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商业化面临哪些问题和出路?
02 自动驾驶落地应有城市设计者视角
《硅谷101》:衡阳模式以前,大家聊起自动驾驶都会说到北京顺义。你们也在顺义北小营镇打造了全国首个 5G 开放式的商用车路协同的道路,很多自动驾驶在做测试时,你们已经有顺义经验了,湖南衡阳项目和顺义有什么不一样?这两次合作中,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朱磊:首先是规模上的扩大。我们在衡阳hi主城区全覆盖,全球应该还没有这么大范围自动驾驶的落地。
第二是整个方案的进阶。从顺义到衡阳,单车智能化加车路协同的两套方案都已经落地得非常成熟。行业内很多观点认为单车智能和车路协同是两条技术路线,我完全不认同。
我一直认为单车智能加车路协同是单车智能2.0时代的升级版本,单车智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做到极致,这是技术发展的必然性。
从商业角度来看,还牵扯到一个更宏观的视角,就是整个社会结构包括社会发展的问题。以城市管理的视角来看,如果城市里有很多自动驾驶车辆在运营,城市管理者会认为每一台单车在城市里独立运营服务,是非常不现实的。
所以,一定是所有的自动驾驶车辆都会接入城市的统一管理服务,来做统一的调度和信息分享,才能真正解决城市的效率问题,系统性的高效会远超单点的高效。
另外要考虑的是资源占用问题。未来的商业竞争里最核心的资源竞争是城市公共资源,自动驾驶车辆在城市里做大规模落地时,最终要考验的不仅是技术,而是车辆占有的道路、停车的资源、人员消耗问题。
整个自动驾驶公共服务体系在城市落地时,一定是有序、可节制、可控、纳入政府常规管理的资源。
行业内关于自动驾驶商业化的讨论还没有涉及到这个层面,我们是相对跑得很前面的公司,但估计未来一年左右的时间,这个话题会浮到每个行业的参与者面前:到底在城市级大规模商业化落地时,什么是最前置要考虑的因素?
在我看来衡阳和顺义最大的差别是思考的维度已经切换成整个城市而不是单独自动驾驶公司维度,这可能是未来更多城市落地过程中,我们综合考虑的一些关键因素。
《硅谷101》:你们之后会把衡阳模式规模化地复制到其他城市吗,怎么决定先去哪些城市?
朱磊:这是个商业战略的问题。一方面我们现在的环境非常好,在 5G 、新基建、智能制造、科技创新等大战略方向支持下,有非常多城市往数字交通,和未来的智能驾驶角度发展。另一方面可能还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发展情况,我们会优先选择一些发达地区来优先运营。
《硅谷101》:现在自动驾驶处于场景化商用阶段,技术完全成熟后Robotaxi确实是很大的市场,但还要很多资本把中间阶段渡过,所以大家都在抢客户。
朱磊:自动驾驶发展了这么多年,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商业化进入快跑阶段。这一点行业其实在逐渐趋同,大家都意识到,在一些特定场景或公共服务体系中,自动驾驶应该会优先落地。
03 商业化的场景、过渡与终局
《硅谷101》:蘑菇车联是一个现成的自动驾驶商业化模版。周总,你看到还有哪些比较现实的商业化路径?
周炜:朱总是做了比较完整的运营方案,这是比较宏大的解决方案。目前在半封闭空间或相对固定路线的可控环境中,自动驾驶商业化进展非常快,包括像城市清扫车辆。
有些公司现在在局部做的不错,还有一些矿山、港区、园区仓库、智能物流。比如我们投的“快仓”,虽然叫“快仓机器人”,实际上也是运营自动驾驶技术,来实现智能仓储无人化。
个人最期待的是全面自动驾驶,理想中是像火车一样自动排成一排,可以想象如果实现,交通状况会变好多少。
会跟看科幻电影一样,所有车都排好队,速度一样,不用担心撞车风险,到出口时会自动离开队形。这还有点遥远,目前几年内大规模商业化,还是刚才描述的这些场景变化。
《硅谷101》:从投资角度你更看重什么?实现全无人驾驶还是解决商业场景问题的能力?
周炜:我们是个专注早期投资的机构,过去这么多年大部分投资,都是项目的第一轮进去。在这种情况下,我个人肯定是希望未来能够实现终极目标,虽然要等很多年的,但作为硅谷基因出来的团队,我们相信长远的Vision能带来的回报是巨大的。虽然时间会很长,但我们有这样的耐心。
具体到CCV来说,我们面临的困境是,我们在17年底才募集基金结束开始投资,那时所有专注高速自动驾驶的公司估值都已经是几十亿美金了,已经远超我们的射程方向。这是为什么后来我们选择了低速自动驾驶方向,因为当时我们还偏早期可以进入。
从我的倾向和爱好上,我当然希望投资真正未来的公司。一方面我们要为投资人赚钱,另一方面也要为这个梦想实现的过程添砖加瓦,所以我们也会参与一些具体场景和过渡性的内容。
像自动叉车,除自动驾驶技术,叉车的插孔、角度各方面都要非常精准操作,需要非常多垂直领域的积累。这样的垂直场景会一直存在,也是我们特别关注的方向。
《硅谷101》:投资也是个时机问题。虽然大家在理念上和方向上是一样的,但不同的时期进入,价格相差很大。
周炜:我在KPCB的时候有很长时间关注绿色科技投资,但那时有些技术和方向没有完善到可以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
但最近因为碳达峰、碳中和,又有一波新的绿色科技投资。概念是一样的,原来的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东西,在那个年代因为成本问题,如果没有补贴就不可能商业化,但今天很多已经不许需要补贴了。时机非常重要。
《硅谷101》:随着5G发展,你会做这方面的投资布局吗?
周炜:边缘云计算我们已经看过两轮了,最近还在密集看。边缘计算在某种程度上运算量巨大,是否需要边缘计算和5G结合是很多做边缘云计算的公司在探索的一个方向,电信和华为在这方面有很多动作。答案确实是对的,我们目前非常关注这些方向,准备在里面做很多投资。
《硅谷101》:朱总,你们现在做的事情非常多,包括城市基建、自动驾驶车、车辆改造、行业解决方案,你会不会觉得战线拉太长了?
朱磊:这可能是从第三方视角看。对我们来讲,我们做的事情可以总结为两方面。
一是技术层面,我们坚持“单车智能+车路协同”的整套方案落地,我们内部叫做“车路云一体化”的系统,在整套系统中并没有单独去把车、路、云端数据分开,是车路云一体化的系统,就是一套大型完整的互联网系统架构。
这个系统架构与在百度和滴滴做的架构差异点在于,这可能是目前在整个互联网体系里最大、最复杂、数据量处理最多的一套实时系统架构,这也是我们最核心的优势。
历史上任何产品对实时性和数据量规模的要求都没这么高。无论车端自动驾驶、路侧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云端整体数据协同,最大的挑战都是整套实时系统构建。
二是我们主要聚焦商业运营。无论公共服务车辆还是无人驾驶出租车,在我们的工程化运营体系里已经完全标准化了,可以快速落地部署和运营。
我们以这两个为核心打造所有构件,只不过因为这件事情太新,出现的时间太短,所以大家感知上会觉得内容很多。其实抽象出来看其实就是一套技术体系加一套运营体系。
《硅谷101》:是否可以透露现在有多少辆车在路上跑?
朱磊:目前包括在路上跑的和改装中的,预计这一批做完大概有八九百台,到年底有几千台。
《硅谷101》:是否可以详细聊下你们现在的收入结构?预计未来的增长方向是什么?
朱磊:目前蘑菇车联的整套商业化路径可以分成不同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技术服务商角色出现,提供技术的整套体系,有一定的商业和合作模式。
在中期阶段,也就是现阶段,自动驾驶公共服务车辆商业运营模式的典型特点是商业场景非常扎实,运营模型很健康,但最大的问题是在一定周期内,毛利率会维持在相对合理或偏低的水平。
大家切入的是公共服务体系市场,更多是保持一定毛利率,而不是追求更高的毛利率,这是由场景的商业特性决定的。
在第三阶段,我们更想打造整套云服务,这是我们在整个商业构建或未来场景里最核心的一块。我们有车上和路上传感器,实时提供非常多交通信息和服务。云的商业价值最大的特点是规模非常大,从更长周期来看商业表现也会非常出色。
04 中美技术人才差距正在拉平
《硅谷101》:不管新能源、自动驾驶还是智能道路,今年汽车行业在发生很大变化。大家觉得汽车行业现在最需要哪几个方向的人才?
周炜:中国制造业实际上已经很发达,积累了大量人才,但问题在于旧的汽车架构固定思维比较强烈。我记得王兴(美团创始人)转过一个帖:老一代汽车设计师和制造者的观点是,在车里面加运算单元和智能的部分,让车变得越来越智能。
而新一代的智能汽车是从设计开始就把它视为计算机。今天的市场上,我觉得现在不缺各个行业和模块的人才,缺的是有视野的人,一开始就能把车朝未来的方向设计。
在中国,我们现在一直跟着特斯拉走,特斯拉就像苹果一样,重新定义了车。我们和特斯拉在底层技术的距离上会拉得越来越近,但同时在人机交互界面、对车内环境的重新定义方面,我们可以走得更快。
《硅谷101》:早年只有十几家汽车公司在硅谷建立实验室,现在已经有几百家了。我和一些传统车企的人聊过在硅谷建立实验室最想开发什么,他们给了一个词:交互。朱总,你做了很多方向的事情,你觉得自己最需要哪方面的人才?
朱磊:汽车往前迭代过程中,智能化是灵魂。我觉得中美两国的技术和人才是在逐渐拉平的,而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都会经历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技术变革阶段,主要是对技术人才的竞争或培养上,这一点我们的感受非常明显。
2016 - 2017 年时,特备是在 AI 领域、视觉领域,算法人才是非常缺失的,大部分还是在美国比较多。但经过这几年的迭代,国内的算法人才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至少从规模包括质量上都获得了巨大进步。
《硅谷101》:是硅谷有部分人才回国了还是国内培养人才的机制建立起来了?
朱磊:人才流动是部分原因。最核心的原因是中国这几十年巨大的工程师红利。2009年时我们的搜索技术和美国还有很大差距,但到2013、14年基本处于拉平状态。技术迭代的周期和效率非常高,整个行业和全球技术拉平的速度非常快。
过了技术的第一阶段后,第二阶段最核心的是产品驱动。技术发展到一定成熟度时,用户感知会更重要。国内用户基数、用户规模和产品体量都维持在巨大的数量级上,优化用户体验会非常有优势。
第三阶段是商业化人才的竞争。更多需要本地化接地气的人才,熟悉中国、某一个区域、城市、省份市场,这才能把整个商业化场景落进去。所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公司或行业的需求都会有所不同。
《硅谷101》:你怎么看这一轮的汽车变革和之前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差别?
朱磊:中国在过去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更多聚焦在商业模式层面,在底层技术或产品创新方面则更多跟着美国硅谷走。这是一个发展的必然过程,我们有巨大的市场规模和用户体量,整体的商业创新性和商业场景路径一定是先行的。
到了以自动驾驶为核心的智能汽车时代,最大差别是从商业模式创新的时代变成了真正技术驱动的创新时代。
以前大家更多关注产品应用功能,但在智能汽车时代,大家更关注涵盖底层硬件、操作系统、通信、算法、服务应用的体系,是整套拉平的科技驱动体系。这可能是几代人最大的时代机遇。
从GDP角度看,房地产排第一,第二就是汽车产业。在占国民经济这么大的比重产业里,以技术和硬科技驱动会带来大市场机会,会诞生一批伟大公司。
有时我自己也会很兴奋地想,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这个产业会给科技和生活带来哪些变化?非常非常值得期待。
周炜:非常值得期待。我完全同意,这也是为什么我最近频繁参加一些讨论,就是因为我们还想在车的产业链条上下游继续投资。
《硅谷101》:这个领域现在正处于中国的红利期。硅谷向新能源、智能车的发展没有中国那么踊跃,但在无人驾驶上的发展还是比较快的。
朱磊:是的。在智能汽车时代,不管是技术驱动也好,还是能源结构变革也好,我觉得中国确实占据了一个非常好的一个位置,处于一个红利期。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2月19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蔡司新能源汽车三电质量解决方案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蔡司新能源汽车三电质量解决方案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第五届)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推荐专题
-
8 大胆,捷豹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