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亚洲车市 | 韩国2025年上半年:国外品牌开始有机会

2025-07-15 13:36
芝能科技
关注

2025年6月,韩国轻型汽车市场延续回暖态势,同比增长5.9%,其中本土品牌表现稳定,而进口品牌则展现出更强劲的增长势头。

起亚索兰托和现代Avante分列销量前二,外国品牌中,比亚迪2025年累计销量1286台,特斯拉销量为1.92万台。

01 本土品牌格局未变,细分竞争趋向白热化

在2025年6月,韩国市场新车注册达14.5万辆,其中80%以上仍由本土品牌占据。

现代汽车与起亚汽车依然牢牢掌握市场主导权,两者合计占据超过67%的份额。现代以8.2%的同比增幅重回增长轨道,起亚亦录得4.6%的同比增长,稳居次席。

在车型层面

◎ 起亚索兰托已连续10个月蝉联销量冠军,本月销量达7,923辆,同比增长8.4%,凭借稳定的家用SUV定位与良好品牌口碑继续领跑市场。

◎ 而现代Avante则凭借高达55.7%的同比增长,一举跃升至第二位,显示出紧凑型轿车市场仍具活力,尤其在油价高企与城市通勤需求日益增加的背景下,小型车的吸引力再度回升。

◎ 现代Palisade的强势表现亦引人注目。新一代车型销量增长达329.8%,尽管环比略有下滑,但月销超过5,400辆,使其快速跻身主流SUV之列。

这种波动性释放出一个信号:韩国消费者对大型SUV的接受度正在提高,特别是在家庭用车和周末出行需求增长的背景下。

并非所有本土车型表现都令人满意。

◎ 起亚嘉年华同比下滑17.1%,现代Grandeur也呈现负增长,显示出部分传统中大型车面临需求转移压力。加之市场对多功能SUV及紧凑车系的偏好增强,未来这类车型或将被边缘化。

本土品牌整体保持强势,但细分市场的变化正逐渐促使企业加快转型节奏。例如现代与起亚分别推出Ioniq与EV系列电动车型,尽管销量尚未成为主流,但在技术验证和品牌塑造上已经有所进展。

02 进口品牌多点开花,比亚迪初探市场

进口品牌在6月实现了近10%的同比增长,整体表现优于本土品牌的5%增幅,韩国市场对多元化产品结构的需求正在扩大。

宝马、特斯拉和雷诺韩国分别进入前七,在部分细分领域开始倾向于进口车,特别是在高端轿车与新能源领域。

◎ 雷诺韩国的逆势上扬尤为突出,Grand Koleos的成功带动其销量同比增长145.6%,成为当前最受欢迎的新车之一。这一成绩凸显了合资品牌在韩系和欧美品牌之间的“夹缝机会”。

在大型SUV日渐热门的背景下,产品定位准确、价格适中的中大型SUV有望进一步扩展市场空间。

◎ 比亚迪首次跌出前二十,6月销量仅220辆,2025年累计为1286台,挑战不仅是品牌认知度不足,更在于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电动化使用习惯尚未普及,以及与本土品牌在价格层面缺乏足够差异化。

◎ 特斯拉的表现则更具参考意义。其6月销量同比增长20.5%,成为少数能在韩国电动车市场中持续扩张的品牌,成功关键在于产品力与品牌认知度的协同,再加上部分购车补贴与用户口碑积累,使其在中高端市场具备稳定增长动力。

新能源车型整体来看仍未成为市场主导,仅有少数如现代Ioniq 6、比亚迪EV3等车型在销量榜中占据一席之地。

以现代Ioniq系列为例,其销量同比虽有波动,但整体趋势仍在增长。尤其是Ioniq 6同比增长130.8%,说明在轿车电动化市场中,现代正在培育出稳定的客户群体。

从价格结构上看,进口品牌多集中于豪华或电动化车型,因此单位利润更高。

虽然销量占比有限,但通过技术领先与品牌溢价,仍能维持较强的市场存在感。相比之下,本土品牌则依靠规模化、渠道广泛和政策支持,继续巩固市场基础。

小结

韩国车市依然是一个高度集中化的市场,现代与起亚合计市场份额超过三分之二,形成明显的“寡头格局”。雷诺韩国的复兴、特斯拉的稳固扩张,以及新势力如比亚迪的试探性进入,韩国市场是我们一个观测窗口。

       原文标题 : 亚洲车市 | 韩国2025年上半年:国外品牌开始有机会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