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平均每月销量消失15万辆,燃油车被谁买走了?

2023-05-29 14:20
路咖汽车
关注

说“燃油不死”的车企,嘴还能硬多久

燃油车忽然成了汽车行业里沉默的大多数,背后与购买燃油车的车主在互联网声量不足相关,当然这也很好解释,燃油车是已经在全球发展了近140年的产物,消费者早已对此熟悉和接受。新能源车作为新生事物,很多东西是之前不被公众所了解的,猎奇欲是人类本性,所以得到更高的关注不足为奇。移动互联网时代里,个体的表达欲望越来越强,能进行表达的渠道越来越多,所以新能源车在各种社交软件中站在C位上,也就不足为奇。毕竟,燃油车能带来的新话题,数量是远少于新能源的。

不过,这都不重要。尽管燃油车的销量依然比新能源的两倍要更高,但因为“已实质性停止发展”,从各大汽车品牌的未来几年计划中,沃尔沃们已定好停售时间,比亚迪已经完成停售,大众、奥迪、大陆集团、采埃孚等一众巨头已经官宣了,停止下一代内燃机技术的研发推进。

一定程度上看,相比诺基亚被苹果、三星、小米等智能手机打翻,燃油车的躺平速度是更快的。毕竟诺基亚、摩托罗拉还尝试过换上新的触摸屏、WINDOWS系统去挽回尊严,而燃油车目前以突破为目的进行研发的OEM,其实只剩下了BMW宝马。

可以预见,在一个不可预计的时间点上,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会各占半壁江山,之后被继续蚕食,直至到达一定的市场份额后不再下滑。这个市场份额,除非三电技术能在已停滞40年后突然发生革命性进步,否则就不会归零。中国的东北、西北、西南地区,分别有着低温、幅员辽阔人口聚集少不好进行补能体系建设等核心硬伤。

纯电动车在冬季,真实续航往往只有标称的30%,且可能面临高发的无法启动等问题。这一地区的汽车消费需求无法被新能源所弥补,因而燃油车不死的话题,这几乎是利于不败之地的证据。

“燃油车还能生存很久,因为很多方面不可替代,所以我们还要继续搞燃油车。”但,在很多车企嘴里,这样的说出来,只看字面意思,毫无破绽,除非深挖一下最后四个字,搞燃油车。

结合不同的车企官宣消息,理解搞燃油车,大致能分成2种。最好的就是,新能源发展的这么猛,但是燃油车需求也得被解决,所以该弄继续弄,奔驰、宝马、大众、本田、丰田、吉利等等,主流巨头们的选择基本上都差不多,不过是幅度不同罢了,多多少少有一些小进步。

民用领域,给发动机加上48V是最常见的行为,欧洲车企相对来说还算比较良心,大众如今终于把自己在欧洲已经用了一段时间的1.5T EA211 EVO拿到了中国来。第五代EA888也进入了中国,奔驰在最新的奔驰GLC身上把发动机和四驱系统都做了优化,宝马则是最狠的那个,准备直接在气缸盖上做技术优化,实现直接通过欧7排放测试。当然,这个发动机也不用多想,搭载的车型价格不菲。

另一种,则是口号大于动作。能够看到,部分汽车品牌在2023年1-5月推出了比较新或改动较大的车型,但与车型的新鲜程度不同,其还是应用着上一代的动力总成,颇有点“不服输”的精神。当然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容量很大,各种人群有着自己不同的需求。

这类车企的嘴硬,显然没什么意义。因为,其他品牌多多少少还在进步,随着价格降下来,这种陈旧技术的生存显然是个难题。至于真正对燃油车的坚守,坚守到2026年左右也就基本落下帷幕了。欧洲几大车企的全新新能源平台+整车技术落地节点都在2025年左右,随着一款款产品的登场,它们也不得不面对如今中国自主品牌面对的那个问题,“既然有燃油车要卖,那新能源车就得给油车留活路,但留活路价格就制定不到位,没人能买,不如不造。”

而那时,很显然才是油车不值得坚守的时刻,要么是技术先进性配不上价格,要么是,想买油车,只能面对那些老到掉渣的东西。

而真正的转折时刻何时才能出现,只要静静的盯着全中国的大型4S店经销商集团就好,它们是燃油车的销售主力军。在最近刚刚结束的一次会议上,能够看到总营收最高的中升集团,整体2022年销量超51万辆,而新能源在之中还不到1.5万辆。而当这个榜单数字里,何时新能源渗透率能达到汽车市场里的30%,就意味着,燃油车从理性消费的角度看,真的开始不值一提。

作者丨黄强

       原文标题 : 平均每月销量消失15万辆,燃油车被谁买走了?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智能汽车网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