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睿行EM60
-
Robotaxi 重启元年:小马智行加速驶向单车盈亏平衡
芝能科技出品 2025年第一季度,小马智行交出了一份复杂却极具信号意义的财报:营收同比增长12%,核心Robotaxi业务收入暴涨200%,其中乘客车费更是激增800%。 从当前的财报来看,小马验证了自己Robotaxi商业化的可行性,迈入“量产破局”的关键时刻
-
Robotaxi浪潮中的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美股Ai股的表现普遍活跃度不高,热度减退,科技股中表现最优的板块,当数robotaxi。 其中,特斯拉顶着业绩下滑大涨,靠的正是robotaxi 落地预期,不过来自中国的小马智行,2个月翻5倍,才是真正的龙头
-
左手中国小马智行,右手美国Waymo!全球车企“老大”丰田,自动驾驶搞大事?
引言 2025年4月的后面一周,全球汽车圈上演了一出“左右互搏”的大戏—— 丰田先是在上海车展牵手“中国Waymo”小马智行
-
长安汽车业绩会确认重组计划,与东风打造智能汽车新巨头
2025年4月11日,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业绩说明会上首次公开确认,长安与东风的战略重组方案“基本已完成”,并强调此举旨在“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引领智能网联变革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
-
无人小车将电动车拖行!自动驾驶如何安全人机混行?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不断突破,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车道。自动驾驶技术不仅以高速NOA、城市NOA等形式应用于乘用车领域,还在快递、外卖等低速智驾领域实现了大规模的商业化落地
-
小马智行的2024 年:美股上市之后?
芝能科技出品2024年,小马智行以“全球Robotaxi第一股”的身份在自动驾驶领域掀起波澜,发布的财报显示全年营收5.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营收增长与技术突破的背后,净亏损扩大至2.75亿美元,股价也稳不住,凸显其商业化道路的艰难
-
舍弃毫末智行选中元戎启行但魏建军仍不放弃自研智驾?
撰文 / 李跃 出品 / 五星汽车 蛇年开年以来,车企发起的全民智驾普及之战,继续升温! 据雷锋网消息,长城汽车目前正在美国筹划建立自动驾驶研发中心。据知情人透露,该研发中心将设立在美国硅谷,向现任长城汽车CTO吴会肖汇报
-
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年报出炉,自动驾驶的牌局谁能笑到最后?
引言 在自动驾驶的全球争霸赛中,有两位来自广州的 “猛将”——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最近相继交出了上市后的首份年报,这可把大伙的好奇心勾得足足的。 再
-
广汽集团智驾方案:“星灵智行”技术解析
芝能科技出品 广汽集团在北京举行广汽星灵智行行动计划暨昊铂HL预售发布会,正式推出智能科技品牌“星灵智行”,标志着其在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领域的全新突破,将ADiGO智驾互联生
-
Momenta:自动驾驶“隐形冠军”的突围之路,凭什么拿下60%市场?
引言2025年,自动驾驶行业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在这场“智驾大战”中,Momenta以60.1%的市场份额稳居城市NOA(城市领航辅助驾驶)市场的榜首,远超华为、百度等巨头。这家由清华学霸曹旭东
-
-
东风长安,技术协同才是“胜负手”
导语 Introduction “是个好消息,也是个坏消息。” 作者丨王小西 责编丨杜余鑫 编辑丨何增荣 “东风与长安合并,是个好消息,也是个坏消息
-
东风牵手长安,一汽会向谁伸出橄榄枝?
导语 Introduction 据说会是广汽。 作者丨查攸吟 责编丨杜余鑫 编辑丨何增荣 长安汽车与东风集团,合并重组在即——对于这个乙巳年新春的第一声炸雷,多少是令人猝不及防的
-
一文读懂CES2025出行创新奖:飞碟最惊艳、红外传感器来了
北京时间1月9日,CES 2025已经落下帷幕,AI+、机器人等光芒耀眼,汽车出行科技领域也有不少惊喜。 CES主办方每年都会从参展产品中,评选出部分具有创新精神的产品颁发创新奖,创新奖分为33个不同的细分领域,如智慧城市、机器人、智能家居、健康、汽车出行科技等等
-
长安福特,靠中国产业链赚钱?
出品 | 探客出行 作者 | 魏帅 编辑 | 冯羽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即便2024中国汽车市场仍然保住了增长的大势,但市场的变化、价格战的喧嚣、消费逻辑变化等方面的不确定性,仍在裹挟着汽车产业
长安福特 2025-01-03 -
八年时间,小马智行讲述如何成长为“中国版Waymo”
作者 | 章涟漪 编辑 | 邱锴俊 成功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近一个月后,小马智行终于有时间对外慢慢讲述八年创业故事。 12月24日,小马智行举行Robotaxi媒体沟通会,小马智行副总裁、Ro
-
小马智行上市:发行前被“追捧”,首日即破发跌8%!
北京时间11月27日,小马智行在纳斯达克正式上市,股票代码“PONY”。 下面是小马智行此次上市的一些信息分享和个人判断,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一、发行价及募资规
-
小马智行估值大缩水:毛利率连年大跌,Robotaxi预计2026年商业化
《港湾商业观察》黄懿 近日,北京小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Pony.ai,下称“小马智行”)正式公开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IPO招股书,计划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股票代码“PONY”
-
小马智行冲刺美股:Uber成潜在投资者,估值45.5亿美元
在自动驾驶技术风起云涌的当下,作为在国内自动驾驶领域早早布局的小马智行,正在加速向美国资本市场迈进。 不久前,小马智行宣布了其首次公开募股(IPO)计划,目标估值高达45.5亿美元,随着IPO进程的加速推进,以及全球出行巨头Uber的洽谈投资,小马智行的未来发展前景也变得愈发光明
-
未能如期敲钟,小马智行:投资人认购热情空前高涨
作者 | 章涟漪 编辑 | 邱锴俊 小马智行未能如期敲钟,原因竟然是投资人太过于热情。 11月20日,小马智行更新招股书显示,因投资者对小马智行IPO的认购热情空前高涨,公司扩大了IPO规模,从原计划的1500万股ADS扩至2000万股ADS,增幅达33.3%
-
小马智行IPO在即,估值突破600亿大关,但三年亏损23亿成隐忧
在特斯拉的Robotaxi风靡全球之后,国内的自动驾驶领域也迎来了新的热潮,小马智行(Pony.ai)便是这股浪潮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公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公司已经完成了7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1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86亿元),其估值更是已经突破8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600亿元)
-
小马智行招股书曝光:成立8年融资92亿,近2年半亏掉23亿
作者 | 褚万博 编辑 | 邱锴俊 小马智行自2021年起至今,3年冲刺美股IPO的艰难之行,终于迎来实质性进展。 10月18日(美东时间10月17日),小马智行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招股说明书,寻求在纳斯达克IPO,股票代码PONY
-
-
-
或9月赴美IPO,小马智行做好准备了吗?
文/杜小寻 编辑/陈锋 “外面的世界,已经进化成这样了吗?” 这句常见于短视频平台的弹幕,近期开始频繁出现在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视频中。而在相关视
-
集合Robotaxi商业化所有想象,如祺出行登陆港交所,5年增值超60亿
自动驾驶近日话题度逐渐走高,舆论热议背后,是市场对Robotaxi模式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伴随着落地规模不断扩大,Robotaxi的巨大潜力开始得到广泛认可。 而就在此时,资本市场也出现全新催化剂,港股刚刚迎来了首位以Robotaxi为特色的出行科技与服务公司
-
长安联手广汽的背后,要解决两件大事
导语 Introduction “竞合”只是影子。 作者丨杨 晶 责编丨李思佳 编辑丨何增荣 “我用四个字来总结最新一些新的变化,那就是‘新、智、合、卷’
-
估值60亿美元成为独角兽,保时捷最爱的自动驾驶平台是什么来头?
“行业观察者”是我们针对人工智能、XR、元宇宙和Web3等前沿科技而设立的专栏,主要分享这些领域中的新兴企业或者创业者们的故事。估值60亿美元的AI自动驾驶软件公司Applie
-
毫末智行的“独立”大考
文/熊逾格 编辑/陈锋 自动驾驶公司毫末智行,即将迎来一场大考。 近日,晚点Auto报道称,长城汽车引入了元戎启行作为智能驾驶供应商,后者将提供端到端的智能驾驶方案,今年计划落地三款车型。
毫末智行 2024-04-19 -
长安斩获17张自动驾驶测试牌照,L3真的要来了?
本文来源:智车科技 近日,从长安汽车官方获悉,在11月17日长安汽车就成功拿到17张高快速路的L3级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牌照,成为最早且单批次最多获得高快速路L3级自动驾驶测试牌照的企业。与此同时,截至12月21日,长安汽车17辆L3级自动驾驶车辆已通过34天道路测试
-
-
前大众集团设计负责人加盟,长安汽车还将在设计上带来惊喜?
当下汽车市场无疑是内卷的,有的车企卷配置,也有车企卷价格,还有车企卷技术,更有车企卷空间,似乎能够想到的地方,都在内卷。同时,汽车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早就脱离了交通工具的属性,既是身份的象征,也是个人品位的体现
-
小马智行和萝卜快跑“持证上岗”,“车内无人”出行已不再遥远
自2009年谷歌开启研发自动驾驶汽车以来,这一领域也成为了众多车企,以及科技公司比拼的主战场之一。作为自动驾驶的最佳体现,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从诞生初期,到如今逐步实现商业化运营,都始终与高阶自动驾驶技术的迭代紧密相连
-
市值缩水超900亿!销量大增难挡股价下挫,长安汽车怎么了?
2022年实现销量234.6万,同比增长2%,这是长安汽车交出的“成绩单”。4月17日,长安汽车对外披露了2022年的财务报告,虽然财报披露的时间较晚,但仅看数据而言,这份财报中其实有不少的亮点,除了
-
2023,汽车NOA“行泊一体”城市内卷年?
前言:过去的一年,自动驾驶行业呈现“冰与火”两极分化。在这场自动驾驶的冰与火之歌中,产业、行业、资本已趋于冷静与理性,并深刻认识到,自动驾驶下半场考验的关键是自动驾驶企业的量产落地能力。作者 | 方文
-
1月车市格局大变,比亚迪、长安夺冠亚,合资车情何以堪?
不论是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是传统燃油车市场,今年1月份的市场表现都不容乐观。根据乘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1月份国内乘用车销量仅为129.3万辆,同比暴跌37.9%,环比下滑40.4%,无论同比增速还是环比增速都是本世纪以来的1月最低数据
-
四缸福克斯也没能挽回长安福特销量,溃败会成定局吗?
近几年,合资车在国内的影响力正在逐渐消散,除了日系和德系主流品牌外,二三线合资品牌无不是如履薄冰,特别是法系和韩系品牌,很多年销量甚至10万辆都无法达到。即便是曾经不可一世的美系品牌,随着车市竞争的加剧,也没能避免全面溃败的局势
最新活动更多 >
-
5月30日立即下载>> 【白皮书】电子测试技术白皮书合集:解决五大核心挑战
-
6月13日立即参评>> 【评选】维科杯·OFweek2025中国工业自动化及数字化评选
-
6月13日立即参评>> 【评选启动】维科杯·OFweek 汽车行业年度评选
-
6月13日立即参评 >> 【评选启动】维科杯·OFweek 人工智能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6.18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英飞凌OBC解决方案——解锁未来的钥匙
-
6月19日立即报名>> 【在线研讨会】安世汽车车身照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