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融资180亿美元的造车新势力出路:讲出行故事、卖零部件or卖身?

2019-05-16 09:44
车智
关注

北京时间5月14日,日产-雷诺-三菱联盟希望收购一家中国造车新势力25%股份的消息被报道后,在业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关注的一个重点,就是造车新势力的出路在何方?

就目前观察到的造车新势力,包括鼻祖特斯拉,都有在尝试出行这个方向,除了出行,对国内累计融资180亿美元的500家造车新势力而言,还有两个正在进行的方向,那就是卖零部件,或者就是卖身传统车企。且看下文分析。

1、出行是个好故事?

造车新势力中,至少有威马汽车、小鹏汽车、车和家等三家,都在讲与出行相关的故事,即便是特斯拉,Elon Musk在最新的融资中,也是讲了出行相关的RoboTaxi服务的故事,虽然被李开复狂怼,如果明年路上有100万辆特斯拉RoboTaxi,李开复将把这些车全吃了。

Elon Musk甚至表示,未来单纯依靠RoboTaxi服务,特斯拉的市值都能到5000亿美元,虽然被李开复以及业界狂怼,但是,投资人还是买单了,原计划20亿美元的融资,最终实现了23亿美元的融资。

这让正在融资国内的造车新势力很是眼红,进入到2019年,威马汽车、合众新能源都官宣完成30亿人民币的融资,天际汽车官宣完成20亿人民币的融资,其他的拜腾、小鹏、蔚来、车和家和零跑,融资缺口则超过150亿人民币,还有更多的没有在统计之中。

在造车新势力之前,共享出行是资本追逐的宠儿。共享出行包括带司机的网约车模式和不带司机的分时租赁模式,在一级市场,这两个方向都被资本所热捧,网约车模式更是引发了百亿美元级别的烧钱大战。

随着网约车战争的接近尾声,造车新势力接过了融资的棒,成为了新一轮的融资大战主角,中间还插播了共享自行车的融资大战,共享自行车随着摩拜单车的卖身和ofo的坠落而被证伪。

时间继续往前推移,造车新势力到了需要交卷的时候,也就是需要看产品及销售数据的时候,发现问题来了,因为市场竞争极其激烈,销售数据很难看。回过头看数据,在2019年4月,造车新势力销量排行榜,小鹏汽车2200辆位居榜首,蔚来汽车1508辆,威马汽车1377辆,合众汽车1006辆,四家月销量超过1000辆。

大市场环境下,虽然整体市场继续下滑,新能源实现了增长,但对于有着众多的造车新势力而言,要讲卖车的故事融资可能不太行了,出行的故事融资可能是个好故事。

今年融资成功的威马汽车,旗下有着智慧出行品牌即客行,而小鹏汽车则推出网约车平台“有鹏出行”,并从5月14日开始进行内部测试。至于车和家,也有出行事业部,并且与滴滴成立了合资公司,将会为滴滴定制网约车。

虽然车和家首款量产产品理想ONE是增程式SUV,但据了解其为滴滴定制的网约车则为纯电动版本,并计划在明年推出。实际上,这不是造车新势力首次为出行定制车型,此前威马汽车在推出首款量产车EX5的时候,就推出了出行合作版,但一直没有该车型的销售数据。

车企推出行品牌也不是造车新势力最新进行的,传统车企包括上汽集团推出享道出行、吉利集团推的曹操专车、力帆汽车推的分时租赁品牌盼达用车、长城汽车出行品牌欧拉出行等等。

究其原因是因为Uber、滴滴这样的网约车公司,在短短数年间成长为估值超过传统车企的巨头,让传统车企感受到巨大的转型压力,从而纷纷推出出行品牌,但是,出行真的那么好做吗?

在两个月内先后上市的美国出行品牌Lyft和Uber,其财报都是显示巨亏,Lyft上市月内股价下跌超过20%,Uber更是在上市前两个交易日先后暴跌7%和10%,逼近大股东软银愿景基金33美元的持股成本。

亏损可能不是问题,问题是在于能否盈利。有投资人质疑,现在网约车价格高于传统出租车的价格,轻资产的模式为何仍旧亏损严重,是真的亏损还是口头亏损,如果亏损的话意味着这个商业模式的不成立的。这也是出行公司面临的问题,造车新势力真的亏得起这钱吗?不要玩车辆左手倒右手的游戏。

Anyway,对于某些创业公司而言,只要能融资的商业模式就是好的商业模式。

1  2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智能汽车网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