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漫谈自动驾驶之三:关于V2X,自动驾驶是否需要车联万物?

关于皮鞋的起源,有这样的一个小故事。有一位国王到某个偏远乡村旅行,因为路面坎坷不平,有很多碎石,刺的国王的脚十分疼痛。于是国王下了一道命令,要将道路都铺上一层牛皮。

国王自认为这项政令可方便自己也可造福人民,但国境之内哪有那么多牛可供斩杀铺路?一位聪明的仆从向国王提议,为何不直接在脚上包上牛皮呢。国王恍然大悟,于是逐渐演变成了皮鞋。

故事的真实性暂且不谈,但国王之前的想法,无疑非常劳民伤财且进度缓慢。

有人认为,V2X的推行,就好像要给全国各地的路都“铺上牛皮”。而专注于发展智能汽车,才是“穿上皮鞋”。

普林斯顿大学的机器人研究教授阿兰·肯豪森(Alain Kornhauser)写了一封关于自动驾驶的邮件,表示了他对V2X技术的不赞同。

在邮件中他指出:如果交通运输部固持己见,要求所有新车安装V2X,问题并不会有多大改善。V2X需依赖大多数车才能起作用。也就是说,V2X的传感器只能在其他车辆也匹配了V2X的发射器情况下,才能有效工作。只有当道路上的车辆超过一半安装了合适的软件,“在新车上安装V2X系统”的规定才能真正受益。

假如道路上仅有10%的车辆安装了V2X,那么只有1%对(10%×10%)车辆能够实现信息交互。

这种质疑并不是空穴来风,在V2X普及率没有大规模扩散之前,最基础的V2V实现也极为困难,毕竟路上行驶的不止是装载了最新技术V2X的汽车,大量的其他汽车也会成为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干扰源。

要想实现V2I(车与路之间通信)则更加困难,它需要对现有的高速公路进行大量的修建重造,这无疑需要耗费大量的国民税收,且最后收效无人知晓。

但现有的传感器探测范围约为几百米,在实际的行车过程中,起到的探测作用并不足以应对突发交通事故。就算未来传感器技术更加发达,也很难突破视觉盲区或跨越遮挡物。V2X的发展是必行之路,以上那些顾虑就好像先有鸡还有先有蛋,如果畏畏缩缩不进行变革,智能交通系统就永远不会到来。

顶着重重压力的V2X依然在茁壮发展,而它的生长,远远不止我们认识到它的这几年。

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就已经有过类似尝试。1986年,加州交通局联手加州大学共同开始探索信息通信技术在汽车与高速公路上的应用。经过团体的不断壮大与四处游说,在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交通运输局成立了正式的联邦项目办公室。

这个后来更名为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的IVHS项目涵盖了所有自动交通模式:自动交通管理系统、驾驶员信息系统、商务用车和公共交通。同年,国会通过了一项重要交通法案——《综合地面交通效率法案》(Intermodal Surface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 Act),并批准了6.6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未来六年间自动高速公路建模的研究、开发与操作测试。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智能汽车网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