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行业
-
车企集体“改口”,智能驾驶“降级”背后,行业面临新变局?
2025年的中国新能源车市,一场静默的变革正在发生。热闹的五一过后,多家车企门店内,“智能驾驶”这一曾让消费者趋之若鹜的卖点,正悄然从宣传话术中消失。 理想、小米、蔚来、小鹏
-
智能化时代:汽车软件重塑行业格局
随着汽车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辅助驾驶硬件已成为标配,汽车后续的附加价值及整车厂利润更多地将体现在软件上。 随着整车电子电器架构的持续演进,以及辅助驾驶组合、智能座舱应用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辅助驾驶硬件已成为汽车的标配
-
中汽协发布《关于规范驾驶辅助宣传与应用的倡议书》,智驾行业“强监管”愈发明确?
近年来,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市场需求的快速攀升,组合驾驶辅助(L2 级自动化)正迈入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期。但在产业高速发展的背后,安全边界模糊、功能误读与营销噱头频出等问题也愈发突出,正累积成为行业信用与消费者信心的隐患,为规范行业发展,监管机构对行业的监管需求也更为重要
-
再聊两部门发布的《智能网联通知》对自动驾驶行业的影响
当一个行业从概念逐渐落地,政策的补充就显得尤为重要,自动驾驶行业也是如此。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搭载智能驾驶系统的车企越来越广泛,高速NOA、城区NOA应用越来越普遍,自动驾驶行业也避不发展初期面临的监管不足、恶性发展等问题
-
工信部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提的内容,将如何影响智驾行业发展?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和落地,越来越多车企加速推进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但在技术落地过程中,夸大宣传不断,恶意引导常见,消费者对于智能驾驶辅助和无人驾驶观念混淆,智驾行业急需规范化和标准化引导。 4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
-
地平线:智驾行业快速收敛,迎来拐点
芝能智芯出品中国汽车行业智能化转型的下半场,“智驾平权” 成为核心发展主题。众多车企纷纷发力,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安、广汽等车企相继推出智驾解决方案,全力推动 “全民智驾” 时代的来临。●这次余凯博士在百人会2025年主要是两个核心观点:◎智能驾驶作为智能汽车的 “基带”,已迎来价值拐点
-
不搞隐藏式门把手,就不会造车了吗?
导语 Introduction 隐藏式门把手,搞崩了多少人的心态。 前段时间,演员王大陆因殴打司机被抓捕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而在这则社会新闻的发酵中,也引发了一场关于汽车门把手设计这一行业现象的探讨
-
从两部门发布的智驾相关通知聊聊自动驾驶行业发展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汽车产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为规范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准入、召回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市场监管总局出台了《两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
10万元甩卖君威:不是别克疯了 而是行业太卷
导语 Introduction 上汽通用“一口价”策略,正在成为合资品牌价格体系崩塌时代下的阶段性生存样本。 作者丨李思佳 责编丨崔力文 编辑丨何增荣 “20万元的君威我指指点点,10万元的君威再挑毛病就是我的问题了
-
百度智驾之痛:10年烧1500亿,却无缘行业红利
作者 | 杨 璐 编辑 | 李国政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基本上创新是不能被计划的。你不知道创新何时何地到来,能做的只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
-
联手华为造MPV,传祺要将谁一军?
导语 Introduction 今年,MPV市场好不热闹。传祺牵手华为的背后,事关智能化的对决,也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丨曹佳东 责编丨杨 晶 编辑丨何增荣
-
【聚焦】智能汽车制造对安全芯片需求上升 利好汽车芯片安全加密行业发展
而汽车芯片安全加密是实现智能汽车信息安全防护的重要一环,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随着科技进步,汽车智能化发展成为趋势,车规级芯片成为汽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智能汽车依靠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进行信息传递,实现汽车控制,若受到攻击会导致严重安全问题
-
巨头疲软 行业内卷,极越为谁而“亡”?
在上海嘉定叶城路1688号的极越办公楼里,最显眼的位置上,写着一句话:“中国智能汽车史上,必将拥有每个极越人的名字。” 本以为这句话是公司的企业愿景,未曾想这原来是命运的嘲弄
-
懂车帝的“拆氪大战”,有失行业水准吗?
极氪7X尾门,同时使用塑料和金属材料,到底哪种材质更好? 作为极氪7X车主我也很关心 ?…….。 网友一句调侃,道出对“懂车帝原创”简单拆7X尾门事件发酵后的好奇
-
端到端大模型席卷广州车展,智驾行业的一次技术大跃迁
作者 |德新 苗岭 编辑 |德新 作为岁末压轴的一场大型车展,没有其他展会比广州车展更能揭示未来一年汽车行业的趋势。 除了新能源车渗透率继续如火如荼地攀升之外,「端到端城区智驾」成为这届车展上的核心主题
-
智驾行业正在面临哪些变化?
智能驾驶技术快速发展,促使汽车行业经历巨大变革。从最初的概念验证阶段,到现在的实际场景落地,智能驾驶逐渐从创新型行业向工程型行业转型。特斯拉作为智能驾驶的先锋,正引领了这一行业的发展,其“重算法、轻硬件”的路线对全球厂商产生了巨大影响
-
地平线港交所上市,智驾行业迎来新风口了吗?
2024年10月24日,国内领先的智能驾驶企业地平线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引发了业界的高度关注。作为国内专注于高级辅助驾驶(ADAS)和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科技公司,地平线凭借其自主研发的车规级AI芯片及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成为推动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
-
为了活下去,自动驾驶行业都在苦等一个IPO
自动驾驶或许仍在最好的窗口期。 10月8日晚,港交所网站挂出地平线PHIP版招股书,意味着智驾科技企业地平线(Horizon Robotics)正式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踏入港股市场。 招股书信息显
-
2024年中国汽车产品质量表现研究(AQR):行业整体水平提升,智能座舱在快速普及中面临质量挑战
日前,车质网、凯睿赛驰咨询联合发布《2024年中国汽车产品质量表现研究(AQR)》的最新结果。研究发现,行业整体质量水平有所提升,智能座舱和驾驶系统表现依然欠佳。用户对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问题的抱怨度高于去年
-
滴滴剥离最后的“造车”资产
作者 | 章涟漪 编辑 | 邱锴俊 滴滴一步步剥离造车业务。一部分“卖”给了小鹏,首款新车MONA M03于8月27日刚刚上市,11.98万元的起售价超出了很多人预期
-
智驾行业BEV+Transformer到端到端“追热词”为夺技术终局优势?
本文来源:智车科技 自去年以来,业界不断讨论和提及“BEV+Transformer”这一概念,即鸟瞰视图与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神经网络架构
-
-
车BU超前盈利,余承东自证了造车“华为模式”
华为汽车业务的路线已经清晰。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外界对华为汽车业务的看法多有分歧,归结起来就是对华为汽车、华为造车以及华为汽车业务存在不同的解读。这种分裂的背后是,华为过去几年,在车业务上确实存在模糊地带
-
-
不造车的三年,余承东有没有“意难平”
作者 | 章涟漪 编辑 | 邱锴俊 最近,余承东没有更新微博,但更新了“认证”。他的个人账号的微博认证已经更新为“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取消了华为终端BG CEO的认证
-
余承东卸任是以退为进,华为将亲自下场造车?
一个猜测,余承东卸职将接下更重的担子。昨晚今晨最重磅的行业消息,莫过于余承东的职位变动。根据36氪透露,4月30日下午,华为内部发布人事调整文件,宣布余承东将卸任华为终端BG CEO一职,仍保留终端BG董事长职位
-
商汤“造车”,带来“真”端到端方案
作者 | 黎 澜 编辑 | 章涟漪 商汤“造车”,并不是新闻。当然,并不是直接下场制造车辆,而是依托原创AI技术,带来从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到车路协同的全栈体系
-
小米智己:在造车的江湖里打打杀杀
撰文/孟永辉 二米 编辑/胡丽晶 小米与造车势力之间,相敬如宾的和谐氛围被打破。 事情的起因在于,智己在新车L6发布时错误地将小米SU7的参数进行了标注。 纵然是在智己接连致歉的情况下,小米方面依然表现出来了异乎寻常的愤怒
-
造车第一战,华为不如小米?
比起4月3日的交付,2024年3月30日、3月31日,这会是雷军印象更深刻的2个日期数字。 因为这2天,真正决定了小米SU7是爆款,还是遭遇退单,泯然众人。周四上市,周五
-
-
-
不是组装,小米改变理念,造车上全部核心要自研
如果大家关注国产手机行业,一定会听到很网友吐槽国产机,说装什么装,就是组装机。为何会这样说呢?因为绝大多数的手机厂商,其实都是组装手机,芯片是高通、联发科的、系统是安卓AOSP修改的,存储是三星等厂商的,屏幕也是三星、LG、京东方等的
-
数驱智造,精益管理——威图获评松江区2023年度第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为了助力客户转型升级,威图响应工业革命4.0发展趋势,全面推动工厂进行智能化转型,在不懈的努力下,日前,威图获评松江区2023年度第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此次当选,是政府及公众对威图在中国高端机柜行业智能化生产方面的助推作用的认可
-
官宣造车两年后,小米汽车揭开神秘面纱
图片来源:工信部期待已久的小米汽车终于要来了?11月25日,工信部发布第377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小米汽车赫然在其中,宣布造车九百多天后,小米汽车终于正式揭开神秘面纱。根据公示信息,
-
-
地图功能更全、行业更卷,离钱景还差几步?
作为一名网约车司机,地图软件一直是刘先生必备的软件之一。近期,刘先生惊喜地发现,常用的百度地图变了——在输入地点关键词后,附近的餐厅、加油站、酒店会自动跑出来,在搜索结果中,还
-
四个车轮独立制动?汽车行业再迎新变革
“众所周知,ESP车身稳定系统是最近十年汽车行业里,最为重要的一项技术发明。”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安装在车轮以及车身上的传感器来对汽车进行控制,比如,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出现转向不足或者转向过度时,车身稳定系统会合理分配四个车轮的刹车力以实现对失控车辆的轨迹纠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