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德与施瓦茨公司
-
辅助驾驶从VLM与VLA:2025年下半年的核心转变
芝能科技出品 辅助驾驶技术正从基于规则和模块化的传统范式,迈向由视觉语言模型(VLM)和视觉-语言-动作模型(VLA)驱动的新阶段。 ● VLM作为车辆的“认知核心&rdqu
-
广汽埃安与滴滴如何合作L4级自动驾驶?
芝能科技出品 2025年上海车展期间,广汽埃安联合滴滴自动驾驶发布全球首款前装量产L4级自动驾驶汽车,在“2028车轮上的新世界”主题沙龙中,广汽埃安、滴滴自动驾驶与广汽高域飞行汽车共同探讨了L4级Robotaxi、空地联运及智慧出行的未来图景
-
与中国“军备竞赛”,美国大幅放宽自动驾驶安全要求
美国交通部近日抛出一枚重磅政策炸弹——大幅放宽自动驾驶汽车安全要求,试图在自动驾驶“军备竞赛”中抢占先机。这一决策不仅关乎全球自动驾驶产业格局的重塑,更折射出中美技术博弈的深层逻辑
-
商汤绝影CEO王晓刚: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的发展路径
在车展前的商汤绝影媒体沟通会上,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商汤绝影CEO王晓刚深入探讨了辅助驾驶与智能座舱的未来发展方向。 ● 辅助驾驶正迈向生成式智能辅助驾驶阶段,世界模型与强化学习的结合将突破人类驾驶行为的局限,提升安全性和确定性
-
中汽协发布《关于规范驾驶辅助宣传与应用的倡议书》,智驾行业“强监管”愈发明确?
近年来,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市场需求的快速攀升,组合驾驶辅助(L2 级自动化)正迈入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期。但在产业高速发展的背后,安全边界模糊、功能误读与营销噱头频出等问题也愈发突出,正累积成为行业信用与消费者信心的隐患,为规范行业发展,监管机构对行业的监管需求也更为重要
-
【深度报道】转型加速,预见商用车未来政策与市场趋势
国内商用车市场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汹涌,政策红利与合规压力并存;国际环境愈发复杂严峻,未来市场与政策法规趋势如何?怎样在全球竞争中抢占先机?政产学研用各界重磅嘉宾展开分析研判。 3月28日上午,202
-
知名自动驾驶公司纵目科技已申请破产
本文来源:智车科技 4月10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受理纵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破产审查申请,标志着这家曾估值90亿元、以自动泊车技术闻名的自动驾驶独角兽正式进入司法重整程序。作为国内ADAS领域最早实现量产的本土Tier 1供应商,纵目科技迎来了令人唏嘘的结局
-
长安汽车业绩会确认重组计划,与东风打造智能汽车新巨头
2025年4月11日,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业绩说明会上首次公开确认,长安与东风的战略重组方案“基本已完成”,并强调此举旨在“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引领智能网联变革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
-
-
全民智驾,三问地平线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文 / 七公来源 / 节点财经如同苹果重塑手机、微软革新PC一样,智能驾驶也正在改变人类的出行方式。沿着潮水的方向,大量技术精英和资本大鳄蜂拥而入,导致赛道的博弈异常激烈、残酷,能稳坐牌桌者,更是寥寥无几 商业 2025-04-03 -
小米425亿的新融资:是与投资者争利吗?
股价一路猛进之时,小米突然以先旧后新配售的方式宣布进行425亿港元的融资,消息传出之后,无论舆论界抑或是资本市场都引起了强烈反应,小米股价也随机遭遇了较大的回撤。 尽管“先旧后新&r
-
默茨领航:德国汽车产业的破局之策
销量下滑、裁员、电气化转型缓慢、供应链脆弱等问题接踵而至,默茨如何带领德国汽车产业“脱困”? 当地时间2月23日,德国联邦议会大选尘埃落定。德国基民盟主席、联盟党总理候选人弗里德里希·默茨领导的联盟党脱颖而出,默茨成为德国新一任总理几成定局
-
大众MQB平台与Mobileye合作智驾方案
芝能科技出品 大众汽车集团选择与Mobileye合作,升级其基于横置发动机模块化平台(MQB)的内燃机和混合动力车型以实现L2+级半自动驾驶的战略决策。 我们从大众选择Mobileye的理由,探讨为什么这么选择,技术优势、成本效益、市场竞争压力及长期合作关系
-
自动驾驶供应链内幕:Tier1与Tier2,谁是幕后黑手,谁在躺赢?
引言最近自动驾驶技术那可是一路狂飙,越来越多的城市都在试点无人驾驶。但你们知道吗?在这看似酷炫的自动驾驶背后,有两个关键角色,Tier1(一级供应商)和Tier2(二级供应商),它们就像两个神秘的武林高手,在幕后操控着整个局势
-
AAM电驱动刚性车桥(eBeam)在欧洲轻型商用车市场的应用与优势
一、企业背景 作为全球汽车推进系统领域的技术领导者,美国车桥制造国际有限公司(AAM)在电驱动解决方案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公司2023年销售额达61亿美元,业务覆盖18个国家,拥有80余个分支机构,涵盖研发、制造与技术服务
-
DeepSeek热度不减,代表委员为AI与汽车产业融合发展建言献策
2025年两会期间,从技术融合到场景落地,从安全防御到立法规范,代表委员为AI与汽车泛产业的深度融合建言献策。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更好地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相结合
-
日产无人驾驶“首秀”!L2级自动驾驶,与中美相比领先还是落后?
引言 2025年3月10日,日产汽车在横滨搞了个大新闻——无人驾驶实验车在繁忙的市区公共道路上“狂奔”,而且全程无人操作! 这是日本首次在繁华市区实现此类驾驶,标志着自动驾驶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现实生活迈出了关键一步
-
车企与供应链的隐秘战争:主导域控制器开发意味着什么?
2021年,汽车工程咨询公司Munro & Associates特意拆了三辆几乎同期发布的纯电SUV汽车:特斯拉Model Y、福特Mach E和大众ID.4,为的是对比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在电气架构上究竟有什么不同
-
智驾险:自动驾驶普及的 “安全舵手”,车企和保险公司的“新战场”
引言最近,汽车圈可真是热闹非凡,大佬们的 “口水战” 不断,智驾领域的竞争愈发白热化。比亚迪发布全民智驾战略,把智驾技术下放到 7 万元市场;华为余承东却直接开怼,直言智能驾驶“凑合能用” 和 “好用并安全”完全是不同境界
-
俄媒指责中国汽车:寿命不足德系一半,易生锈、质量远不如欧美
俄罗斯媒体近期对中国汽车在该国市场的表现提出了尖锐批评,引发业内广泛关注。根据俄方专家的说法,中国汽车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表现远不如欧美品牌,存在发动机寿命短、易生锈等质量问题。 MAOGE part1 中国汽车在俄市场崛起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西方对俄制裁导致欧美车企纷纷撤离俄罗斯市场
-
俄机构指责中国车易生锈:寿命不及德系一半,赢得市场失了声誉?
俄罗斯汽车防腐中心拉马克近日发布了一份引发热议的测试报告,直指中国车易生锈,部分品牌车身零部件寿命甚至不及德系车的一半。这一消息在俄罗斯汽车市场掀起轩然大波,让不少中国车企措手不及。1.中国车在俄罗斯”锈”出新高度?拉马克机构对17个中国汽车品牌进行了耐金属腐蚀实验,结果显示品牌间差异巨大
-
智能驾驶未来趋势:技术飞跃与服务竞争并驱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智能驾驶作为汽车行业的重要变革方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出行方式。近日,在华为乾崑智驾VPD泊车代驾试点发布媒体交流会上,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相关负责人靳玉志对2025年智能驾驶市场的发展趋势给出了深刻的洞察
-
恩智浦收购一家ADAS中间件公司 :SDV转型的必然!
芝能智芯出品 2025年1月7日,恩智浦半导体宣布以6.25亿美元全现金收购专注于软件定义汽车(SDV)中间件的奥地利公司TTTech Auto,这一战略举措旨在进一步提升恩智浦在SDV领域的市场竞争力,整合双方的技术优势,加速全球汽车行业向SDV转型的步伐
-
注资15亿成立新公司,广汽与华为合作又迎新进展
作者 | 叶 秋 编辑 | 章涟漪 华为与广汽的合作又进一步。 1月10日晚间,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集团”)发布
-
-
一年5家!智驾初创公司掀IPO潮,缺钱困境下谁能胜出?
从2024年初的无图NOA、到年中的端到端、再到特斯拉带火的Robotaxi,整个2024年,智能驾驶行业热闹非凡。技术加速迭代的同时,资本市场也一同被点燃。 仅过去两个月,国内先后有4家智能驾
-
CES与汽车,越走越近还是越远?
导语 Introduction 随着研发到量产的周期缩短,所有人等不及一个固定的时间。 作者丨杨 晶 责编丨杨 晶 编辑丨王 越 一个世纪前,收音机作为新兴事物,风靡一时
-
华为汽车产业链的技术解析与未来展望
在全球汽车行业加速迈向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的今天,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以及科技公司纷纷布局汽车领域,试图通过技术创新占据市场先机。作为全球信息与通信技术(ICT)领域的领导者,华为以其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创新实力,在智能汽车领域开辟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
独家|开启合作接触,上汽与华为“破冰”
广汽、合创、长城之后,和华为产生关系的新成员是曾经的中国汽车一哥-上汽集团。 11月前后,一个热门话题引起了越来越多上汽员工的私下讨论:上汽与华为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有多位接近上汽集团的消息人
-
从小米HAD看端到端大模型技术的可行性与未来发展
11月15日,第二十二届广州国际车展上,小米正式发布了其全场景智能驾驶方案——Xiaomi HAD。这一方案的核心是基于端到端大模型技术,旨在实现从车位到车位的高阶智能驾驶场景,其技术亮点包括高精度动态驾驶能力、窄路和复杂场景适应能力,以及自动泊车与自主路径规划功能
-
奔驰与宝马合资公司发布,发力超充技术能崛起吗?
百年对手,如今牵手!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奔驰、宝马两家车企也在新能源汽车补能领域有了大动作。近日梅赛德斯-奔驰集团与宝马集团合资合作迎来最新进展,逸安启品牌正式在中国正式发布,标志着双方联手为中国市场打造的超充场站运营服务正式启动
-
-
-
激光雷达与纯视觉方案,哪个才是自动驾驶最优选?
自动驾驶技术作为现代交通领域的颠覆性创新,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制造商和技术公司的战略重点。自动驾驶技术的核心在于车辆感知环境的能力,这决定了系统能否在复杂的道路条件下做出安全、有效的决策。当前,感知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激光雷达与视觉感知
-
-
比亚迪的矛与欧盟的盾
编译 | 杨玉科 编辑 | 李国政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如果你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驾驶一辆燃油车,那么第一次踩下电动汽车油门时的感觉,一定会让你印象深刻
-
何小鹏与吴新宙达成共识,特斯拉FSD入华“不慌”
作者 | 章涟漪编辑 | 邱锴俊 离职小鹏汽车,去到英伟达后,吴新宙与前老板何小鹏的关系,依然很融洽。 9月19日,2024云栖大会上,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以及英伟达全球副
-
硬件预埋与OTA升级,智能汽车发展新模式?
智能技术迅猛发展,汽车行业正迎来新的发展阶段,汽车的概念已不再局限于机械驱动的交通工具,而是逐步演变为具备高度智能化和网联化功能的移动终端,软件定义汽车也在汽车行业中逐渐成为共识。在这场变革中,硬件预
-
L4算法公司如何助力城市NOA加速落地?
在全球智能驾驶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L4算法公司正逐渐成为自动驾驶行业的核心力量。尤其是在城市NOA(Navigated Open Autonomy,导航开放自动驾驶)领域,这些公司凭借其在AI技术、数据处理和软件架构等方面的领先优势,正积极助力传统车厂加速自动驾驶技术的量产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