀的阶段。

显然,这是吉利不愿意看到的,更是整个自主品牌汽车行业不愿意看到的,对谁都没有好处。

降低速度“韬光养晦”

“从去年下半年起,我们特别注重终端零售渠道的健康,控制库存,与年初目标战略性松绑,要求经销商按照实际需求来进货,保证渠道的健康和价格的稳定。”林杰透露,吉利汽车决策层也达成了一致意见,宁愿完不成年初目标也要保证渠道健康。

去年下半年,吉利汽车调整吉利内部思路:吉利现阶段不再将高增长速度作为主要目标,并多次在内部开会上强调:“不追求高速度增长,从高速度转向高质量增长。”

吉利的渠道就在进行优化管理。

虽然吉利仍在高速增长,但突破百万辆以后,吉利更加需要都可是长远的发展,而这需要整个体系的健康发展。

以渠道为例,林杰认为:“渠道和汽车厂家是唇齿相依,如果渠道不健康,企业同样就不健康。”

实际上,每家汽车公司都会在年初制定目标,而大部分的汽车企业目标都是一年更比一年高。

到了下一年,无论是企业还是媒体,都喜欢总结自己取得了业绩,目标完成情况,如果下降或者没有完成任务,无论是舆论还是来自企业内部,管理层不得不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

但是,愉观车市认为:目标固然重要,也是对企业和管理层的考核,但汽车行业的销量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除了企业发展的惯性,还有市场的行情。

比如,今年车市一片凉凉,在此情形之下,如果一味盯着目标而忽视了健康发展,对于未来有害无利。

跑马拉松笑到最后才是真的赢

我们看到过全球最大车企通用汽车一度破产、我们看到过国内自主品曾经的“一哥”奇瑞汽车如何从神坛跌落。

企业的竞争力养成是一场马拉松,不到最后,谁也不能说赢。而能跑到最后的,不一定是在某个阶段跑的最快的,一定是那个最会控制呼吸和节奏的,最有技巧和耐力的。

记得林杰曾说过一句话: “风平浪静时,大家比谁跑得快,而在遭遇市场的暴风雨的时候,首先要稳定发展才是最后成功的真谛。”

而能在企业告诉发展的时候主动调整目标,在愉观车市看来,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

而愉观点车市了解到,在放缓目标的同时,吉利内部一系列的针对下一轮发展的计划已经在布局中。

就在日前,吉利通过组织架构调整,将新能源事业部单列,正式成立吉利新能源销售有限公司,看上去一个并不大的举动,但却蕴藏了吉利一个全新的战略。愉观车市了解到,此举是针对未来新势力造车的竞争作出的应对,具体战略将于之后公布。

此外,吉利也正在优化渠道和调整产品节奏,并正在全力以赴进行品牌建设。

如果说前几年高速增长的同时,掩盖了吉利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这一次,吉利要通过放缓节奏的调整,找出问题,改善问题,休养生息、韬光养晦,为下一阶段做好准备的时候。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智能汽车网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