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无人快递配送车的前景:快递4月破500亿件,无人车如何撕开万亿市场的口子?

2025-05-19 10:39
无人车来也
关注

引言

今年 4 月,中国快递业又双叒搞了个大新闻: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 500 亿件,比去年提前了 18 天。

当你还在为 “剁手” 战绩沾沾自喜时,街头巷尾的“钢铁快递员” 早已忙得热火朝天 —— 超过 6000 台无人配送车正以日均 300 万公里的速度狂奔,用数据和轮子重新定义物流行业。

今天,无人车来也(公众号:无人车来也)就来扒一扒,无人快递配送车到底是 “资本炒作” 还是 “真行业救星”?

(参考阅读请点击:

《九识智能入选“2025新质品牌力创建”优秀案例”,无人车赛道黑马如何用技术改写物流江湖?》)

图片

一、当快递小哥变成 “铁疙瘩”:效率与成本的双重暴击

先讲个扎心的事实:中国快递员日均步行超 2 万步,爬楼高度相当于 30 层楼,每年因交通事故受伤的快递员超过 10 万人。

而无人配送车的出现,正在把人类从 “人肉传送带” 的苦差事中解放出来。

顺丰:从 “三段式配送” 到 “夜间突围”

顺丰在苏州部署的无人车堪称 “效率怪兽”:

800 公斤级车型负责分拨中心到网点的 3 公里运输,每天往返 6 次,单次载重相当于 3 个快递员的搬运量;

200 公斤级车型专攻网点到驿站的 “最后三公里”,激光雷达 + 视觉传感器组合,能精准识别路上的坑洼、行人,甚至突然窜出的宠物狗。

数据显示,苏州试点区域的快递员日均派件量从 200 件飙升至 800 件,效率提升 300%,而配送成本下降了 40%。

最绝的是 “夜间模式”—— 凌晨 2 点,当人类还在睡梦中时,无人车已经载着夜宵、药品出发,把 “即时配送” 的时效压缩到 “分钟级”。

菜鸟:乡村市场的 “逆袭王者”

乡村市场更是无人车的 “逆袭战场”。

湖南某县域共配中心引入菜鸟的 “自动化分拣 + 无人车” 方案后,分拣效率提升 50%,配送成本下降 30%。

以前需要 5 辆货车才能跑完的山路,现在 3 台菜鸟无人车轻松搞定,还能根据实时路况自动绕开塌方路段。

针对乡村道路狭窄、弯道多的特点,菜鸟无人车配备了 180 度超广角摄像头和柔性悬挂系统,在 15 度的斜坡上也能稳稳行驶,货箱里的包裹纹丝不动,被村民调侃 “比我家拖拉机还稳”。

截至 2025 年,菜鸟已在全国 30 多个片区取得路权,无人车累计配送超 1亿单。

九识智能:城市配送的 “隐形冠军”

作为 L4 级自动驾驶全栈自研的代表企业,九识智能的无人城配车已在全国超200个城市投入运营,累计送单量突破 3 亿单。

其核心优势在于 “场景适配能力”:

在上海浦东工业园区,九识无人车能精准识别厂区内的叉车、起重机等特种车辆,并自动规划避让路线;

在武汉高校,针对学生下课高峰期人流密集的场景,车辆通过超声波雷达捕捉 5 米外的脚步声,提前减速避让,通行效率比传统配送车提升 25%;

在众多中西部三四线城市,九识智能成为当地物流点的“新宠”。

更关键的是成本控制 —— 单台无人车日均运营成本仅 150 元,比人工配送低 60%。

二、黑科技武装到牙齿:无人车凭啥比人靠谱?

你以为无人车只是 “会走路的箱子”?

错了,它们是妥妥的 “科技狠人”。

以新石器 X3 为例,这辆售价 20 万的铁疙瘩身上藏着三大杀招:

1. 眼睛比鹰还尖的 “感知系统”

车顶的激光雷达能扫描 120 米内的障碍物,分辨率达厘米级,连地上的矿泉水瓶都能识别。

在广州城中村测试时,无人车不仅能避开突然变道的电动车,还能分辨出路边的充气石墩(某些商家用来占车位的 “套路道具”),避免了传统算法 “见墩就停” 的尴尬。

九识智能的无人车更绝,超声波雷达能捕捉 5 米外的脚步声,遇到行人自动减速,比新手司机还谨慎。

2. 比诸葛亮还聪明的 “大脑”

菜鸟自研的 “小蛮驴” 系统,能同时调度上千台车辆,实时优化路线。

在杭州未来科技城,某无人车送单时遇到突发修路,系统 0.1 秒内重新规划路线,绕路距离仅增加 200 米,比人工调度快 10 倍。

更神奇的是 “学习能力”:某无人车在深圳送了一个月快递后,居然能记住常收件人的作息时间 —— 比如张女士每天 7 点下班,它就会提前 5 分钟到达,堪称 “快递界的私人助理”。

3. 比葛朗台还会算账的 “成本基因”

一台无人车日均电费 20 元,能跑 200 公里,单件配送成本 0.2 元,仅为人工的 1/3。

浙江瓶窑镇某共配中心算了笔账:30 台无人车三年就能回本,之后每年能省出一辆宝马 X5。更绝的是 “模块化设计”—— 车身、货箱、电池均可快速更换,维修成本比传统汽车低 50%,真正实现 “哪里坏了换哪里”。

三、从 “政策绊脚石” 到 “城市新基建”:无人车如何闯关?

前几年,无人车最大的障碍是 “有路权走遍天下,没路权寸步难行”。

但现在,政策风向变了 —— 国家发改委专门设立基金支持无人配送,各地纷纷给无人车 “开绿灯”。

京东的无人配送车:走 “技术矩阵” 路线

在校园场景,部署可乘电梯的小型机器人 “京小递”,直接将包裹送到学生宿舍门口;

在城市社区,推出载重 150 公斤的 “京东物流无人车 X1”,配备 9 颗固态激光雷达和 14 颗摄像头,实现 360 度无死角监测,自研域控制器算力达 254TOPS,累计安全运营超 50 万小时,事故率较人类驾驶低 10 倍。

新石器:路权收割背后的 “规则制定者”新石器堪称 “路权收割机”:在北上广深等 90 多个城市拿到通行许可,甚至能在主干道上与汽车并驾齐驱。

秘诀在于 “深度参与规则制定”—— 在上海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企业工程师直接参与政策研讨,提出 “无人车限速 30 公里 / 小时、优先走非机动车道” 等建议,被写进地方标准。

九识智能:出海制定标准

九识智能更狠,不仅在全国29省区市200多城市拿路权,还在新加坡花了一年时间参与修改 TR-68 法规,最终让无人车合法上路,还拿到了当地首张物流牌照。

既未科技:用 “微创新” 破解社区最后 50 米(参考阅读请点击:

《既未科技:加入端到端阵营,推出“灵龙架构”,破解无人物流规模化落地难题》)

既未科技加入端到端阵营,推出“灵龙架构”,破解无人物流规模化落地难题。

图片

端到端模型的强大泛化能力,可通过持续的数据迭代轻松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应用场景的快速适配,大幅降低算法开发时间和适配成本,是无人车大规模运营的必然选择。

端到端模型不再依赖高精地图,大幅提升部署效率,显著降低部署成本及后续维护成本。

目前,既未科技正在全国多个城市获取路权,计划 2025 年实现飞跃!

四、当机器接管配送:人类会失业吗?

这是个灵魂拷问,但答案可能比你想象的温和:无人车不会消灭快递员,只会重构他们的职场生存方式

在中通的 “人机协作” 试点中,快递员转型为 “片区调度官”,负责监控 5-10 台无人车,薪资反而提升 40%。

他们的新日常包括:用 APP 远程处理异常订单、给无人车更换电池、协调物业解决停车问题。

某快递员笑称:“以前是‘跑断腿’,现在是‘动嘴皮’,终于能坐下来喝口茶了。”

但挑战同样存在:中小快递企业可能被淘汰。

一台无人车相当于 4 个快递员的效率,日均单量低于 5 万票的企业根本玩不起 “无人化改造”。业内预测,未来三年,30% 的中小快递网点可能消失,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消费者也有新烦恼:

有人怀念 “快递小哥的微笑”,担心无人车 “冷冰冰没温度”;

有人担心隐私泄露 —— 毕竟无人车能精准记录你的收件习惯;

还有人吐槽 “退货不方便”,毕竟机器不会帮你当场验货。

这些问题,正在考验企业的 “人性化设计” 能力。

五、未来已来:无人车将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

当无人配送车成为城市标配,我们的生活将迎来哪些 “魔幻场景”?

1. 即时配送进入 “分钟时代”

在日本,亚马逊用无人车送生鲜,30 分钟直达;

在中国,美团正在测试 “无人车 + 无人机” 组合,山区订单时效从 4 小时压缩到 1 小时。

未来,你可能早上起床下单买豆浆油条,洗漱完开门就能拿到热乎的早餐,比外卖小哥还快。

2. 物流网络变成 “智能蜂巢”

菜鸟正在布局 “无人车 + 智能驿站 + 社区云柜” 闭环:无人车把包裹送到云柜,系统自动发短信通知,你下班顺路取件,全程不用和人接触。

这种模式在疫情期间已验证,能减少 80% 的人际接触,堪称 “公共卫生神器”。

3. 无人车化身 “全能选手”

新石器正在测试 “移动零售车”:白天送快递,晚上变身 “无人便利店”,在小区门口卖零食饮料;

九识智能与医院合作,用无人车送血样、药品,避免人工运输的延误和污染。

未来,无人车可能成为 “城市万能侠”,哪里有需求,就往哪里钻。

六、结语:一场温柔的效率变革

站在深圳街头,看着无人车闪着蓝光驶过,忽然想起十年前快递员在暴雨中狂奔的场景。

科技的意义,从来不是取代人类,而是把人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去做更有温度的事。

当无人车帮我们搞定 “最后一公里”,快递员可以有更多时间和客户聊两句家常,帮老人搬搬重物,甚至抬头看看路上的风景 —— 这或许就是物流行业最美好的未来。

下次收到无人车送来的包裹时,不妨对这个铁疙瘩说声 “谢谢”—— 它不仅是一台机器,更是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最温柔的注脚。

总之,无人车来也(公众号:无人车来也)认为:

无人快递配送车的前景,早已不是 “会不会来” 的问题,而是 “如何跑得更快、更稳” 的挑战。

毕竟,在这个日均产生数亿个包裹的国家,效率与温度的平衡,才是真正的万亿市场密码。

亲!你说呢?

       原文标题 : 无人快递配送车的前景:快递4月破500亿件,无人车如何撕开万亿市场的口子?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