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R和非EGR
-
智能辅助驾驶的安全模型:技术解析和应用实践
芝能科技出品 智能辅助驾驶技术作为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的先锋,正在重塑交通出行生态,安全问题始终是其商业化落地的核心制约因素。 智能辅助驾驶安全模型通过数学建模对复杂交通场景进行抽象与量化,为系统设计、验证与运行提供关键支撑
-
全新奥迪A6三厢版公布,能硬杠宝马5系和奔驰E级吗?
作为BBA三强中相对溢价能力较弱、同时对中国市场依赖程度最高的一个,奥迪在新车型上的开发,非常重视中国市场的需求,因此奥迪的主力车型总是会在国内引起非常大范围的关注度。 而目前受关注度最高的,莫过于奥迪的新A5L,以及即将登陆国内的全新A6了
-
获奇瑞和小米投资,又一家智能汽车供应商重启IPO
作者 | 叶 秋 编辑 | 章涟漪 又一汽车智能化供应商寻求上市。 近日,芜湖埃泰克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埃泰克”)上市辅导备案申请获受理,华泰联合证券保荐,即将冲刺A股
-
马斯克的尴尬:中国自动驾驶大乱斗,但和特斯拉无关
众所周知,在特斯拉的FSD没有入华之前,全球的自动驾驶技术排名,绝对绕不开特斯拉的FSD。 毕竟装载FSD的汽车最多,行驶里程最长,特别是在北美,已经成为了全球最顶级的自动驾驶技术,甚至没有之一,就是第一
-
-
问了吉利跃问:和Grok3比,谁厉害?它是这样回答的……
2025新年的开关,是由AI按下的。先是春晚机器人扭秧歌、摇手绢,然后是AI主播代替真人主播播报新闻,跟着是这几天深圳70位AI公务员上岗…… 这个世界已经无法阻挡AI的入侵
-
智驾险:自动驾驶普及的 “安全舵手”,车企和保险公司的“新战场”
引言最近,汽车圈可真是热闹非凡,大佬们的 “口水战” 不断,智驾领域的竞争愈发白热化。比亚迪发布全民智驾战略,把智驾技术下放到 7 万元市场;华为余承东却直接开怼,直言智能驾驶“凑合能用” 和 “好用并安全”完全是不同境界
-
国内销量同比骤降超13%,跌幅领跑奔驰和奥迪,宝马到底怎么了?
撰稿 | 多客 来源 | 贝多财经 在中国农历新年即将来临之际,作为老牌外资车企豪华品牌BBA赶了个早集,于近日纷纷在各自线上官方渠道重磅公布了2024年年度销量数据,一时迎来市场广泛关注。 但
-
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两手都要硬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汽车产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汽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已然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在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势头迅猛,然而,在发展的进程中
-
-
“车位到车位”端到端智驾要取胜,纯堆算力和补数据其实并不够?
文/周雄飞没想到,智能驾驶行业的“风水轮流转”会来得如此快。去年下半年开始,随着特斯拉发布了BEV+Transformer和OCC占用网络等技术,一度成为了车企们追逐的热词。再到今年初,由于受到特斯拉的启发,端到端技术也逐渐成为了整个智驾行业的标配
-
“四界”之外,华为和广汽组建“顶级局”
11月30日,广汽和华为在广州举行智能汽车战略合作签约活动,签署了深化合作协议。 据签约活动公布的信息,广汽将在传祺、埃安和昊铂之外,打造一个全新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
-
蔚来汽车和李斌的“围城”:三季度再亏50亿元,盈利时间两度后延
近日,蔚来汽车(NYSE:NIO、HK:09866,下同“蔚来”)公布了截至9月30日的业绩财报。2024年第三季度,蔚来的单季交付量创历史新高,整车毛利率持续提升,并实现了正向的自由现金流
-
从产品和投资角度 - 浅谈智能汽车线控制动的底层逻辑
关于线控制动概念的科普型和研究型文章有很多,本文旨在以一个一级市场从业者的视角浅谈近5年来线控制动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而掀起的一级市场投资热潮的原因。 本文将不过多解释名词及技术原理性的东西,仅仅剖析线控制动发展的驱动力及可能的投资以及产品逻辑
智能汽车线控制动 2024-11-20 -
2024车企年关时刻:裁员、转型和迷茫
作者 | 归去来 编辑 | 计然 知道年底难,但没想到车企们这么难: 11月7日,哪吒汽车被爆启动大规模裁员,有部门裁员比例高达70%;与此同时,其供应商埃夫特也向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汽车发起诉讼,追讨超过4800万元的合同款
-
走向世界,全球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面对贸易壁垒、行业政策、环境保护、能源危机和市场需求等变化,中国汽车企业需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积极应对,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从而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保持强劲增长轨迹。 2024年年初,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短期放缓,汽车主机厂和供应商破产、取消IPO、减产等消息屡见报端
-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智能驾驶的边界买单
导语 Introduction 尊重生命,科技向善。 作者丨杜余鑫 责编丨杜余鑫 编辑丨何增荣 都说新能源的下一步是智能化,而智能驾驶又是智能化最核心的部分。于是这个领域成为当下和未来车企竞争的必经之地
-
停止价格战,比亚迪开始卷智驾和悬挂
20万内的插混中大型车,比亚迪汉凭借价位、能耗和空间上的三角优势,一定程度上降维打击同价位的合资中型车。随着第五代DM技术的到来,能耗也被卷到了“3L级”(NEDC工况3.8L/100km)
-
又一盘大棋!比亚迪和华为联手试点方程豹
8月27日,方程豹与华为乾崑智驾正式官宣合作。李云飞也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比亚迪方程豹与华为乾崑智驾正式官宣合作,两大科技巨头,强强联合,共同打造方程豹汽车专属智驾方案,首搭车型豹8。" 至于是否会搭载华为最新发布的乾崑智驾ADS3.0,目前尚不知情
-
智能汽车 AI 101,以及“端到端”和“复合方法”之间有什么区别?
电气化之后智能化,汽车的智能化怎么也脱不开人工智能AI,无 AI 不智能这是大家所有人的共识了。但,到底AI是什么?它在汽车行业应用的发展是怎么样的?大家竞相宣传和讨论的端到端到底什么?它和之前其他AI算法有什么区别?此类问题却常让大家竞相莫名围观吃瓜
-
【财报解读】禾赛和速腾:40%毛利VS营收增长120%
财报连连看,行业把把脉。 财报作为最正式、最严谨的公司信息披露渠道,是把脉公司经营现状、了解行业发展的最好信息来源。 作为汽车智能化新增零部件最受关注、也是颇具争议的一个新增零部件——激光雷达
-
李斌和雷军投的芯片企业,IPO了
第一股不好当 ” 作者|王磊 刘雅杰 中国智驾芯片第一股来了。 8月8日,黑芝麻智能正式敲钟,港股市场也迎来一个极为稀缺的自动驾驶芯片领域投资标的。 发售价每股28港元,发行3700万股,集资近10.36亿港元,集资净额9.51亿港元
-
大众选择再联手Rivian,那小鹏和自家的CARIAD怎么办?
从CARIAD到Rivian,大众的软件战略始终在调整细节,直至今日。那么,大众如何将软件短板转化为竞争力?答案是,在“小步快跑”之外,联络更多伙伴的力量协助,不再单打独斗
-
从雅阁和亚洲龙换代的失败教训,我们看到了合资车企的阴暗面
在自主车企和新能源汽车强势崛起的当下,合资车企未来究竟如何发展,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之一,而其负面看法似乎已经成为主流印象。 曾经遥遥领先的合资车企何以被中国用户冷落,我们从雅阁和亚洲龙两款车型的换代,或许就可以看到一些端倪
-
文远知行冲刺上市:闯关红海的机会、压力和阻碍
文/纪德 编辑/子夜
成立的第8年,文远知行决定向美股“Robotaxi第一股”冲刺。 据路透社旗下IFR报道,文远知行考虑于今年8月底在美国进行IPO,已获得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 -
L4 Robotaxi 产业 - 被马斯克和百度萝卜快跑又带火了?
特斯拉原计划在8月8号发布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发布时间推迟到10月,以便让参与该项目的团队有更多时间打造更多原型。而此刻在中国的武汉,百度萝卜快跑的千台无人驾驶Robotaxi正在围剿网约车出租车司机。根
-
“体面”退场的宝马,藏着多少无奈和心酸?
宝马要准备过苦日子了 正文 新能源车的高速发展,打乱了宝马汽车在华的发展节奏,2023年推出的降价保量策略未取得成效后,近日宝马宣布退出价格战,施行降量保价策略。对此,宝马给出的体面原因是下半年重点关注业务质量发展,支持经销商稳扎稳打前进
-
-
聊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感知的现状和未来
全球范围内来看,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是如火如荼。作为智能网联汽车区别于传统汽车的重要特点,智能辅助驾驶也被放到了媒体的聚光灯下:“某车型发布了L2高级辅助驾驶”、“某
-
-
国内政策的监管和推动,自动驾驶找到规模化发展路径
前言: 国内政策的监管和推动为自动驾驶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路径和目标,通过顶层设计和地方实施相结合的方式,促进了无人驾驶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 | 方文三 图片来源
-
第五代DM技术发布 首搭秦L DM-i和海豹06 DM-i双车9.98-13.98万
5月28日,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发布暨秦L DM-i、海豹06 DM-i发布会在西安举行。第五代DM技术实现全球最高发动机热效率46.06%、全球最低百公里亏电油耗2.9L和全球最长综合续航2100公里,创下了百公里油耗的历史新低,开创油耗2时代,重新定义插混技术新标杆
-
自动驾驶的2024:苹果和三星放弃了,国内的L3却稳了?
自从100多年前汽车发明以来,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这个交通工具,一直都在朝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从最早的摇杆启动,到电启动,从手动挡,到现在的自动挡,从手动控制车内功能,到
-
余承东的新职务,和“遥遥领先”无关
5月1日,华为官方更新余承东职务信息,余承东从终端BG CEO调任终端BG董事长。 5月10日,华为官网更新管理层信息,余承东正式履新终端BG董事长。 作者 | 互
-
-
丰田和福特,两大合资“越野老炮”正式国产,自主品牌扛得住吗?
硬派SUV市场的话语权渐渐向中国品牌倾斜,合资硬派SUV的品牌加成渐渐弱化。不过,最近就有两款“鼻祖级”的硬派越野SUV,在北京车展上正式上市
-
被“围堵”的小米SU7和自大的雷军
凭借着小米的品牌影响力和雷军的个人号召力,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新能源车市场,小米汽车可以说做到了出道即巅峰。小米SU7自今年3月底上市以来,市场表现令人刮目相看。 从4月前两周的销量数据来看,小米汽车这个造车新势力的后来者,都成功跻身国内造车新势力车企销量前10名,大有赶超小鹏和蔚来的势头
-
黑芝麻智能冲刺上市:探路、压力和难关!
文/馨迪?编辑/陈锋?时隔数月,自动驾驶行业再次热闹。3月22日,车规级芯片解决方案提供商黑芝麻智能更新了招股书,继续推进在港交所的主板上市进程,冲击“智驾芯片第一股”。在这之前,黑芝麻智能在去年6月30日首次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但由于6个月内未通过聆讯,其上市申请在今年1月初失效
黑芝麻智能 2024-04-05 -
自动驾驶革命:解密端到端背后的数据、算力和AI奇迹
作者 |毫末智行数据智能科学家 贺翔编辑 |祥威最近,特斯拉FSD V12的发布引发了业界对端到端自动驾驶的热议,业界纷纷猜测FSD V12的强大能力是如何训练出来的。从马斯克的测试视频可以大致归纳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